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場如期反彈,正如我昨天文章說的抄底成長賽道:以新能源、軍工和半導體為主的賽道出現比較大的漲幅,創業板漲近2%,科創50指數漲3.34%。
宏觀方面,引致近期不斷調整的主要邏輯:「強預期和弱現實」也在慢慢改善,第一批陽的人也在陸續上班,今天更像是從「弱現實」轉向「強現實」的預期炒作,而賽道這段時間也確實跌了不少,這個在昨天的文章也提到過。
國內主要指數: 本周指數的估值並沒有太多的變化,當前看,創業板50指數和科創50指數的機會相對更大一些(單從收益和估值水平看)
港股指數:近期教育行業ETF出現了比較大的漲幅,教育類個股近期反彈翻倍的很多,對於港股,一些之前致使大跌的幾個主要原因也在不斷的改善,相信後面也會出現更高的漲幅。
所以對於港股我是比較樂觀的,短期反彈調整後還是會有確定性較強的機會。
美股指數:討論美股還是要以未來一段時間可能加息導致的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因此這裡對於美股會偏謹慎。
但是結合當前美股也出現比較大的回撤,以及估值慢慢走向低估區間加上較高的凈資產收益率,還是有必要配置的。
所以,建議配置,但是保持謹慎!
二、弱周期行業
重點還是提下消費,估值還是處於高水平,消費近期大漲的主要邏輯是放開後對消費的刺激,也就是後疫情時代概念股。
我之前文章也提到過,後疫情時代,相對於衣食住行類消費,我可能更偏向於旅遊酒店等類消費,總之,當前對於消費依舊不看好!
三、成長行業
今天成長行業算是最靚的仔,這個昨天文章重點介紹了,當前主要還是先看反彈,而不怎麼去看反轉。
上周三復盤加上昨天都提示買入,總之,在鼎沸時注意風險,在悲觀時布局機會,繼續買入!
四、周期行業
這類行業的觀點基本沒有變化:證券銀行地產主要還是看相關行業的龍頭機會會更大一些,買行業指數基本只能等牛市才會有點機會。
地產龍頭:保利發展。證券:東方財富。銀行:招行、和一些小銀行(寧波、南京、杭州等銀行)
地產雖然政策刺激較多,之前也提過,主要還是化解風險而不是為了大力發展,而消費端六個口袋都被掏空了,很難從需求端挖掘機會。
其他幾個行業,主要都是周期性比較強的,行業周期把握好,可以賺一波,如近幾年的煤炭受到低碳經濟和地緣政治的影響,走出一波行情。如果行業周期把握不好,那麼等待的可能是多年的底部煎熬。
首發於公號:小謎財經行 建議搜索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