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以來
各地經歷了新冠感染高峰
近日,多地發佈最新研判
已度過第一波感染高峰
發熱門診持續下降
據新華日報消息
江蘇全省均已度過高峰
但隨着春節的到來
本月16日左右
全省還可能有一個疫情小高峰
江蘇:全省均已度過高峰。本月16日左右,全省還可能有一個疫情小高峰。
新華日報1月9日消息,我省各地疫情走勢趨穩向好:新增感染人數在減少,各大醫院普通門診、發熱門診量在下降,「迎峰轉段」已到來。
數據顯示,去年12月8日起,全省發熱門診就診人數快速上升,12月22日達25.6萬人次的峰值,此後就診人數開始「退燒」。急診人數也從去年12月8日起持續增長,到12月29日達到高峰。
從核酸和抗原檢測情況看,陽性率從去年12月12日0.2%上升至23日46.0%,12月23日-28日保持在40%以上、處於高位平台期,12月29日逐步下降至今年1月4日的18.6%。
綜合各方信息顯示,這波疫情於去年12月27日整體達峰,我省各設區市均已於元旦前達峰,農村地區稍晚於城市地區,但目前也度過高峰,呈下降趨勢。
如今,隨着醫務人員「陽康」後陸續返崗,醫院人手緊張狀況有所改善,急診、普通門診和發熱門診「排長龍」現象也有所減緩,全省120出車次數也在減少。
「目前來看,疫情從感染高峰有所回落,呈現『穩中有降』態勢,隨着春節到來,有可能會進入第二波感染高峰,所以我們也做好了相關的預案和準備。」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陳旭鋒說。
隨着春節臨近,大量人員返鄉,省疾控中心專家預估,本月16日左右,全省還可能有一個疫情小高峰。
2023年1月7日在南通火車站拍攝的旅客出行的畫面。當日是2023年春運第一天,南通火車站客流增長明顯。記者許叢軍攝
為應對這一可能的小高峰,省衛健委要求全省各地密切跟蹤發熱門診、普通門急診、住院、重症病例、120院前急救等變化情況,持續開展哨點醫院監測,綜合分析疫情形勢。要求每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配備一輛救護車,並接受120統一調度。三級醫院實行分片包干,暢通市、縣兩級轉診機制。
北京:疫情態勢趨緩,門急診、重症救治任務仍然艱巨
北京市代市長殷勇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北京的疫情已經過了感染的高峰期,整個人群應該說在免疫能力方面已經構築起了新的能力。
下一階段就是要科學地構建疫情的監測預警體系,包括一些哨點、醫院發熱門診等,對於新的變異病毒加強監測,防止有變異以後可能會衝擊我們目前已經恢復正常的社會生產和生活。
重慶:發熱門診接診人數大幅下降
1月3日晚,重慶市衛健委副主任李畔在重慶市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據統計,重慶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發熱門診以及基層醫療機構發熱診室日接診人數,在12月20日達到了峰值,截至1月3日只有7000多人。重慶的感染情況也可以從中得到一個直觀的判斷,感染高峰期應該已經過去。
浙江:全省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經平穩度過
據浙江新聞客戶端1月9日報道,9日上午,浙江省省長王浩主持召開省疫情防控調度會。會議指出,當前,全省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經平穩度過,接下來要聚焦防重症,全力以赴做好醫療救治工作,進一步盤活住院床位和icu床位,增強重症救治能力,確保應收盡收、應治盡治。要加強抗病毒藥品的精準投放,確保老年人等重點保護群體第一時間用藥治療。
廣東佛山:發熱門診就診量已穩步持續下降
佛山市新冠感染防控指揮部副總指揮、副市長周紫霄在1月9日的佛山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介紹,2022年12月中下旬,佛山市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數達到峰值,目前正處於高峰後的回落階段,發熱門診就診量已穩步持續下降,從12月20日峰值的3萬人次下降到1月8日的2110人次。
廣東惠州:已於2022年底跨過第一波高峰
據1月9日的惠州市人民政府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消息,根據廣東省、惠州市疾控中心預測,惠州市已於2022年底跨過了第一波疫情高峰。
根據當前發熱門診就診人數和陽性個案發現情況,惠州日新增感染人數呈逐步下降趨勢。不過,農村社區仍存在一定數量感染者,對醫療需求仍維持在較高位水平。
四川:日新增感染已處於回落階段
2022年12月26日,四川省疾控中心發佈問卷調查(第二次)結果顯示,全四川省陽性檢出的高峰期集中在2022年12月12日至23日,目前日新增感染已處於回落階段。
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研究員唐雪峰隨後表示,根據調查結果綜合研判,四川省居民的整體感染髮病已超過八成,全省感染髮病的高峰應該已經過去。
海南:兩市已度過感染高峰
2022年12月30日,海南省新冠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通報,海南省每日新增新冠感染人數處於高位波動期,全省預計感染率已達50%,三亞市、海口市整體上已過感染高峰。
兩地公布第二波小高峰時間
1月5日上午,福建省漳州市疾控中心黨委書記蔡茂榮表示,根據市疾控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漳州在去年12月29日迎來疫情防控政策調整以後的第一波感染高峰,此後全市感染曲線成下降態勢。在第一波感染高峰之後的一周時間,全市各急診迎來了重症高峰,預計春節前全市或迎來第二波感染小高峰。
山東省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濟南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山東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重症醫學中心主任王春亭教授表示,第二波感染高峰將在1月10日春運開始後,到春節期間發生。這期間春節的「人口大遷徙」,人員的密集流動將會使新冠感染再上一個高峰。
對於大家比較關心的「已經感染過一次,體內有了抗體,怎麼還會有第二次感染」的疑問,王春亭解釋,因為目前奧密克戎有不同亞型,一個人感染上一種亞型體內建立了抗體,3個月到半年間不會再感染這一亞型,但可能會感染其他亞型。「再加上冬季本來就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除了新冠,甲流、乙流等病毒也會侵襲呼吸道,造成疊加暴發。還是要戴好口罩、洗手、避免交叉感染、預防部分人可能發生的二次感染。」王春亭表示,第三波感染高峰將發生在春節後返城至3月份。
梁萬年:不排除春節流動
引起新一波較大高峰
近日,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接受《面對面》欄目專訪時表示,很多省份已經達到了高峰,有些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不排除通過春節的流動引起比較大的第二波或第三波高峰,但是概率比較小,即使有也不會是太大的一個波峰。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要考慮到感染人口結構的變化。「像農村地區一些老人在家不出門,可能因為春節的流動,走親訪友被感染了,再加上農村的醫療救治條件不如城市,所以要防範可能出現農村醫療擠兌,特別是老年人感染以後,如何得到及時救治的問題。」梁萬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