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俄烏衝突加劇能源危機的當下,中國用一筆高達372.57億美元的大單,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實力,也給低迷的世界經濟形勢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據環球時報7月2日消息,中國東航、國航、南航三大航空公司此前一天分別宣布向歐洲空客公司購買292架空客A320NEO飛機,價格分別為127.96億美元、122.13億美元、122.48億美元,總金額372.57億美元。
買賣本是你情我願的事,但中歐的這一筆大單對大洋彼岸的美國社會造成不小的衝擊。
首先坐不住的自然美國航空巨頭——波音,該公司在聲明中稱:「作為與中國航空業有50年關係的美國最大出口商,地緣政治差異繼續限制美國飛機出口,這令人失望。波音公司會繼續敦促中美兩國政府進行富有成效的對話,以幫助訂單和交付能夠迅速恢復,因為波音對華飛機銷售歷來幫助數以萬計的美國人就業。」
波音的這份聲明,在流露出強烈醋意的同時,刻意迴避其一直存在的質量問題,簡單地將中歐達成貿易大單歸結於「地緣政治差異」!當然,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證實,美國一直在對中國進行地緣政治打壓,所以才會疑神疑鬼,一有風吹草動就懷疑是地緣政治問題。
中國之所以選擇購買空客客機,最直接的原因在於波音飛機的質量問題至今尚未解決。波音客機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客機,同時也是發生事故最多的客機。2018年10月,印尼獅航一架波音737MAX8客機在起飛後13分鐘墜毀,事故導致189人喪生。空難發生不到5個月,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又有一架載有157人的同型客機墜毀,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連續幾起飛機墜毀事件,傲慢如美國的波音至今也沒給全世界一個交代,令導致墜機原因至今仍然是一個謎。同一款客機接連發生如此嚴重的事故,誰還敢把生命安全交給波音?中國航空公司選擇空客,是對乘客的安全負責,美國沒有資格說三道四。
波音質量問題固然是主要原因,但中國購買空客客機是否還有其他原因?波音公司其實也看到了,從他們的聲明中可以解讀出更多信息。
這幾年,華盛頓挑起美中貿易衝突,以所謂「國家安全」為幌子大肆打壓中國高科技產業,瘋狂制裁中國軍民兩用企業。美國的惡意如此明顯,難道還想中國有什麼好臉色看嗎?再說,波音在對台軍售這一嚴重問題上屢屢冒犯到了中國。
前年10月,美國務院批准一筆總價值高達18.1億美元的對台軍售案,其中就有波音防務製造的「魚叉」岸防反艦導彈系統。波音防務也因為這一筆對台軍售,進入了中國對美國軍工企業制裁的名單,波音公司不可能不受到影響。
當然,波音防務賣給台當局的武器裝備遠不止這些,台軍中的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機、CH-47運輸直升機等都是波音的產品。作為波音防務的母公司,波音防務被中國制裁,波音又怎麼可能繼續賺中國的錢?在這一點上,想都不要想,中國人民也不會答應。
俄烏衝突爆發後,波音公司積極響應美西方國家對俄制裁措施,撕毀與俄羅斯航空公司簽訂的售後協議,宣布暫停向俄羅斯航空公司提供零部件和維修支持,並關閉莫斯科辦事處。這讓俄羅斯航空公司的運營面臨更大挑戰的同時,也給俄羅斯航空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在美國將中國列為「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背景下,如果有一天美國對中國下手,波音會不會撕毀同中國簽署的售後協議?有俄羅斯的前車之鑒,中國航空公司自然要認真考慮波音公司的契約精神。當然,我們相信他們一定沒有契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