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雅趣(113):巒頭若干問題剖析(一百一十七)

天池以及天池水的來源!

網友的提問是:家用風水擺件,假山向外溢水是怎麼回事?

簡單的理解和回答是:吸潮泛水,天池風水效應!

類似於四川某地的一處天池,不降雨水,而天池水永不幹涸。地質學家和氣象學家共同考證,給出的結論是:空氣中含有水分,漫長的歷史歲月,自然進化和自然選擇,大量能從空氣中收集水分的植物群落生長在那種地形環境中,植物和山體物質共同作用,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富餘的水分流向地下,下滲於天池中,不斷補充天池中的水源,使天池的水,長年保持在一個穩定的儲量範圍。形成了局部天池水的生態平衡的環境!

這樣的一則消息,來源於科教十台的視頻報道,但目前一般性的網頁上搜索,找不到另外更準確的文字資料進一步印證!

天池的成因,首先是火山爆發,隕石撞擊地球,形成各類大大小小的天然坑窩,這種天然坑窩具備儲水蓄水的能力,有足夠的水源補充,就會形成為天池。

足夠的水源補充,主要是從三個方面:1、降雨。2、其它部位有向天池注水的地下縫隙通道。3、周圍生長着能有效從空氣中收集水分的植物群落,不斷收集空氣中的水分,有效地補充天池的水量。

這三條其中的天然降雨,都要依賴於植物群落,影響局部氣候,促進降水量的增加,植物群落是間接降雨的「天然道具」。只要天池周邊形成的原始植物群落不受損害,不論是通過降雨,還是通過植物收集空氣中的水分,天池都有足夠的水量水源保證。在這樣的一個水量補充環節中,植物群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古人對這樣的問題確有不同的認識。古人主要是從「龍」和「神」的角度去認識天池!

古人認為:上善若水,水容萬物,龍盛水旺。

古籍風水著述認為,天池水,又稱為「衛龍池」,一般性的解說認為是:高山之上,只有龍氣特別旺盛,活龍居於其中,才會蓄水儲水。

天池水,多為祖宗山上高岡山峰上的儲水。共分為五類:兩池夾龍最貴。單池護龍次之。小池水,水不流出,亦不幹涸,稱為「衛龍井」,又次之。非池非湖,僅為蒙泉小流,稱為「衛龍泉」,這四種格局屬於吉格。如果龍池崩「圯」,池水的四周山體倒塌,則龍氣走泄,是吉中帶凶的格局。

宋·辜托長老在《入地眼全書·天池水》篇中認為:「天池之水少人知,周回深闊最為奇,能池天水蔭龍脈,盈竭猶能驗盛衰。平坂天池大且深,真龍脈旺早凝成,四時融注極榮貴,一旦乾枯即敗傾」。

天池水,是指高山的顛峰頂上有水池聚。以其高在山巔雲漢之間,因此而認為是天池。

《龍經》認為:「高山頂上有池水,兩水夾得真龍行。問君高頂何生水,此是真龍樓上氣。樓殿之上水泉生,水還落處兩邊迎,眞龍卻在泉中過」。

又有人認為平原地形,龍有身有湖,都是天池水。

龍行過峽跌斷的位置有池水,都稱之為天池水。

這幾種情況告訴人們,不要拘泥固執地認為只有高山頂上的池水,才是天池水,其實只要在龍身上的天然池塘,都是天池,都是天池水。如果不在龍的身上,則為池塘水,就不是天池。

龍過峽的位置,左右兩邊有水池,龍脈從中穿行,名為左侍右衛,又名為養蔭水。廖氏認為:「『龍上』如生兩池水,養陰最為美」。還有「一畔有池,一畔無池」的情況,古籍經典認為:「也有單池在旁抱,單池終不及兩池」。

天池又名天漢,又稱天潢。古籍經典認為:「池平兩水夾又清,此處名為天漢星。天漢天潢入閣道,此星入相居天庭」。

蔡文節公認為:「龍帶天池,則有貴氣而綿遠」。因此,凡是龍身有這樣的水池,其所融結的穴場,力量甚大。但是,需要四時水注為美。如果忽然乾枯,敗禍立至。

古籍中辨證地認為:「天池或平淺,乍有乍無,亦不為吉」。古詩認為:「天池之水淺而平,乍無乍有或倚傾,此湖不敢言奇異,富貴難憑只守成」。

因此,凡天池的水,宜深聚而四時不涸為佳。這樣的地形是真天池。真正的天池,則其水自然深聚澄清,一年四季都是一種表現形勢,很難有涸竭傾枯的隱患,對於這類情況,要認真詳查審辨清楚。

我國比較著名的天池有長白山天池,新疆天池,雲龍天池……由於這些天池所處的地域環境差異較大,因此,其中的天池水都各有特色。但是,能有「天池水」,都以「有龍」「有神」作為依據和基礎,從神話的角度評判天池!

