一個企業,做不了超出組織心智的生意

2023年08月03日18:07:04 財經 1293

茅廬學堂 | 打造組織能力 助力戰略落地

諮詢、合作 | 15394275373(微信)


我們經常會跟很多企業家和創始人聊天,對於自己的企業該往何處去,大家心中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想把企業做強,有的人想做大,有的人想做久。


不同的選擇下,企業的發展截然不同。其實這背後取決於企業不同的組織心智,也就是文化最底層的部分。例如,即使阿里經常把戰略公諸於世,但其他企業按照這個戰略做不出阿里的結果,因為大家的心智模式不同,底層文化不同。


不少人覺得文化很「虛」,其實在我們看來,文化是非常實在的東西,它決定了我們存在的目的、業務發展的藍圖,以及對是非對錯的認知和行為準則。


我們認為,一個企業,做不了超出自身組織心智的生意;正如一個人,掙不到超出自己認知的錢。


今天,就跟你聊聊文化對於企業的效用,以及落地的幾點建議。



一個企業,做不了超出組織心智的生意 - 天天要聞

文化服務於企業的經濟效益


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說道,「企業的本質,即決定企業性質的最重要原則,是經濟效益。」 通俗點講,企業是為了把「蛋糕」做大,為了掙錢。


你可能會疑惑,其他機構的本質不是經濟效益嗎?


我們舉兩個例子。


比如慈善組織的本質,是經濟效益嗎?


不是。因為當我們把錢捐給慈善組織的時候,我們不是希望慈善組織把1000w變成3000w,而是把這1000w真正用在需要幫助的人身上,不要貪污,不要浪費。它追求的是社會上的一種公正。


政府的本質,是經濟效益嗎?


也不是。政府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再分配」職能,它通過稅收、收費、補貼等方式提高社會公平性,我們還希望政府像裁判員一樣,公平公正地對待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


雖然我們對於慈善組織和政府的期待,也會被拿來要求企業,比如我們希望企業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希望遇上天災的時候企業能貢獻自己的力量。但社會把資金、人才、土地、政策給到企業,是為了讓企業擴大市場規模。一旦企業沒有承擔創造經濟效益的責任,那它就不能稱之為企業。


而文化作為企業理所當然的信念和認知,作為企業的組織心智,自然也是服務於經濟效益的。


這裡再跟你分享三個故事。


01 為何阿里要全球化,而不是國際化?


全球化」是阿里的戰略之一。國際化不等於全球化,國際化是中國企業走向國際,而全球化是以全球的視野看問題,是全球擔當。


阿里要的是全球化,不是國際化。


為什麼?


因為阿里的願景,是到2036年,服務20億消費者。退一步講,即使所有中國人都成為了阿里消費者,海外目標用戶規模依然不容小覷。因此阿里需要提供深度的當地服務,培養當地人才,促進各國之間的貿易、文化、社會、人才的交流。阿里的速賣通(AliExpress)業務,收購Lazada等海外公司的舉措,以及今年建立面向歐洲市場的天貓,都是基於文化之下的戰略選擇。


一個企業,做不了超出組織心智的生意 - 天天要聞


所以,文化影響了企業做什麼樣的事,決定了什麼樣的業務會做得很順暢,決定了什麼樣的業務即使看似商業邏輯完美、但依然難以成功。


02 為何谷歌要採用小團隊管理方式?


這麼多年來,谷歌採用的一直是小團隊管理方式。為什麼?


前谷歌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曾提到,這跟谷歌的文化有關。


谷歌強調以用戶為中心,鼓勵創新和風險,開放和透明,多元化和包容。他們非常堅信,知識型員工才是未來企業成功的關鍵,他們拿工資是為了出效率,而不是為了完成朝九晚五的呆板的工作。


而小團隊管理不僅能大家降低團隊內部的協調成本、提高效率,還能讓員工不斷嘗試新的可能性,給他們更多的主人翁責任感。事實證明,確實如此。這也是谷歌文化中「創新」落地的關鍵。


所以,文化影響了企業搭建什麼樣的組織。是文化,決定了某個企業的特定組織模式、運作機制、溝通方式,而不是商學院的理論模型。


03 為何備受重視的高管突然被罰10w?


