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美國便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二戰過後,當世界上的主要國家都因為戰爭而大傷元氣之時,美國憑藉自身強勁的實力,在世界舞台上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顯著。
上世紀40年代的時候,在美國的操作下,美元成為了世界各國貿易往來的主要結算工具以及世界各國重要的外匯儲備貨幣。雖然在之後的發展過程中,美元在國際貨幣支付體系中的佔比是有所下降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時至今天,美元依舊是世界第一大貨幣。
近兩年來由於疫情的影響,美國的所作所為帶來了全球性的通貨膨脹,美元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貶值,但是美國為了維護美元在世界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在今年三月份開始便逐漸宣布加息。據了解,在今年五次的加息過程中,美國的加息基點達到了300個。
當美國持續加息之後,美元的價值得到了增長,而與此同時,其他國家的貨幣就收到了同程度的貶值。包括諸多的發達國家也未能在美元強勢加息的狀況下倖免,不管是歐元,日元還是英鎊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貶值。那麼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全球貨幣支付體系中美元及其他國家的貨幣佔比又是多少呢?
SWIFT在9月份的時候公布了今年8月份各國貨幣在全球支付體系中的佔比。在2020年8月份的時候,美元佔到了38.96%的比例,但是在今年7月份的時候,美元在全球貨幣支付體系的佔比就上升至41.19%;而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美元在全球支付中的佔比進一步上升,達到了42.63%。
與此同時,在全球外匯儲備體系中,美元的佔比可以達到59%,是世界上外匯儲備量最大的貨幣。而通過美元在全球支付體系以及全球外匯儲備體系中的佔比來看,美元世界性的貨幣的地位無疑是非常穩定的。
雖然近兩年來由於美國的一系列不作為,導致越來越多的國家都開始不信任美國,也提出了去美元化的命題。但相對來說,想要真正的實現去美元化,還需要時間的考驗,至少在短期內,美元的地位是毫不動搖的。
不可否認的是,美國利用美元在世界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所做出的一系列舉動都讓其他的國家為其買單,但迫於美國的強勢地位,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都沒有足夠的能力和勇氣脫離美元計價體系,並且也無法擁有屬於本國貨幣的交易體系。
從現實中可以看到,確實有部分國家由於受到美國的制裁,從而被迫走上了去美元化的道路,比如說俄羅斯在今年三月份的時候就要求用盧布來取代美元結算本國的天然氣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的人民幣地位有了明顯的提升,在前段時間與澳大利亞鐵礦石的交易過程中,便是採用人民幣來作為結算工具的,並且我國也建立起了CIPS,在目前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也實現了CIPS的覆蓋。據了解,人民幣以2.31%的佔比成為了全球第五大貨幣,只不過人民幣的國際地位雖然有所上升,但是相對於美元來說佔比還是非常小的。
同樣,受到美國加息政策的影響,歐元作為世界第二大貨幣的支付佔比也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在2020年8月份的時候,歐元可以達到36.04%的份額,但是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歐元的佔比就下降至34.5%。不僅如此,就英鎊和日元來說,也在美國加息政策的影響下不斷貶值。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英鎊在國際支付體系中佔比下降至6.45%;而日元作為全球第四大貨幣,其市場份額也下降至2.73%。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元對於國際貨幣市場的影響力是非常廣泛的,想要短期內看到美元的霸權地位也非常的艱難。而美元之所以可以保持不動搖的壟斷地位,一方面是基於美國強大的綜合國力。
就目前來說,世界上還沒有能夠與美國綜合國力相抗衡的國家,不管是在軍事領域,科技領域,還是在金融領域,美國都有着絕對的優勢,而其他國家面對美國的壓迫,也只能選擇默不作聲。
另一方面,經過幾十年的時間,美元所建立起來的信用體系是當今任何國家貨幣都無法相比的。美元所存在的霸權性質是不容否認的,但是至少在近十幾十年的交易過程中,美元還沒有出現過違約等現象,所以美元的安全性也受到一些國家及老百姓的支持。
結語:
從總體上來說,美國加息政策的實施雖然讓美元的國際地位有所上升,但是也讓其他國家為美元的霸權行為所買單。只不過基於目前的現實情況,還沒有一個國家能與美國相抗衡的,所以這些國家只能默默地忍受貨幣嚴重貶值的苦果。
不過,如果美國在按照如此的狀況發展下去的話,那麼勢必會慢慢消耗自己花費幾十年時間所建立起來的美元信用體系,到了那個時候,真正的去美元化也就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今日話題:8月全球支付報告:美元佔比42.6%,歐元跌至34.5%,人民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