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坤下巽 地木之升 冉冉升起矣
上坤下巽 地木之升 漸以長大矣
上坤下巽 地木之升 聚沙成塔矣
上坤下巽 地木之升 內提品質矣
上坤下巽 地木之升 外提修飾矣
上坤下巽 地木之升 蒸蒸日上矣
上坤下巽 地木之升 嶄露頭角矣
上坤下巽 地木之升 亭亭玉立矣
上坤下巽 地木之升 巽為木為桿
上坤下巽 地木之升 坤為地為布
上坤下巽 猶若一面旗幟冉冉升起
上坤下巽 猶若一面旗幟迎風招展
上坤下巽 猶若一面旗幟光彩奪目
上巽下震 風雷之益 損上益下矣
一味增益必將溢出必將決堤而出
所以益卦之後就是上兌下乾的夬卦
決堤而出之後必將是浪漫邂逅的姤卦
上乾下巽 天風之姤 不期而至
上乾下旬 姤卦之侯 就是上兌下坤的萃卦
四海匯聚 高朋滿座 聚集能量 因時而升
天下聚合 濟濟一堂 養精蓄銳 因勢而升
九州歡聚 普天同慶 上下齊心 因機而升
經過了一系列的增益果決聚合薈萃之後
就是因時而升 因機而升 因勢而升
所以在萃卦之後緊接着的就是升卦
上坤下巽 地木之升 有利於往南拓展
南方為火神祝融封邑 南方為火 火焰趨上
上坤下巽 地木之升 有利於見到顯赫人物
上坤下巽 地木之升 謙遜而柔順第往上進發
上坤下巽 地木之升 內修品德 外修禮儀
上坤下巽 地木之升 內外兼修 蓄勢待發
上坤下巽 地木之升 內外兼修 伺機而動
上坤下巽 地木之升 內外兼修 勢必重用
上坤下巽 地木之升 內外兼修 大有作為
上坤下巽 謙遜柔順 亨通順利 至為吉祥
上坤下巽 巽為長女 柔順之德 適時上升
九二六五 剛中而應 九二受六五權勢人物援引
九二受權勢顯赫人物援引 以遂心志矣
九二受權勢顯赫人物援引 以大展宏圖
君不見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在沒有重用之前
只不過是遊走往來齊楚之間的普通將士
直至在漢王營中被有權勢的蕭相國相中
在漢王面前直言國士無雙 統一天下必與信謀
漢王齋戒沐浴 設壇祭祀 拜韓信為大將軍
韓信統兵百萬 橫掃秦楚 攻城略地 冠絕三軍
黃石老人石橋授書張良一舉而成帝王之師
倘若沒有黃石老人的素書之上的經韜緯略
又豈能輔佐漢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倘若陳平沒有魏無知在漢王劉備面前的力薦
恐怕漢之丞相之爵位必將與之失之交臂
恐怕西楚霸王之謀士范增也不會憤然離去
恐怕垓下之戰的霸王別姬會來得晚一些
恐怕垓下之戰的四面楚歌會來得晚一些
恐怕垓下之戰的烏江自刎會來得晚一些
上坤下巽 地木之升 因時而升 因機而升
上升之道受權勢人物的援引又是多麼重要
上升之道受顯赫人物的點撥又是多麼重要
上升之道受顯赫人物的舉薦又是多麼重要
上坤下巽 木在地中 參天大樹 頂天立地矣
上坤下巽 木在地中 漸以成勢 一道屏障矣
上坤下巽 木在地中 繁華滿天 一道風景矣
上坤下巽 下巽初六 守時守信 順時上升矣
下巽九二 虔誠肅穆 祭品雖簡 同享神靈矣
下巽九三 一路上升 如入無人之境矣
下巽九三 上臨坤地 坤為虛為邑 無人之境
上坤六四 西伯周文王自羑里返回西方之後
於岐山腳下祭祀先祖神靈祭祀宗廟社稷
上坤六四 九三六四六五互震 震為簋
上坤六四 居震為簋 為盛祭品的器皿
上坤六四 西伯姬昌於岐山祭祀先祖神靈
上坤六四 九二九三六四互兌 兌為喜悅
上坤六四 祭祀宗廟社稷 無不和順喜悅
上坤六五 登階而上 至上朝廟 遂行心志
上坤上六 昏昧至極 繼續上升 難以持久
上坤上六 上六居坤之上 坤為陰 為昏昧
上坤上六 高居上位 坤為陰虛 難以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