某家地域性超市,從93年的 3人小店發展至今已有50+家門店,2020年營收超40億。這家連鎖超市的老闆非常重視文化,每天早會都會講講業務和文化,在面試新員工的時候也會講清楚自己要什麼樣的人、不要什麼樣的人。


在2010年左右,這位老闆外聘了一個總經理。但在他入職的第二個月的某天,就被老闆罰了10萬元,這在當時對於員工而言是個非常大的數字。為什麼呢?


原來,某天總經理巡店時遇到發大水,店鋪被淹了。跟隨總經理的員工們都二話不說,跟着店員去整理被洪水浸濕的貨架。但總經理因為當天穿了一雙皮鞋,沒有下去。老闆知道這件事後,當眾狠狠地批評了他「為什麼不下水?」,並罰了他錢。


所以,文化決定了企業要什麼樣的人,決定了什麼樣的人在企業里如魚得水,什麼樣的人會被自然排異。


一個企業,做不了超出組織心智的生意 - 天天要聞


通過以上三個故事,我們不難發現:文化足以影響了企業做什麼樣的事、搭什麼樣的組織、要什麼樣的人,而業務、組織、人才,正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文化能讓員工的想法一致、邏輯一致、語言一致,然後在業務發展、組織建設、人才培養上少走彎路,提高效率。



一個企業,做不了超出組織心智的生意 - 天天要聞

企業文化從哪裡來?


很多企業在意識到文化的效用後,越發重視文化。但不少企業在梳理和提煉文化的時候,總喜歡借鑒華麗的辭藻,或者直接複製其他企業。以至於文化出來之後,企業員工對文化沒有認同感;或者問他們價值觀是什麼的時候,基本都答不上來。


但其實,文化不是為了對外宣傳的,而是從土壤裏面刨出來的,是最深的覺察和接納,是內部的深度共識。再漂亮的表達,都不如能指引員工的思想和行為更為實際。所以我們茅廬學堂會刨出企業的文化,從員工內心深處去探尋這個東西,浮現組織的底層心智。


那麼,文化背後的底層心智,應該從哪裡來?


一是核心領導的成長經歷:我們通常說文化是老闆的文化,它能夠佔到50%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是一把手工程,這不代表是創始人一個人的事,還包括了核心的管理者。


二是團隊對過去經驗的總結:今天,是過去一步步走過來的;明天,是今天一步步走過去的。無論是企業,還是人,都會犯錯。試錯以後,正確的東西就會沉澱下來,團隊就會接納。我們在幫企業做文化項目的時候,通過回望企業過去的重要事件,無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剖析當中的因果,從而沉澱組織的經驗。


三是個體對美好工作氛圍的嚮往:如果說在執行的過程中,員工違背了一些底層的心智和假設,他會很痛苦。用美國社會心裏學家菲斯汀格在1957年提出的概念,這叫「認知失調」。這個時候也會不對,因為大家還是會追求美好的東西。


以上三者加在一起,才是當下最積極、最恰當的文化。



一個企業,做不了超出組織心智的生意 - 天天要聞

關於文化落地的幾點建議


在我們幫助企業做完文化梳理和共識之後,大家都會覺得,文化已經落了一大半。因為現場問每一個人,他們都能將現場提煉的成果脫口而出。文化共識才是文化落地的關鍵。


同時在現場,我們會幫助企業提煉後續文化落地的關鍵事項,讓文化落地有節奏、有章法、有效果。詳細落地框架,感興趣的夥伴可以點擊閱讀茅廬的原創文章《一個企業,做不了超出組織心智的生意 - 天天要聞

* 茅廬學堂文化共識項目現場


詮釋解讀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把真正的東西從牆上落到人心裏,要解讀企業的價值,達成共識。只有做好了詮釋解讀,同時做好公司文化的行為準則落地,才有對外宣導的基本前提。很多企業在文化建設落地過程中基礎都沒有,就出去搞宣傳,結果宣傳越大聲勢越好的,最後效果越差。


當然,每個公司的宣導其實是不一樣的,但是要找准宣導的重點、方式以及核心人群,要抓住本質核心的東西。


02 大題小做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把文化喊在嘴上、掛在牆上。但文化實際上是言行舉止。價值觀不是正確的廢話,而是基於工作實踐的行為引導。如果你相信認可這個公司的價值觀,就進來;不相信不認可,可以選擇離開。


所以,文化要大題小做,要把文化落在一條條的行為準則上,要貫穿企業的決策、考核、獎勵、溝通機制中。


例如阿里的價值觀有一條「因為信任,所以簡單」,裏面下舉了四條行為標準,例如「善於傾聽,尊重不同意見,決策前充分表達,決策後堅決執行」。又如當我們想要「狼性文化」的時候,就得想清楚講明白:哪些工作結果能夠體現「狼性」?標準是什麼?


