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力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
綜合試驗區建設
——專訪德陽凱州新城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楊曉剛
「全市『拼經濟、搞建設』工作會議,響亮提出了德陽經濟總量「重返全省前三」的目標。這個目標契合省委要求、符合德陽實際、順應群眾期盼,釋放了市委不遺餘力拼經濟搞建設的態度和決心。」近日,德陽凱州新城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楊曉剛在接受記者專訪時稱,凱州新城將按照市委要求,重點圍繞活存拓增、項目攻堅、區域協同、營商環境等方面,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綜合試驗區建設。
拼總量,聚焦活存拓增。聚焦裝備製造「一號工程」,對內挖存量、對外擴增量,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在挖存量方面,實施存量企業分類培育和產業提質增效工程,到「十四五」末,規上工業企業達70戶以上,培育百億企業1戶、高新技術企業20戶、科技型中小企業100戶;推動年豐、凱達、亞度、雄健等優勢企業技改升級、擴大產能,工業總產值突破350億元,做大做強存量。在擴增量方面,全力招大引強選優,引進一批頭部企業和核心配套企業,實現增量突破。到「十四五」末,新引進「三類500強」、行業領軍、高新技術企業等不少於15戶,新簽約50億元以上項目不少於1個。
拼質量,突出項目帶動。堅持項目為王,以項目促投資,以投資促發展。一方面,全力向上爭項目。強化「盯關跟」意識,緊盯國省政策走向、資金投向,全力以赴向上爭取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大資金。2022年,實施省市重點項目30個,總投資222.6億元,爭取各類政策性資金10億元以上;2023年,力爭納入省市重點項目34個,爭取各類政策性資金增長20%以上。另一方面,全力向前推項目。按照「一月一開工、一月一竣工、一月一投產」目標,倒排工期、挂圖作戰,深入分析、精準調度,全力推動東浩智能裝備、凱州音樂山谷、漢絲服飾等重大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見效,形成更多實物量。
拼合作,致力區域協同。全力搶抓成德眉資同城化綜合試驗區建設機遇,根據《貫徹落實〈成德眉資同城化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實施方案》《成德眉資同城化綜合試驗區建設2022年度重點任務清單》,按照「清單制+責任制」模式,專班推進綜合試驗區建設各項工作,全力打造改革創新試驗區、協同發展示範區和產城融合樣板區。加強與毗鄰地區淮州新城深度合作,編製凱(州)淮(州)融合發展線性示範區實施方案。全力爭取省級產業基金和基礎設施建設基金支持,積極推動金簡仁北延線等重大交通項目開工建設,配合開展德陽南繞城高速建設前期工作,加快推進重慶大學——德陽智能機械人研究院項目建設。
拼服務,優化營商環境。時刻保持「拼」的狀態、「干」的精神,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錘鍊過硬本領,以幹部作風之變促新城發展之變。一方面,優化「軟」環境。通過對標先進,聚焦關鍵環節,深入推動審批流程再造,實現政務服務提速增效;強化服務意識,發揮「店小二」精神,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和「一對一」服務。另一方面,做實「硬」要素,堅持要素跟着項目走,啟動招工智慧平台建設,提供人力支持;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和變電站建設,全面保障企業要素需求;落實減稅降費、留抵退稅、項目補貼等措施,幫助企業破解資金難題。
楊曉剛還表示,凱州新城作為重點產業功能區,將深入貫徹落實全市「拼經濟、搞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工業經濟主戰場、招商引資主陣地作用,勇挑重擔、多作貢獻,全力以赴「拼」出經濟加速度,「干」出發展新局面,為「重返前三」作出最大努力、貢獻力量。
記者 | 文瀟 編輯 | 何書陽
責編 | 汪巧 值班編委 | 羅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