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艮下乾 山天大畜 畜而後動矣
上艮下乾 山天大畜 寓進於畜矣
上艮下乾 山天大畜 欲動先止矣
上艮下乾 山天大畜 止而後動矣
上艮下乾 山天大畜 待時而動矣
當你勢單力薄時又豈能輕舉妄動
當你時運不濟時又豈能貿然行事
當你羽翼未豐時又豈能輕舉妄動
當你涉世不深時又豈能輕舉妄動
當你初出茅廬時又豈能輕舉妄動
當你時機不熟時又豈能輕舉妄動
上艮下乾 山天大畜 剛健而靜止矣
上艮下乾 山天大畜 天包藏於中矣
上艮下乾 山天大畜 剛健而篤實矣
上艮下乾 九三六四六五上九 大互離
九三上九內畜六四六五二陰 互離為日為明
大互離 大明光 就是光輝燦爛 絢爛無比
大互離 大明光 就是日新月異 熠熠生輝
九二九三六四互兌 兌為澤為水為喜悅矣
君不見清澈的泉水快快樂樂地流進小溪
當溪水滿溢再繼續往前奔流至湖澤淵藪
當湖澤淵藪滿溢再繼續奔流至大江巨河
當大江大河滿溢再繼續奔流至大海大洋
畜而後動 寓進於畜 欲動先止 止而後動
上艮下乾 山天大畜 大為積蓄 大為所容
上艮下乾 山天大畜 上九為剛 陽剛居上
上艮下乾 山天大畜 下乾為健 內為乾健
猶若聖明之君崇尚賢能而任用賢能矣
猶若聖明之君崇尚賢能而培養賢能矣
猶若聖明之君崇尚賢能而舉薦賢能矣
上艮下乾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矣
上艮下乾 舉薦賢能有利於同舟共濟矣
上艮下乾 任用賢能有利於安邦治國矣
上艮下乾 培養賢能有利於後繼有人矣
上艮下乾 蓄積賢能有利於發揚光大矣
下乾初九 為幼童為幼稚小兒豈能負重前行
下乾初九 童蒙小兒循序漸進豈能拔苗助長
下乾初九 童蒙小兒 咿呀學語 蹣跚學步
下乾九二 猶若駕馭車馬卻遭車與軸相脫
九二上下皆陽 棋逢剛勁對手 及時止損矣
九二上下皆陽 兵遇勢均力敵 避免正剛矣
猶若池中之水尚沒滿溢又豈能往前奔流
猶若熔岩火山尚沒足夠畜勢豈能噴涌而出
下乾九三 乾剛三陽猶若駿馬良駒馳騁疆場
九二九三六四互兌為澤 利於涉越大江巨流
澤水滿溢 滿眼所見皆為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澤水滿溢 舉目所視皆為川流不息滾滾東下
上艮為山 六四山麓 有牧童牧牛笛聲悠揚
六四為山麓 與初九牧童正應 牧牛而歸
日落西山 牧牛而歸 雞犬相聞 一派祥和
六五陰居剛位 居位不正 野豕被困藩籬
藩籬之野豕 止而不動 皆大歡喜矣
上艮上九 居高臨下 猶若良駒 天馬行空
上艮下乾 山天大畜 畜而後動矣
上艮下乾 山天大畜 寓進於畜矣
上艮下乾 山天大畜 欲動先止矣
上艮下乾 山天大畜 止而後動矣
君不見蘇秦攜百鎰之金着黑色之裘
去秦國以連橫大計信心十足遊說秦王
以便秦王採納連橫政策吞併六國統一天下
連續十次上書其策十次皆石沉大海
當黃金百鎰用盡黑色之裘破爛不堪
蘇秦早已是疲憊不堪顏面掃凈
負書擔篋回到故里洛陽妻嫂皆避而不見
衣衫襤褸的蘇秦父母不以為子回而不應
當天晚上蘇秦便打開書篋找出太公兵符
從此發憤熟讀太公兵法 至夜不眠刺股而讀
期年之後 三韜六略爛熟於胸 乃至燕烏集闕
以合縱之計聯合六國抗秦而拜見並遊說趙王
兩人一見如故 秉燭夜話 抵掌而談
趙王賦蘇秦相印 革車百乘 黃金萬鎰
蘇秦自趙至齊 自北至南 自魏至楚
最終身配六國相印 六國卿士高山仰止
最終身配六國相印 六國權臣無與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