茅廬學堂的《文化共識項目》,會帶領企業核心管理層團隊,回顧和萃取企業成功的經驗,共識使命願景價值觀,制定切實有效的、能夠落在行為準則上的文化落地方案。


03 小題大做


阿里有句話:「文化要矯枉過正」。企業或者團隊的所有成員都必須清楚價值觀的底線是什麼,一旦觸碰了「殺無赦」,哪怕只是短短的兩三個詞觸碰了文化底線,我們都要矯枉過正。文化要有牙齒,這也是文化保障機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至於企業需不需要進行價值觀進行考核,需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若企業沒有打好堅實的基礎,例如沒有對價值觀內容提煉,或沒有做好詮釋解讀宣傳,又或者沒有明確行為標準,不建議貿然考核。


04 集體大仗


何為「集體大仗」?


就是作為管理者,你必須在這一年的時間裏根據我們的業務節點,設計兩到三次「混仗快勝」,讓崗位與崗位、部分與部門之間協作共贏。


但請記得,這場混仗的目的,不是業務,而是團隊


要麼,就是讓大家適應新的組織架構,要麼就是推行新的管理機制,要麼就是落地某種企業文化。對於阿里來講,雙11就是非常典型的「混仗快勝」,且從2012年開始,雙11更多的是團隊意義,希望團隊和團隊之間有更多的磨合。


當組織內部經歷過混仗之後,你會發現團隊成員之間的關係非常不一樣,因為大家真的是彼此扛過槍、打過仗的戰友。


三板斧項目也是典型的「混仗快勝」。項目小組團隊是因項目臨時組建的,每個小組成員都會親身經歷一個團隊從組建、到發展、到衝突、到形成一個團隊的全過程。通過這個過程訓練學員管理、溝通、協同的能力。


最後的話


今年,我們連續做了很多家公司的文化共識項目。文化共識之後,我們會建議落在戰略上。因為業務和文化相輔相成,是一個企業的兩條腿。當然一條腿也可以跳着走,但很可能跳着跳着就跳不動了。只有兩條腿往前邁,企業才會跑得更快、更遠。


一個企業,做不了超出組織心智的生意 - 天天要聞


希望大家找到最合適且恰當的企業文化!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 天天要聞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之前小智說了,本月會有一大波的新機發佈,均搭載高通和聯發科的新處理器,尤其是高通的驍龍8s Gen4機型眾多。不過對於驍龍8s Gen4新機的定價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曝光,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批新機會比較尷尬,因為驍龍8s Gen4的性能處於不上不下的水平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 天天要聞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縱觀近兩年手機市場,在性能上格外內卷,就連3000元左右的中端機型也會配上當年最新的旗艦處理器。反觀平板電腦市場,基本上都是選擇的當年中端處理器或者上一代的旗艦處理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這和它的產品定位有關係,不少廠商認為平板電腦還是以輕辦公和娛樂為主,
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 天天要聞

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扭歸扭,打歸打,打完我們還是一對兒看着不太像是P的賣相就不太好喝的感覺實在太慘了一點如今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請不要灌酒,否則後果堪憂俺的帽子威力不容小覷白子取得了碾壓優勢小孩哥:別鬧了我都尷尬死了不要在馬路上放飛氣球場面似乎有點羞恥?衝著這髮型也得加點工資當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 天天要聞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近日,上美科技園智慧工廠正式投產,標誌着美妝行業在智能製造領域邁出重要一步。該智慧工廠總投資3億元,佔地面積達20000平方米,作為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每日產能高達200萬瓶,其全流程AI智能化生產體系備受矚目。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 天天要聞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戰略實施是關乎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環節。它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長途旅行,企業設定的戰略目標是目的地,而戰略實施則是通往目的地的具體行程。然而,這並非是一條坦途,途中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和挑戰。市場環境風雲變幻,競爭對手虎視眈眈,技術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