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能源危機VS中國的能源安全

2022年10月02日06:44:35 財經 1740

開篇


近期市場持續研討瑞信研究員Zoltan Polzsar發表的宏觀雄文,我們團隊早在報告發表的第二天就已經安排集體學習,收穫了一些新的認知和理解。


西方分析師認為當前主要是工業、通脹和發展問題,但如果一個單極的能力強到引發世界秩序重新排列呢?這是生命線問題,通脹可能連話題都算不上。


俄烏衝突導致歐洲今年出現能源危機,而中國的能源危機幾十年來一直備受擔憂。在中國的原油進口來源中,中東佔比超過30%。中東原油運輸路徑以海運為主,通過印度洋,穿越馬六甲海峽,再從南海北上。


這條路徑的距離最短,成本最經濟,但也最不安全。除了考慮馬六甲海峽的運力風險之外,還有政治軍事因素,比如印度和在新加坡有基地的漂亮國隨時可以攔腰截斷。


中國一直努力擺脫這個巨大的能源風險。巴基斯坦修建中巴經濟走廊,經營瓜達爾港;和緬甸修建大型輸油管道,經營斯里蘭卡和馬爾代夫;甚至一度動議在泰國和馬來西亞之間砸運河。


這個時間段,俄羅斯雖然和中國背靠背但不夠信任,天然氣管道的終點是選擇大慶,還是聽日本的選擇海參崴,俄羅斯舉棋不定。新加坡就更有意味了,很長一段時間對華態度綿里藏刀指指點點,明顯的「香蕉人」心態。


好在最終中巴經濟走廊做好了,中緬油氣管道也建成了,中俄天然氣管道的終點定在大慶。總算是有了一些能源保障,但還遠遠不夠。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後,中美脫鉤不是中國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美國必須重新建立新秩序,維持固有的優勢。


2019年香港事件導致亞洲金融中心西撤到新加坡,獲得華人資金大量流入,新晉富豪都是產業主體在中國的內地移民。此時新加坡政府的態度明顯轉變,畢竟金主爸爸們的產業還在中國,繼續偏美不符合新加坡利益。


與此同時,中國「一路」進度發揮作用,「一帶」馬六甲海峽的能源樞紐意義有所鬆動,新加坡對華態度更加溫和。能源基礎是工業和經濟發展的基礎保證,沒有能源安全,不可能有穩定的工業建設。從前述事件的演變就能看到,中國高層始終保持戰略眼光。


另外,再疊加俄烏衝突帶來的巨大歷史機遇。西方世界在俄烏衝突中呈現的意識形態確實大反常識,或者這才是他們原本的面貌。俄羅斯不得不向東轉身,和中國達成真正意義上的背靠背戰略選擇。


中國是陸權國家,擁有龐大健全的工業體系,為全球供應中低端重要產品,獨佔大量國際貿易額。通過「絲綢之路」從中亞往西發展到東歐,要比海路更加便捷。但從中亞往西是俄羅斯傳統勢力範圍,必須獲得俄羅斯的投入和支持。


現在的俄羅斯需要中國的能源市場,獲取中國資本建設俄國工業基礎設施,用中國商品填補西方撤退。中國則需要穩定安全的能源、標準的工業鏈和基礎設施輸出。


本周召開的上合峰會,就把之前想做而做不了的事都給理順了。中吉烏鐵路馬上開修,中俄第二條天然氣管道開通,最關鍵是中亞國家可以毫無顧慮地搭上中國「一路」便車。會議已經納入伊朗,潛在會員國有埃及沙特卡塔爾和阿聯酋。


這是一個能源+工業+人口消費的超大市場,而這裡沒有西方什麼事。印度和巴基斯坦在一起,沙特和伊朗在一起的組織,西方世界可能想不明白。


戰略和博弈需要機遇,俄烏衝突引發歐洲能源危機就是契機。現在的中美博弈就看誰先犯錯,美國希望中國接下通脹訂單,中國始終抓住產業鏈核心。


工業重塑需要成本和資源,包括土地、人力、能源和資本,而現在重建工業體系的代價遠高於十年前,更何況美聯儲利率馬上奔4%。頂着這麼高的成本重複建設一個低收益的工業體系,真的很不經濟,只能是意識形態需要了。



