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謊言茶樓123
東漢以後看風水所指的地理,就是堪輿之術,並且是從晉朝的名士、精通《易經》的郭璞開始,他擅長用五行來相地、觀察地理。郭氏著有《葬經》,是講安葬死人法則的學問。
不去講這本書有沒有道理,只他本人的結局就令人感慨。晉朝宰相王敦想謀反做皇帝,欲拉攏郭璞以防他反對,所以請他吃飯予以暗示。郭璞硬是不同意,王敦立即翻臉,問郭璞既能先知,可知自己的命運?郭璞笑着說:我的命,到今天中午就完了!因為你要殺我。王敦說,我正是這個意思,就把他殺了。
五行學說在天文、地理和克服沙漠與航海等困難的運用上,有相當的貢獻。我國古代開礦既沒有地質學,也沒有專業儀器,完全憑堪輿之學就可以斷定礦源、藏量及深度等。
劉兆元先生的《海州民俗志》道出了堪輿之學在民間尋找水晶的具體運用:東海山民在夜間觀到水晶「火苗」後,先破土找「水晶路」,找到了路,就有把握找到水晶。水晶分散在一條線上,那裡常發現「雞窩礦」,即水晶聚積在一個小範圍內,就如母雞生了一窩蛋。礦床俗叫 「塘子」,通常有四層土石結構,一尺多厚的表面熟土層下,有一層白土,白土下有一層黃泥,黃泥下有一尺多厚的岩層,俗叫「石篷」,簡稱「篷」。石篷若發亮,便是石英,俗叫「火石」結構,即石英脈,老百姓土話稱它為「石龍」,有龍必有晶。水晶一般在石龍的陰面。見了石龍再找石路,石路有兩種,一叫明碴路,一叫狗牙路(曲折斷續);石路上有灰紫色沙質物,稱為「馬乾煙」,又叫「煙子」,俗稱「石屎」,沿着石屎即可找到水晶。
宋、明以後又有了三理的說法,讀書人必須懂三理,即「醫理、命理、地理(堪輿)」,這是由孝道的觀念來的。知識分子要懂得這三理,因為父母病了,自己要懂得照顧,這就要懂醫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要懂算命。父母這年有問題,為兒女的要特別小心。萬一出了事,要找個好風水,就得懂地理。宋朝的大儒范仲淹、朱憙(朱子)的風水就很高明。
「風水」所依據的理論是:人為宇宙的產物,又是宇宙的組成部分,因此,人的住處和死後的「陰宅」(墓地)必須與自然環境(風水)諧調。舉例講,人們建房子決不會找一個風口浪尖,起碼找一個避風聚氣之處,這就是風水。風水就是人與自然,人與陽光、空氣、環境之間相互協調的關係。
現代人都知道,人與周圍環境,周圍物體在微粒子方面隨時都在相互交換,也即相互影響。不良環境、物體使人心情不暢;好的環境,物體使人心曠神怡。除了陽光、空氣、環境,還有能量場對人都有影響。科學證明有形的物體有能量,與人在交流、交換;無形的東西也在對人產生影響,例如射線,電磁波等等。人們到一個環境會感到舒服或不舒服,就是有形、無形的物質和物體對人產生影響、與人交換產生的結果。人都需要一個舒適的環境,或種些花草,或擺些物品,都在自覺不自覺地調整着所謂的風水,西方人稱為環境地理學。科學地選擇環境,改善環境是一門學問。
當代哲學大師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指出:「術數或法術本是來自迷信,但它們往往是古代科學的萌芽。方術和科學都試圖以積極態度解釋自然現象,使人得以征服自然,使自然為人所用。方術對超自然力量不再迷信後,它便開始試圖解釋自然現象,而向科學轉變。人類最初對自然力量的觀念儘管十分原始簡單,但它終究是科學的開始,這是陰陽家對中國思想的貢獻。陰陽家試圖以自然力量來解釋自然現象,它代表了一種科學探索的傾向,它總是和事實打交道,就這一點來說,它具有積極的意義。」
由此看來,如果風水學能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則必定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這些故事和人物說明,對於風水學盡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個12字法則供參考:去偽存真,不必迷信,不要不信。
文化是人心靈的一種表達,心靈有共同的特性,但是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文化來表達。應該說,把七重輪、生肖、風水、生辰、星座等與各種「商業水晶」搭配在一起,既有分別來自東西方的不同的悠久文化傳承與融合,也不乏大膽的創新、重新思考與組合。這就是典型的「文化搭台,經貿唱戲」。
值得重視的是,人類祖先留下的龐大的共同文化遺產,人人都有權開採。
大話石界
大話石界︱《奇石銘》
奇石見證《中國金融史》續一︱賣過石頭的管子(下)
奇石見證《中國金融史》續一︱賣過石頭的管子(上)
奇石見證《中國金融史》
石貴流通、法貴流通︱聊聊當下怎麼玩石
大話石界︱精品、絕品奇石的拍賣模式
大話石界|處暑說石
大話石界|胡潤排行榜透露的玄機
大話石界——法貴流通、石以載道
半畂石堂
從觀賞石傳承朱子(熹)廉潔文化說開去︱「廉石」說「廉」(六)
從觀賞石傳承朱子(熹)廉潔文化說開去︱「廉石」說「廉」(五)
從觀賞石傳承朱子(熹)廉潔文化說開去︱「廉石」說「廉」(四)
從觀賞石傳承朱子(熹)廉潔文化說開去︱「廉石」說「廉」(三)
從觀賞石傳承朱子(熹)廉潔文化說開去︱「廉石」說「廉」(二)
由觀賞石傳承朱子(熹)廉潔文化說開去︱「廉石」說「廉」(一)
大漠「硯」遇
秋山瘦益奇
秋水孤舟——(胡抱石奇石漫畫)
分享︳好書:《賞石之美·悠然居士文集》三
石頭的風骨︱筆筒
徵稿啟事
茶 坊
品茶︱存世僅三片的八十年代茯磚開湯
飲茶有道︱戲說寶玉飺(ci)茶
尋茶︱湘西黃金茶
圍爐茶話之寒露
說茶︱茶如人生,七段錦
子口——我的故鄉茶
輪迴里的茶香——讀《漫飲茶》感懷
四訪武夷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