長白山天池!

遠古的時候,美麗的天池因為處在高高的長白山頂,人跡罕至,就連天上的神仙,都不知道人間還有這麼一處好的泉水。

一天,龍王巡遊到圓心湖,發現湖邊有許多閃閃發光的水珠,龍王就讓隨從捧起來,放在掌心裏,這水珠活像珍珠一般,龍王非常喜愛,看了又看,嘗了又嘗,這水珠甜絲絲,清香好喝。從此,龍王就稱這樣的水為珍珠水。

龍王回到龍宮,一心要尋找珍珠水源,就下了一道命令,讓魚兵蝦將,到四海去尋找。魚兵蝦將跑遍了四海五湖,沒有找到,就回報龍王。但龍王還是不甘心,又下了一道命令,讓魚兵蝦將再去尋找。

龍王的魚兵蝦將終於在東北角的一個偏僻地方,找到了一座高高的大山——長白山。從遠處望去,高山頂上有一池清清的水,珍珠水就是從這座深山大谷中流淌出來的水。

龍王知道珍珠水從哪兒來,就上書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十分高興,把長白山頂上的這個水池封為天池。

天池中有珍珠水的喜信很快在天宮傳開。

一天早晨,南天門開了,從天門中出來七個穿着綵衣的仙女。她們駕着彩雲來到長白山的天池。

湛藍湛藍的天池水面上,映照出七個仙女美麗俊俏的身影。她們觀看了天池四周的美麗景緻,就脫去了綵衣,下到天池中去洗澡。仙女在池裡游來游去,玩玩笑笑。有個仙女不小心喝了一口天池水,覺得這水真是香甜清爽。她想:如果讓這水流下山去,讓世上的人都喝到天池水,多好啊!

她向姐妹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家都很贊同。於是七個美麗的仙女,就用七把木勺舀起天池水往北邊一潑,這勺水經過龍門直流下石崖,變成瀑布,曲曲彎彎地流進了松林。春天松樹花飄落在水面上,飄飄蕩蕩順水流下山去,後來人們給它起名為松花江。仙女們又舀水往東邊一潑,水剛剛流下就被聳立的山峰擋住了去路,這股水就調頭順着石縫流下去,流了很長的一段路程,才從山谷里湧出地面,繼續向東流去,人們給這條江起名為圖們江。仙女們又舀水向西南面潑去,這股水被重疊的山峰擋住了去路,便繞着群峰迴旋流去,一直流到大海里,人們給它起名為鴨綠江

從這時起,長白山的天池孕育了三條大江: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

這三條大江浩浩蕩蕩地向「北」「東」「西」三個方向流淌。多少年來,一直滋潤着肥沃的土地,哺育着這片土地上千千萬萬的人民大眾。

以上神話故事中有兩個要點:水成珠和水帶甜味,是古代風水活動鑒定和認識水質,從水質辨龍穴優良的兩個秘訣!

新疆天池!

天山的水,藍得象寶石,水花白得象雪花,它是王母娘娘的浴池,湖水墨綠,山勢流暢,雲杉林挾池連峰續嶺,博格達雪山傲然雄視,身臨其境,讓人飄然而不知所歸。有詩為證:「遠處皚雪近處松,野花似錦綠偎紅。湖光山色潑墨畫,春夏秋冬一景融」。

聽到雷鳴般的水響聲,那肯定是天山的瀑布:懸壺飛瀑!

快步前進,只見東小天池的水從一個不到二三米寬的峽谷口,飛瀉直下高達百米的斷崖峭壁,瀑布沿嶙峋的山石急流而下,幾乎成九十度下泄,真是白簾垂空,聲震山谷,壯觀的場面讓人無法形容,有詩為證:「珍珠數泉懸半空,銀鏈高掛霧蒙蒙。煙水飄渺嬌陽艷,長虹飛架青巒中」。

這懸瀑獨具風格,因峽谷岩多,水急量大,在瀑布的下面往上看,就好似天空破了一個大洞,水從天瀉,水沖石壁,水花四濺,白雪一樣的水花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一道道的七色彩虹。

從風水的角度評估,二處天池都存在外溢,不是風水巒頭學中要求的「不涸不溢」的上品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