世界的能源危機VS中國的能源安全 - 天天要聞


當美國硬脫鉤,要如何獲得競爭力?中國的做法是:穩定且便宜的能源+健全的工業配套+廉價的資本。




不用擔心人民幣兌美元跌破7字大關,人民幣定價的錨定是貿易,不是外儲。短期的資本項流出和利率套息,很快會被長期貿易盈餘填滿。


歐洲最大化工企業準備在中國投資百億歐元進行擴產,因為歐洲實在生產不起,半導體企業ABB也已經追加在中國的投資。擔心脫鉤導致經濟衝擊和技術封鎖從而引發系統風險的朋友,可能不理解在生存面前5nm技術並不比28nm技術有用。


美聯儲繼續加息,是一場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的豪賭。4%的美元無風險收益率會引發其他貨幣和金融市場的風險,同時也會影響美國政府運轉。




在如此高通脹、高資金成本且可能失去消費市場的環境下,還要做產業補貼和財政支出,這個賬怎麼算都需要歐洲買單。


如何買單?高通脹、高利率,資金迴流美國,能源糧食高價賣給歐洲。目前結局已經比較明朗,後續就看進展演變。外圍金融市場的情況,取決於美國政策和美聯儲表態。


本周美聯儲將再次加息,大概率加75BP,不排除加100BP的可能性。要到什麼程度,美聯儲才會認為通脹可控呢?估計他們自己也不太清楚。




美國經濟靠着吸盟友的血來保持韌性,如果美國利益體的共識不是當下經濟,又會如何?美股或許很難承受如此高的成本,下跌是最佳選擇。



世界的能源危機VS中國的能源安全 - 天天要聞


人民幣破7會對中國金融市場帶來心理衝擊,但對內部處理經濟困難不是壞事。人民幣下跌能夠釋放資產價格壓力,擔心房價下跌空間的朋友可能會感覺更加舒服。



A股下跌主要受場內資金抱團崩塌的情緒影響,市場資金面仍然非常充裕,沒有產生系統性風險的條件。在穩定能源安全之後,內部政策大概率要解決一些基礎問題,比如房地產債務。


房地產依舊是目前政府最重要的定價資產,行業周期和債務因素不是簡單的取締二字就能解決問題。民企開發商可以躺平,政府可躺不起,畢竟房地產債務和背後的地方債唇齒相依。這樣看來,地產鏈頭部的國企值得配置。


港股的表現就有點蹊蹺了。明牌要繼續跌,因為流通性枯竭,融資成本提高。但市場波幅縮窄,很多個股進入陰跌階段,純粹依靠市場流通性定價,政策、行業和企業基本面對股價鈍化無效。這是一個多空都難獲利的市場,謹慎參與。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更小更強 OPPO Find X8s有哪些升級點? - 天天要聞

更小更強 OPPO Find X8s有哪些升級點?

4月10日,OPPO Find X8s系列正式發佈,其中早在發佈會之前就曝光的OPPO Find X8s就已經面紗解開,憑藉小屏旗艦定位,讓這個尺寸的機型又有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 天天要聞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之前小智說了,本月會有一大波的新機發佈,均搭載高通和聯發科的新處理器,尤其是高通的驍龍8s Gen4機型眾多。不過對於驍龍8s Gen4新機的定價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曝光,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批新機會比較尷尬,因為驍龍8s Gen4的性能處於不上不下的水平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 天天要聞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縱觀近兩年手機市場,在性能上格外內卷,就連3000元左右的中端機型也會配上當年最新的旗艦處理器。反觀平板電腦市場,基本上都是選擇的當年中端處理器或者上一代的旗艦處理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這和它的產品定位有關係,不少廠商認為平板電腦還是以輕辦公和娛樂為主,
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 天天要聞

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扭歸扭,打歸打,打完我們還是一對兒看着不太像是P的賣相就不太好喝的感覺實在太慘了一點如今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請不要灌酒,否則後果堪憂俺的帽子威力不容小覷白子取得了碾壓優勢小孩哥:別鬧了我都尷尬死了不要在馬路上放飛氣球場面似乎有點羞恥?衝著這髮型也得加點工資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