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增速放緩、營銷備受質疑,澳優羊奶粉這條路走不通?

2021年08月17日12:54:03 財經 1518

文|王欣

業績增速呈連年放緩的趨勢,澳優羊奶粉業務也增長乏力。此外,澳優大肆宣傳的「百分百純羊奶」也遭受着消費者的質疑。

業績增速放緩、營銷備受質疑,澳優羊奶粉這條路走不通? - 天天要聞

圖/百度百科

8月13日,澳優發佈了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

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澳優實現營收42.70億元,同比增長10.65%;實現利潤5.94億元,同比增長45.3%;毛利潤為21.36億元,同比增長5.6%。

可以看出,澳優整體業績均有所增長,但是如果將此次業績與往年做對比,則顯得差強人意。影響澳優增速放緩的原因甚多,除了行業競爭日益加劇以外,作為主營業務的羊奶粉受挫以及供銷渠道混亂則被認為是其重要原因。

此外,佳貝艾特在主要的中國電商平台上大肆宣傳「百分百純羊奶」,然而卻在歐洲和美國市場承認其羊奶粉中的乳糖其實來自牛奶。」這些問題導致澳優受到消費者質疑。

業績增速連年放緩,羊奶粉業務增長乏力

半年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澳優實現營收42.70億元,同比增長10.65%,利潤實現5.94億元,同比增長45.3%。

對比往年的財報對比可知,澳優整體業績均有所增長,但業績增速則顯得差強人意。2021年中期澳優營收10.65%的增速創近五年新低,約為2020年中期收入一半。

對於奶粉業務增速放緩,澳優在財報中表示,主要由於疫情影響銷售進度、部分業務的戰略性調整和出生人口下滑等因素。

事實上,近幾年澳優業績雖呈上升的趨勢,但增速已大幅放緩。

財報顯示,2018年至2020年,澳優的營收分別為53.90億元、67.36億元和79.86億元,增速分別為37.26%、24.99%和18.55%;同期澳優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35億元、8.78億元和10.04億元,增速分別為106.11%、38.31%和-14.31%。

從細分產品來看,近幾年一直約佔澳優總營收的半壁江山的羊奶粉品牌,銷售額漲幅均呈逐年下降趨勢。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澳優羊奶粉業務收入的增速分別為58.9%、40.5%和8.8%。2021年上半年澳優羊奶粉營收為16.88億元,同比增長2.0%,相對於2020年上半年25.5%的增速有一定的差距。

由此可見,澳優核心羊奶粉產品的增長受挫,拖累了整體業績的增長。

與此同時,澳優不同產品竄貨嚴重、導致價格紊亂也是其業績增速變緩的重要原因。

2021年2月,華西證券也在研報中表示,2020年澳優羊奶粉佳貝艾特遇到渠道竄貨問題,導致收入增速放緩。

針對竄貨現象,多名業內人士表示,主要是企業為提升業績不斷向渠道商壓貨,同時企業承諾經銷商若完成相應額度,將給予經銷商年終返利、高額回扣等福利。經銷商為了福利,不得不加大竄貨量來完成企業要求,甚至部分經銷商倒貼差價賠本銷售,從而造成渠道竄貨、流貨、亂價現象嚴重。

縱觀整體行業,羊奶粉賽道競爭日趨白熱化也將加劇澳優業績增速放緩的問題。雖然澳優頭頂着「第一羊奶粉品牌」的光環,但不少大公司擠進羊奶粉這個細分賽道,比如蒙牛伊利以及合生元乳業等巨頭紛紛入局,導致本就在中國乳粉市場佔據份額較小的羊奶粉市場賽道越發擁擠起來。當賽道競爭逐漸加劇,澳優的羊奶粉業務再增長乏力,結果可想而知。

澳優模式」存爭議,成也羊奶粉、敗也羊奶粉?

2003年9月,澳優在湖南長沙成立,於2009年10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2011年通過斬獲海普諾凱51%的股份,成立旗下品牌佳貝艾特,並殺入羊奶粉賽道。

澳優旗下佳貝艾特憑藉核心賣點「百分百純羊奶」,存在易消化、好吸收,以及羊奶粉不易過敏等優勢,業務得以迅猛發展,這也給了澳優帶來了更高的定價空間。

不過,澳優的高定價並未給消費者帶來高體驗。

去年在國內官網上,佳貝艾特自信的宣稱乳糖不耐受或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兒可以使用其配方羊奶粉作為替代品。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國外網站上,佳貝艾特卻明確警告父母,對乳糖不耐受或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兒,羊奶也並不是合適的替代品。這也引發了外界對澳優羊奶粉的功效存「隱藏面」的質疑?

