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木子讀吧陪你的第949天」
投資和投機的區別,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有這樣的描述:「投資者與投機者之間最現實的區別,在於他們對待股市變化的態度。投機者的主要興趣在於預測市場波動,並從中獲利;投資者的主要興趣在於按照合適的價格購買並持有合適的證券。當市場出現低估時,投資者會理智地做出購買決策;市場出現高估時,投資者將價格超過內在價值的股票賣出獲利。」
在實際操作中,投資和投機在悄無聲息地影響着每一個從事股票交易的人,投資和投機就是兩種不同的信仰,你的行為受這兩種信仰的指引。當你受理性的投資理念所引導,不會被投機情緒所支配,當你在面對市場波動時,才能做到沉着行事,處變不驚。
所以,真正的投資,其根本是對自己內心的修鍊,在不斷的試煉中得到成長。
股票有這樣五個特點:
①不可償還性 股票是無償還期限的有價證券,認購了股票後不能再要求退股,除非通過市場賣掉。
②參與性 股東有權出席股東大會,選舉公司董事會,參與公司重大決策,所擁有的權力與所持有股票的份額成正比。
③收益性 股東憑持有的股票,可從公司領取股息或紅利,股息或紅利的大小,取決於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盈利分配政策。
④流通性 股票通過交易平台買賣,實現在不同投資者之間的流通。流通股數越多,成交量越大,股票的流通性就越好。
⑤風險性 股票像普通商品一樣,有自己的市場行情和市場價格。股票價格受公司經營狀況、供需關係、銀行利率、市場情緒等多種因素影響,有很強的波動性。
無論是泡沫破裂,還是造假導致的危機,都會導致市場情緒的反應,從而造成股價的波動,而身處其中人們難免會受到這種波動的影響,這種影響會讓你放棄投資體系,最終在失去理性的指引下追漲殺跌,在無意識中就做了投機者。
木子一直以來常反覆強調的一個事實是:在資本市場里想要獲得成功,最為重要的是人性的磨鍊。人性雖不是投資獲得成功的唯一因素,但人性的弱點的確是造成投資失敗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市場波動所導致的恐懼和貪婪,可以讓你偏離理性,在羊群效應的趨勢下,最終投資失敗。
當經濟出現低谷時,要堅定信念,懷有希冀;當經濟沸騰時,更要保持理性,心存敬畏。
《投資最聰明的事》-拉斯·特維德
價值投資理念是以內在價值作為標尺來衡量要購買的股票,想要這樣的價值理念根深蒂固,你需要持續地學習,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
企業思維就是將股票看成企業所有權的一部分,關注企業的經營和利潤的可持續性,而不是被股價的漲跌所迷惑。
逆向思維是要求你立足於獨立思考、獨立判斷,不盲目從眾,關注那些被人丟棄的資產。當人人都搶購資產時,往往就意味着較高的溢價。
估值思維是估算你所購買資產的內在價值,而不是盯着資產的市場價格。很多人買股票都圖便宜,這無形中又掉進了投機的圈套。不是買便宜的,而是投資股價低於內在價值的。
風險思維其實是從概率的角度考慮,只有處於大概率贏的投資,才是好投資。想要投資贏利,先要考慮如何不虧損。
從心理學角度講,行為是人類認知、思維、心理和風險等大腦作用於現實世界的投射。當你的行為在養成認知的理性思維框架下運行,而不是在本能認知的直覺下運行時,便會有助於提升你投資的贏率。
說到這裡,有人會說:「道理都懂,可到了行情持續下滑的時候,還是克服不了自己的恐懼。」 木子要告訴你的是,克服投資中的恐懼心理,是一名投資者成熟的重要標誌,這種能力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反覆試煉。
那具體該如何試煉呢?你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去重點練習:
①當恐懼心理出現時,你需要轉變市場下滑時就想逃的思維方式,要知道這很可能就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尤其是市場大跌、人們極度恐懼之時,往往就是入場的極好機會。
②面對恐懼時,要有分析恐懼產生原因的能力,是市場先生在鬧情緒,還是市場泡沫破滅所致,用基本面和數據作為支撐,從而克服恐懼。
③在分析出恐懼產生的真正原因之後,你就要強迫自己採取理性的判斷。市場連續下跌,市場估值很低,可以分批買入,為春天播種。
在現實中歷練可以幫助你提高抵抗恐懼的能力,當你經歷幾次大的市場波動,並品嘗到危機里蘊藏着的投資機會時,就能更心安地面對恐懼。
不管到何時,請記住:你的投資能力是控制風險的最好手段。波動是投資的成本,波動管理雖然可能會降低短期回報率,但並不會影響長期回報。風險的本質是投資能力弱,以及不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財富再分配的規律永遠是財富從目光短淺的人逐漸流向有眼光的人;從躁動的人流給安靜的人;從鋌而走險的人流向安全穩健的人。
相信的人就擁有了機會,認真的人便能改變自己,而堅持的人最終能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