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自古以來,在成渝兩地之間,是重要的交通要塞。
驛站時期,璧山的來鳳驛是往來客商雲集的地方,留下許多美食,至今還在深刻地影響着川渝人民的胃。
如今,成渝客專通車以來,讓璧山區的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面對新的戰略機遇,成渝地區的發展被賦予使命,璧山區將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動成渝地區科技創新協同發展。

璧山高鐵站迎來南來北往的遊客
多種優勢並存
推科創中心的璧山實踐
事實上,璧山在助力成渝地區共建中國最有影響力科創中心上,已經有很深的積澱。
從創新環境、創新資源和創新平台來看,璧山區相關負責人認為,成渝地區已經具備了成為科技創新中心的歷史基礎和經濟基礎。
但成渝地區和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城市群相比,在協同創新能力、科技創新投入、創新資源集聚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成渝地區共建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還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
以創新資源要素為例,成渝地區就有待充實。
數據顯示,目前,在川兩院院士有63位,在渝兩院院士有16位,川渝地區頂尖人才隊伍規模落後於國內多個省份。

院士專家為璧山帶來智慧支撐
而對於處於成渝高鐵重要節點上的璧山,在這一輪新的發展中,他們認為,能以質量與速度並重,推動成渝地區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璧山實踐。
璧山區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成渝發展主軸上的重要節點和西部(重慶)科學城重要功能區,璧山目前推動科創中心的建設,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但也任重道遠。
六點上面下功夫
璧山建科創中心每一步都踏踏實實
要推動成渝地區科技創新協同發展,推科創中心的璧山實踐,璧山區認為,地理優勢給他們帶來了獨一無二的交通環境,但自身也需做強,包括從科技改革、要素供給、空間載體搭建、培育創新主題等方面下功夫、出實招。
在抓科技改革上,璧山區出台了《璧山區「揭榜挂帥」科研項目組織實施試點工作方案》,探索實施項目經費「包干」、項目分配「賽馬」等制度,賦予科技人才更大經費自主使用權和技術路線決定權,加快攻關區重點發展的智能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關鍵技術,推動新技術、新產品生成及應用。同時,還出台了《璧山區科技創新容錯糾錯實施辦法(試行)》,進一步調動廣大科技幹部創新創業的積極性,鼓勵科技工作者積極履職、敢於擔當、勇於突破。
在強要素供給上,璧山區要建立健全「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政企互動機制,發揮好「企業之家」平台作用,定期開展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研發機構建設等業務培訓,及時為企業答疑解惑,做好服務工作,營造優良的營商環境。同時對國家、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快速響應,及時對接、主動指導符合條件的企事業單位申報上級項目獎補資金。
在搭空間載體上,持續優化璧山高新區功能布局,提升園區承載能力,規劃建設新能源裝備產業園、半導體產業園、「專精特新」產業園等特色產業園,厚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沃土。
在育創新主體上,璧山區已經出台了《人才政策十條》,累計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4629名,入選重慶英才計劃20人,其中創新創業示範團隊12支,評選「璧山英才」「企業創新型人才」「璧山工匠」244名,人才總量突破9.3萬人,科技人才加速集聚。
在建科創平台上,圍繞企業研究開發所需的重大科研設備、科技人才等資源,充分借智借力,與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合作共建璧山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台,推動科研資源共享共用,減輕企業研發成本。
在促成果轉化上,璧山區大力發展研究院經濟,累計培育獨立法人研究院31家。其中,以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為代表的轉移轉化類研究院,建成共性技術服務、工業互聯網、技術項目諮詢三大平台,比亞迪聚焦新能源電池核心技術攻關,帶動產業鏈上下游集聚,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刀片電池」實現量產、「雲巴」首發。以重慶大學璧山先進技術研究院為代表的政產學研用一體化研究院,靶向推動原始創新和成果產業化,已遴選30餘個科創團隊。推動重慶科技成果轉化股權投資基金在璧註冊落地,助推更多科技成果轉化。

小城璧山
軟件共硬件齊升
探索全國有影響力科創中心建設
成渝地區要建全國最有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每一個與之相關的要素,都要一起發力。
璧山區有關負責人表示,以璧山為例,他們認為,要從深化區域協同、加大科技投入、集聚創新要素等方面探索破題。
深化區域協同,要不斷凝聚創新創造合力。璧山區將實施外向型國際化戰略。推進成渝地區科研機構、企業聯手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科技產業合作,共建國際科技創新平台和科技產業園區。鼓勵成渝地區企業通過兼并收購境外技術研發中心、在科技資源密集的城市設立海外研發中心等形式,進一步融入全球創新價值鏈。
在完善雙城協同創新體系方面,璧山區將優化科技創新功能布局,按照「一城多園」模式共建西部科學城,加快推動西部(成都)科學城、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做好系統布局,強化成都、重慶創新引領示範作用以及其他大中城市的承接與擴散作用。

住在璧山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
還要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以璧山為例,將支持有能力的企業聯合高校、上下游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共同開展技術攻關,鼓勵成果共享,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分工協作、資源共享和系統集成,形成良好的創新鏈、產業鏈互動機制。
此外,璧山區還將進一步集聚創新要素,深入激發創新創造潛力。通過科技創新產業集群的培養、建造創新人才集聚高地和營造濃厚創新創業氛圍。
上游新聞記者 王渝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