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黃金周震撼我們國內的,不是遊客堵車了,或哪兒的商場人山人海,而是比亞迪在10月3日公布的產銷快報數字。比亞迪股份披露9月新能源車銷量首次突破20萬,共銷售新能源車突破20萬輛,同比增長151.2%。
比亞迪的這個數據不僅遠超市場預期,而且使比亞迪再次登上全球新能源汽車「頭把交椅」,而且從現在看,未來幾乎沒有其他車企能像比亞迪這樣彪悍。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此即便是全球品牌度高漲的特斯拉,如今在比亞迪面前,也已經是hold不住了!根據特斯拉10月2日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特斯拉全球累計銷量約為34萬輛,同比增長僅為3%,這一數據不僅遠遠不及市場預期,而且相比比亞迪的增長,幾乎是九牛一毛!
比亞迪在王傳福的帶領下,比亞迪的團隊堪稱「華為第二」。
華為作為手機製造行業的領軍企業,其銷量曾經位居全球第一,只是因為芯片受到小美不折手段的封堵限制,導致從第一的位置跌落,並在很長一段時間,業界與市場都覺得,華為手機從此將退出市場。
但是,華為手機這陣子依然推出旗艦機華為Mate 50系列,其性能不僅徹底碾壓市面上的手機,而且再一次宣告,華為不會退出手機市場,而且將繼續保持自己在高端手機的市場地位。
華為的這種精神與意志力,以及在巨大壓力面前表現出來的波瀾不驚,讓全球為之震驚,也為我們國人贏得榮譽,讓世界看到我們國內科技企業的精神與力量。
華為已經成為國內科技企業在全球的代表,它的精神與意志,已經影響到國內千千萬萬的企業,這不僅增強了國內科技企業的自信,而且帶動了國內企業不懼千難困苦,敢於挑戰高峰的鬥志。而如今,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導者比亞迪,其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技術、銷量以及影響力,在全球,已經與華為並駕齊驅。
曾經的比亞迪,在汽車製造行業摸爬滾打幾十年,一度被國人戲稱為模仿者而已,即便這些年迅猛成長,但是依然被馬斯克公開嘲諷,說是比亞迪這家企業沒有創新,造的不叫車,也算不上是特斯拉的對手。
而如今,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比亞迪在新能源行業,已經是一騎絕塵,即便在全球行業如雷貫耳的特斯拉,當下或許也只能甘拜下風了。
而且,最近傳出來,小美要限制汽車芯片供應。事實上,這個限制或管制,其實是一種笑話,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實早在2014年,王傳福帶領比亞迪在高端芯片展開了布局,當時王傳福已經預見到我們自己必須要有高端汽車芯片,因此,為了突破有可能的封鎖,讓我們自己擁有自己的高端芯片,王傳福高瞻遠矚,破釜沉舟,把比亞迪團隊逼上研發這條需要巨額資金支撐的道路。
王傳福明知道,自己如此決策與行動,不成功便成仁,但為了能夠掌控汽車芯片,他義無反顧往這條研發道路鏗鏘前行,而且已經突破了高端車載芯片的生產工藝,並實現了量產。因此,從此往後,不管是小美,還是其他人,沒有人能夠為難我們國內的新能源製造企業!
面對「咄咄逼人」的比亞迪,面對技術實力以及市場影響力都迅猛成長的比亞迪,作為行業的領先者特斯拉將如何是好?或許,甘拜下風是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