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風水?為什麼說先人葬福地,後人必富貴,古人是這樣解釋的

說到風水,相信大家肯定都不會陌生,畢竟這在中國已經流傳了千年。平常人家建房、家中的布局擺設、動工、出行等都會有一定的「講究」,那到底什麼是風水呢?

古語云:「相由心生,一個人的面相是其心靈的外在反映;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一個人的心變了,他的德行就會變了;德行變了,他的氣場就會變了;氣場變了,他身上的風水氣運也就變了。」所以說,想要改變命運,靠的是自身的能量。你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在影響着你一生的運數。

我國是處於北半球的國家,所以自古以來中國人蓋房子基本都是坐北朝南的,並且講究房子靠山而建,門前流水,曰:依山傍水。這樣子在冬季的時候來自西北方的冷空氣就會被山擋住,房子採光也好。

為什麼古代人這麼注重風水呢?那是因為在古代,其生活環境可不像現在那麼好,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十里不見人煙都是正常的,並且所有的都工作基本上都是依靠人力才能完成;再加上古代的信息較為閉塞,平民基本上也沒念過什麼書,大批農民都是文盲,也沒有抗生素,更沒有什麼「科學」的概念,如果不在自然地理上進行仔細考究,那麼過得可能會相對「多災多難」。

而我國古代最早提出「風水」這一概念並發揚光大的是郭璞他提出了風水的總原則是:

這裏面的關鍵詞就是風、水、氣。 那這三樣元素到底是什麼呢?又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首先是風:古人認為風善行而數變,會把「氣」吹散,特別是生命之氣,所以就考究要有山來把「邪風」擋住,以利生命之氣的聚集,就會人丁興旺,延年益壽,家和萬事興等。

氣:什麼是氣?這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氣到底是什麼?在很多的古籍裏面卻有着很多關於「氣」的記載,比如:四時之氣,五運六氣,生命之氣,聚氣等。古人認為人體的健康與疾病的發生,都與「氣」有着極大的關係。

水:這就比較好理解了,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水是分不開的,並且水還是生命之源,可以孕育和滋養生命;並且古人的日常口糧就是靠種莊稼,要是離開了水,莊稼都不能成活,更何況是人了。所以在古人的認知里,認為「水能聚財」,把水認為是「財」,所以古人建房子講究依山傍水,或許就是這個原因。

為什麼說給先人選一個風水寶地其後人也能風生水起呢?郭璞對此給出的解釋是:人的骨頭是通過氣凝結而成的,換句話說就是人體的骨頭也是屬於「氣」的一部分。所以人死後埋在某一塊地裏面就會和該地裏面的氣產生聯繫,如果此地是個風水寶地,生氣非常足,而後人與先人又是骨肉至親,所以後人與先人之間也就會有氣的感應。所以當祖先連接了風水寶地中的「福氣」,那麼你也會感應到「福氣」;同理,如果先人連接了不好的「氣」,那麼後人也會受到影響。

並且對於家庭裏面傢具等的擺放也有一定的講究,山是依靠水,水是活的,代表財富,正所謂水能生財。所以現在很多人會在家中擺放一個魚缸或者水缸,其實就是用水來代表財富不斷流淌而增長。在客廳或者是辦公室裏面掛上山水畫,在商店門口擺放貔貅或者招財貓等,也是代表着一種美好的願望。

最後,不管怎樣,我們都要知道,任何事物都應該要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畢竟現在不是信息閉塞和沒有科學的古代,用科學的眼光和觀點去對待才能得出更加理性的結論。古代流傳的文化中也是有很多成為過去式的,我們應該擦亮眼睛去辨別。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