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晶
在第133屆廣交會圓滿落下帷幕之際,為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暢談廣交會參展新思路、共享新經驗,幫助會員企業高水平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為及時總結經驗、收集參展觀展意見建議,5月16日下午,廣東國際商會在廣東華信中心舉辦「2023年會員沙龍活動」,邀請會員企業分享參展觀展經驗,探索製造業「智轉數改」途徑,搭建人才直聘供需平台。

此屆廣交會總展覽面積達150萬平方米,線下參展企業數量達3.5萬家,累計進館超290萬人次,均創歷史新高。為用好廣交會平台更好地為會員企業服務,幫助會員企業對接優質貿易平台,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廣東國際商會作為本屆廣交會官方合作夥伴,組織10餘家會員企業在廣交會布展,並組織3000餘家企業組成「廣東國際商會採購團」觀展。特別是幫助佛山電器照明、陽江十八子集團等會員企業積極協調當地商務部門,爭取廣交會展位取得不菲的參展效果。
沙龍活動邀請了十餘家參展、觀展的會員企業代表暢談廣交會參展觀展經驗及建議,交流探討企業發展中所遇到的瓶頸與機遇。有參加廣交會的企業表示,本屆廣交會來了很多國外客戶老朋友,更加鞏固了雙方的合作關係。同時,在推進「雙循環」新格局方面,觀展企業嘉賓李雪花表示,本屆廣交會一些極具特色的農產品獲得了不少國內訂單,也開拓了更大的國內市場。「廣東製造目前在歐美市場逐步打響了品牌,希望政府和企業能夠加大力度擦亮廣東製造的名片。」多次參與廣交會的參展商羅建平建議。

在主題分享環節分別邀請副會長單位廣東億潤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數字化項目負責人肖正方就企業的智能化、數字化轉型進行《製造業「智轉數改」經驗分享》;副會長單位廣東省行業協會聯合會會長龔少林就解決企業招聘難、人才求職難的問題,進行《「人才供需平台」使用介紹》,助力企業招才引智。(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潘亮
校對 | 潘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