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後有些用戶會接收不到推文,請星標本公眾號」

近日,香港蘭桂坊集團主席盛智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蘭桂坊」正積極考慮「進軍」前海。現在前海深港合作區的面積超過了120平方公里,越來越多外資企業將在此落戶,從深港合作一體化的角度來講,為了吸引更多的港資企業,具有香港獨特IP的蘭桂坊必然是稀缺的。」
01 「蘭桂坊」正積極考慮「進軍」前海
前幾天,林鄭月娥宣布打造北部都會區,即將斥資80億美元建造港鐵達前海,掀起了不少人對於深港之間合作的期待,說明深圳前海與香港的關係越來越緊密了。
之前深圳也出台文件稱,2010年設立的前海合作區的面積將增至約8倍,從目前的約15平方公里增至約120平方公里。
這一擴展是將香港和澳門經濟進一步融入包括廣州、深圳和其他珠江三角洲城市在內的大灣區的計劃的一部分。
近日,香港蘭桂坊集團主席盛智文表示:"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升級將進一步拉近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其它城市之間的距離,「蘭桂坊」正積極考慮「進軍」前海。「我們正在討論建一些商業樓,引入類似我們在香港的餐廳、酒吧和健身俱樂部。」
盛智文認為,深圳科技產業發達,香港的專業服務業強勁,前海合作區可以融合成一座「新城」。同時,這裡的稅收政策和不斷完善的法律體系對外資企業來說吸引力十足。
盛智文說,前海深港合作區為外資進入粵港澳大灣區提供了絕佳的入口。「之前已有約11500家港企進駐前海,還會有越來越多外資企業將在此落戶,這些商務人士正需要『蘭桂坊』這樣的國際化文娛餐飲服務供應者。」
而在此之前,蘭桂坊就重度看好大陸市場,已經進軍成都、海口、無錫、上海和西安五個城市。
成都蘭桂坊面積約18.7畝,是蘭桂坊在內地首個項目,比香港蘭桂坊整整大18倍,已經成為成都地標性最火爆場所。
佔地約228畝的「上海夢中心」,有了全新定位。它由香港蘭桂坊集團、美國夢工廠動畫,連同國開金融攜手打造,形成國際表演藝術,高端餐飲,時尚零售的綜合性地標。
對比之下,西安蘭桂坊佔地約900畝(約600,300㎡)規模,遠遠超過228畝的上海和18.7畝的成都。
不僅香港人、外國人對蘭桂坊有特殊情誼,內地遊客也愛到蘭桂坊「打卡」!
2010年,內地12家主流媒體舉辦了「網友最喜愛的香港品牌評選」,其中蘭桂坊打入「潮玩篇」前三甲,跟迪士尼樂園、太平山頂齊名!

每年11月的蘭桂坊嘉年華,設置多個攤位,玩遊戲、售賣各國小食和特飲,還可以看到各國街頭表演藝人巡遊。
很多人都在問,蘭桂坊是如何打造成為香港乃至世界的「超級網紅」呢?
02 蘭桂坊之父,身家過億「夜店之王」
蘭桂坊這條全香港最著名的酒吧街,應該說沒有人不知道,可能一直都是熱熱鬧鬧人潮湧動的模樣:

「蘭桂坊之父」、香港特區政府頒授大紫荊勳章者盛智文,近日再次被媒體關注。
他從加拿大跨越半個地球來到中國,19歲在香港掙到了100萬美金,48年來在港澳和內地投資並加入中國國籍。身為資深「中國通」,卻不會說普通話,其經商天賦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1、12歲打工薪水比老師還高
盛智文(Allan Zeman)1950年出生於德國,猶太人。現為蘭桂坊集團主席,身家過億。
幼時隨父母移居美國紐約,7歲時父親去世後,母子倆移居加拿大魁北克。
10歲時,他開始幫媽媽分擔生活,當起報童,每天送報紙。
送了兩年報紙後,他找到了一份相對正式的工作——到一家牛排店打工,利用上學之餘的周末在餐廳當勤雜工。
「當時我每周能掙60美元,而我老師每周的工資只有35美元。」多年後,回憶往事,他自豪地說。

2、19歲掙到100萬美金
19歲那年,盛智文決定開辦自己的公司。於是前往香港謀求發展,從此愛上香港並定居於此。傳奇的是,當年他就掘到人生第一桶金,掙到100萬美金。
那時的香港是「世界工廠」,他看到了潛力並敏銳找到商機。1975年,盛智文在香港成立了Colby公司,專營成衣貿易,把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成衣出口到加拿大和英國。
由於利潤空間大、市場反映良好,公司很快便走上正軌。到了2001年,這家小貿易公司已經升值到22億港元,被盛智文賣給了利豐集團。
3、讓小巷變成著名酒吧街
48年來,盛智文在港澳和內地投資、創業、安家。蘭桂坊在他手裡變成聞名的酒吧。
上個世紀80年代,盛智文因為貿易公司的關係,認識了許多年輕的國外買家,他們經常抱怨來香港沒有好地方泡吧。
美國有蘇豪、加拿大有蒙特利爾,國際大都市香港也可以有叫得響的酒吧。
於是,盛智文相中了香港中環的蘭桂坊,在那裡開了第一間餐廳。開始抱着試做的心態,沒想到幾個月後,竟火了起來。當時,許多名人和模特兒都慕名而來。
曾是一條默默無聞寬不過20米、長不過300米的小巷,如今匯聚着百餘家酒吧與餐廳。每當夜幕降臨,附近的上班族、時尚達人及中外遊客都會來此消遣。盛智文又多了一個稱號——「蘭桂坊之父」、「夜店之王」。
「我很早便體會到了投入社會的重要性。我並沒有完成大學課程,我想除非要從事律師、醫生這些專業,否則用不着大學學位。我喜歡做生意,放棄學位寧願要工作經驗。」成功商人盛智文曾對媒體如是說。

