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減持
增持
恩捷股份:實控人PAUL XIAOMING LEE及李曉華擬合計增持0.21%
減持
嘉友國際:實控人韓景華及六名高管擬合計減持不超4.45%
盛視科技:特定股東舟山雲智慧及多名高管擬合計減持不超4.02%
康斯特:股東何欣、浦江川擬減持合計不超3.8%
晶華新材:實控人周曉南擬減持不超3%。
華榮股份:董事李江、李妙華擬合計減持不超2.45%
中天精裝:股東順其自然投資擬減持不超2.18%
中公高科:股東趙懷志、潘玉利擬合計減持不超2%
ST紅太陽:控股股東擬大宗交易減持不超2%
泰和科技:大股東棗莊和生擬減持公司不超1.06%
愛科科技:股東北京華軟投資擬清倉減持0.51%
深圳新星:高管夏永強擬減持不超0.37%
二、龍虎榜
流入
流出
三、外資動向
北向資金全天凈流入21.17億元。其中,滬股通資金凈流出17.30億元,深股通資金凈流入38.47億元
浪潮信息、美的集團、工業富聯分別獲凈買入8.36億元、5.96億元、4.53億元。五糧液凈賣出額居首,金額為7.44億元
四、重要資訊
國內
1.滬指跌1.48%,收報3150.62點;深證成指跌1.68%,收報10872.30點;創業板指跌1.16%,收報2186.25點。市場成交額回落至一萬億下方,今日成交9773億元
互聯網服務、文化傳媒、軟件開發、遊戲、計算機設備、教育、通信設備等TMT賽道重挫,電力行業、公用事業、燃氣行業逆市走強
2.香港恒生指數收跌0.51%,恒生科技指數跌0.17%
小米集團漲超4%,零跑汽車漲超2%;美圖公司跌超15%,龍湖集團跌超3%
3.中國宏觀經濟論壇:預計第一至四季度當季同比實際增速分別為4.5%、7.7%、4.5%、5.9%;累計同比增速為4.5%、6.2%、5.6%、5.7%
4.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要把握宏觀調控節奏,重要的是抓住三季度,政策能早出的早出、能快出的快出
5.每日經濟新聞:預計2023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將同比增長6%至8%,最大負荷增速與用電量增速接近,尤其是夏季全國電力供需偏緊
6.乘聯會:6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預計183.0萬輛,新能源零售67.0萬輛左右,環比增長15.5%,同比增長26.0%,滲透率約36.6%
7.中國信通院:5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2603.7萬部 同比增長25.2%
8.審計署發佈2022年度審計報告 中央財政赤字26500億元 與預算持平
9.央行今日開展244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由於有890億到期,實現凈投放1550億元
10.長沙:擬用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購買1100餘套公租房
11.杭州網約車新門檻:須新車 非新能源純電動車車價需過15萬
12.江蘇省揚州市:自7月1日起,在市區購買改善性住房的,其原有住房不再執行限售政策
13.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報7.2219 較上一交易日下跌281點
國外
1.日本東電稱核污染水排海隧道建設工程已全部完工
2.韓國正在考慮下調2023年經濟增長預期,以反映半導體行業的低迷表現
3.美印新達成協議允許美海軍艦艇在印造船廠維修
4.德國委員會提議在2024年和2025年提高最低工資
5.投資者預計美國經濟將出現硬着陸,但或要到明年才發生
6.伯克希爾哈撒韋再度減持比亞迪H股,股份降至8.98%
五、熱點板塊和個股
1.電力股逆勢大漲
桂東電力、深南電A、新中港等超10股漲停
2.複合集流體概念股
雙星新材、英聯股份漲停
3.光伏等新能源賽道股沖高回落
帝科股份、鼎際得等漲超5%
4.AI概念股持續大跌,劍橋科技、慈文傳媒等多股跌停,海天瑞聲、崑崙萬維等多股跌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