此外,佳貝艾特在主要的中國電商平台上大肆宣傳「百分百純羊奶」,然而卻在歐洲和美國市場承認其羊奶粉中的乳糖其實來自牛奶。」可謂「掛着羊頭賣牛乳」誤導中國消費者。

黑貓投訴平台上,有關佳貝艾特的投訴共22條,大部分投訴都是劍指羊奶粉中存有異物等質量問題。

除了質量問題外,澳優本身的發展模式也長期受到市場關注。

官網顯示,澳優現已成為一個在全球擁有10座工廠、產品行銷6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乳品公司。並且其已在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奶源地完成研發及供應鏈布局。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澳優至今並未在國內發展一家奶源供應商,更沒有建設奶源基地,但國內市場卻是其銷售端的絕對主力。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澳優在國內的非流動資產僅有10.06億元,占海內外各地非流動總資產的27.51%,但國內銷售額卻達到37.70億元,佔總營收的88.27%,同期佳貝艾特的銷售額為16.88億元元,國內實現的銷售額為15.98億元,佔比高達94.7%。

這種類似「海外代工廠」,銷售卻在中國的輕資產模式,也被外界看待是「逆向貼牌」模式引發市場對其「假洋品牌」的質疑。

而針對此模式引發的質疑則更多來自於研發能力。

雖然澳優在財報中一直強調提高科研創新能力,持續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

但從財務數據上來看,澳優對於研發投入並不足。2021年上半年,澳優研發成本為0.74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僅為1.73%。氫財經梳理往期財報也發現,近幾年,其研發成本佔總營收的比例一直未超過2%。

與研發方面截然不同的是,澳優在營銷上卻毫不吝嗇。財報顯示,2021年澳優的銷售及分銷費用佔總營收的比例就高達26.2%。

其中在線上,澳優的營銷利器廣泛出現在熱門電視劇或綜藝節目上,在當下流行的社交媒體上,也都能看到澳優的身影。據統計,截至2021年6月,在抖音平台上,佳貝艾特的搜索熱度霸佔羊奶粉品牌首位。在小紅書平台上,佳貝艾特的筆記總數也霸佔着羊奶粉品牌狀元的位置。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成大器者,必須經歷的三項修鍊 - 天天要聞

成大器者,必須經歷的三項修鍊

導語: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必須要經歷三項的修鍊。是哪三項修鍊呢?本文與大家探討。最近,和企業家朋友聊天,我有一個明顯的感受:大家都不怎麼談增長目標了,都在說要向內看,做好管理。這是好事。外部環境越困難,就越要向內看,練好基本功。
暴跌712億!康方生物美國合作方,跌慘了 - 天天要聞

暴跌712億!康方生物美國合作方,跌慘了

陰霾散去,中國的創新葯企又往前走了一大截。 4月25日,港股上市公司康方生物(HK9926)宣布, 派安普利(商品名:安尼可)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兩項適應症,用於治療晚期....
特朗普的「服軟」背後:中美貿易戰的最新變局與中國經濟的韌性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的「服軟」背後:中美貿易戰的最新變局與中國經濟的韌性

在全球貿易格局的風雲變幻中,中美貿易戰一直是國際經濟舞台上的焦點。5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全國廣播公司(NBC)節目採訪時的一番表態,引發了廣泛關注。他表示「願在某個時候」降低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因為當前的高關稅已經讓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的貿易往來陷入僵局。這究竟是特朗普的權宜之計,還是中美...
最新,歸屬凈利潤最高的103強個股! - 天天要聞

最新,歸屬凈利潤最高的103強個股!

序股票名稱最新價(元)成交量成交額換手率%歸屬凈利潤1工商銀行7.01645萬45.47億0.24842億2建設銀行9.06224萬20.38億2.34834億3農業銀行5.42656萬35.56億0.21719億4中國銀行5.53311萬
債務重組協議簽署及股權解封等,11家上市公司發佈重要公告 - 天天要聞

債務重組協議簽署及股權解封等,11家上市公司發佈重要公告

一、蒙草生態:喜獲"綠色長城"建設入場券蒙草生態聯合體,以2.04億元中標內蒙古阿拉善左旗防沙治沙鎖邊工程,將在蒙甘邊境築起一道抵禦黃沙的生態屏障,讓"三北"防護林工程再添璀璨明珠。二、領湃科技:儲能賽道再落關鍵一子旗下領湃儲能與新疆科匯電
理財公司披露「成績單」,整體盈利能力提升 - 天天要聞

理財公司披露「成績單」,整體盈利能力提升

4月30日,興銀理財、光大理財、蘇銀理財、寧銀理財等多家理財公司披露2024年度報告,行業經營情況浮出水面。數據顯示,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持續提升,部分理財公司凈利潤增速突破20%。經營數據亮眼從凈利潤指標來看,股份行理財公司在行業中佔據領先地
年輕人如何避免掉入消費主義陷阱? - 天天要聞

年輕人如何避免掉入消費主義陷阱?

在物質豐裕的時代,消費主義陷阱如同隱形的漩渦,悄然吞噬着年輕人的財務健康與精神世界。它通過廣告轟炸、社交媒體渲染、金融工具誘導,將「買買買」包裝成生活意義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