4、入中國籍用8個月說服家人
做貿易、搞地產、開飲食、投資拍好萊塢電影,盛智文樣樣賺錢。
2008年,他的一個舉動再次讓自己成為關注的焦點:放棄加拿大國籍加入中國國籍,拿到香港身份證件。
據香港媒體報道,盛智文當時提出這個想法,令不少人驚訝。而他用了8個月時間,才說服家人支持自己的決定。
「這裡是我的家,我更願意視自己為香港人。」盛智文常開玩笑,稱自己為「一個白殼雞蛋,外殼是白色的,內心是黃色的。」
盛智文還爆料,自己在其他國家入境時,時常被質疑中國籍身份。他不得不幽默地解釋是「基因問題」。
有趣的是,在香港生活了幾十年,盛智文依然聽不懂粵語,更別提普通話了。但這並不妨礙他,一邊說著英文一邊在內地談生意。
盛智文很是享受當下,每天早上6點起床,在家中做健身,之後去辦公室,晚上或去蘭桂坊跟朋友小聚。
03 蘭桂坊的中國競爭對手們
據《2021中國小酒館行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中國酒館市場規模達743.4億元,2021年市場快速反彈,報告顯示預計增長達28.1%,到2025年該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372.8億元。

從企業發展狀況來看,2021年上半年,我國酒館企業註冊量為6997家,同比上漲了53.65%。從各季度的新增量來看,今年二季度的註冊量為4510家,環比增長了81.34%。
就在蘭桂坊與中國地方政府或地產開發商謹慎接洽的同時,中國內地已經有好多競爭對手走出來了。
可以說,蘭桂坊嗅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空間和年輕人的消費紅利,但速度還是太慢了!
與走高端路線的蘭桂坊不同的是,中國內陸的對手們大都積極擁抱消費者,利用地源優勢,快速發展市場。
深圳合縱文化集團,在深圳中心區打造了「合縱音樂街」:胡桃里音樂酒館、事外居酒屋、泰烔泰式酒館(現已停業)、雜咖、繁花;緊挨旁邊的購物公園,合為商業也在此打造了「酒吧一條街」:西西里、VIVA、XXL、貳麻等。
其中,合縱是以「紅酒+音樂」為載體,以「餐飲」來落地的打法,而合為則是自營主力酒吧+招商的方式運營酒吧街,地產運營的打法。
當然,每個城市都有一條酒吧街,北京的三里屯、上海的瑞安天地的酒吧街在全國是佼佼者,只是純地產路線自身不運營酒吧及內容。
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中國酒吧行業逐漸形成了較為知名的連鎖酒吧品牌。
中國連鎖酒吧主要品牌

各區域也形成了當地的特色,如北京的酒吧粗獷張揚,上海的酒吧細膩時尚,廣州的酒吧熱鬧喧囂,深圳的酒吧激情開放等。
另一方面,號稱「餐飲業迪士尼」的文和友,也已經融入了酒吧業態,變成吃喝游購的城市綜合文化體驗目的地。
比如深圳文和友最初本計劃打造酒吧街,後由於場地原因只引進了COMMUNE啤酒公社和高地Wisky兩家酒吧。後期如果酒吧營收和引流好的話,不排隊文和友進軍酒吧的可能。
從酒吧到地產,或從地產到酒吧,本就是商業的兩端,從一端走通後難免就會融合走到中間,只是利益和資源配置不同。
就如同最近餐飲業都在往」餐+酒、餐+飲「的複合方向發展,意在解決多時段多場景經營,突破餐飲的時間空間困局。
而海倫司小酒館這一隱形小巨頭的上市,讓大家更看到了酒館酒吧的經營優勢和利潤空間。
特別是最近Live House的火爆,讓和年輕人興奮、投資人高興得眼冒金光。詳情閱讀:年輕人集體「躲」進Livehouse!
就連海口這座三線城市,卻有着極強的娛樂文化,當地的酒吧生意火爆,最近還誕生了如BB啤酒超市、貓More Live House等原創品牌,讓海口的夜生活更豐富。

隨着國內年輕人對微醺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凸顯,貳麻等果酒館隨之應運而生,相比此前動輒幾千的酒款,幾十上百的套餐果酒大大地平衡了年輕人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
雖然酒館行業愈漸火熱,玩家的數量日益漸長,但酒館行業高額的初始投入、嚴格的供應鏈管理要求,都為企業進行連鎖化擴張設置了較高的壁壘。
目前中國酒館行業呈現高度分散化,95%的酒館為獨立酒館(數量少於3間),連鎖化率低。
2020年以銷售額計的CR5僅為2.2%,第一名海倫司市佔率為1.1%。反觀美國、英國和日本酒館行業,都表現的較為集中,2020年行業CR5分別為19.3%、25.5%和15.0%。
中國較歐美和日本酒館連鎖化程度低,中國酒館龍頭規模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但當前一線城市的酒館數量已經接近飽和,增長速度低於下沉市場,二三線城市的酒館仍有着較大的發展潛力。
如今酒館的潛力被資本看好,大批量的新酒吧湧現市場,除海倫司外,RISSE銳肆酒館、貓員外等品牌先後獲得資本融資。
資本加持之下,頭部酒館擴張的速度大幅增加,酒館間的廝殺即將拉開帷幕,畢竟身處這個高度分散的賽道,誰都想拔得這個千億級的頭籌。
-END-
來源|餐飲O2O、聚焦深圳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