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輿家在春秋戰國時期,同儒家、道家、法家等馳名,對我國的歷史發展產生過重要作用。 堪輿(俗稱風水)原本是人類為謀求舒適居住環境的綜合性學問,有一定的科學性。然而,歷經數千年滄桑,在滾滾的歷史洪流中免不了金子泥沙混雜、精華糟粕共存。風水的研究和應用,曾經幾度被打壓封殺,封建時代先有「焚書坑儒」,後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再加上上個世紀「破四舊立四新」運動,很多堪輿典籍付之一炬,看風水曾經被人們視為違法活動。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認為風水從業者是搞封建迷信活動,騙人錢財。堪輿學術之路一直坎坷不平,幾乎都在邊緣化、神秘化、巫幻化,難登大雅之堂,風水的是與非、真與假,無從考究。學者、用者聽天由命、隨波逐流。
近年,國學文化不斷被推高捧熱,堪輿學術捲土重來,大行其道。當堪輿行業風生水起之際,濫竽充數的現象相當突出,風水從業者良莠不齊,龍蛇混雜,歷來沒有權威部門考核驗證,也無統一標準規範,只要識讀幾頁書,不識讀書的就花錢跟師傅學習一招半式,然後拿着一個羅盤,自吹自擂、自我吹捧,胡亂吹噓一番,就能做風水師,就能夠開班授徒……古代有主家把風水師告到衙門,如今有學員把風水培訓師告上法院……糾紛不斷,如此種種怪現象都是歪改曲解經文的假學偽學闖的禍。
過去,鄉村風水師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接觸堪輿書籍不多。現在,一些高學歷的人群加入堪輿產業,這本來是個好事情,但是卻用現代商業化模式來經營風水,把堪輿學術商業化、市場化、營銷化,急功近利,以賺錢為目的,為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擇手段,花樣百出,學術越假,越吹得其術神乎其神。更有甚者,將魔術、巫法融入風水,極個別者設立風水騙局……被繩之以法,受到法律制裁。
當把堪輿剝離學術範疇,作為謀生的手段,古代稱之「江湖求食」、「謀衣食」,往往加劇風水亂象的發生。這些,都完全違背了堪輿的初衷,不僅加速了風水學術的混亂,而且最終導致風水形象的潰壞。
堪輿學術是古代先賢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歷經一代又一代的經驗總結,才有不少堪輿經典著作傳世。這些著作對改善我們的人居環境,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極其重要的意義。但是,古往今來,屢屢被一些沽名釣譽之徒,以及不可告人之目的,有意或無意的歪曲刪改、臆想詭解,令到典籍面目全非,致使後人無所適從。更為過分的是:有一些人對堪輿一知半解,為了標新立異、搏出名謀取利益,將自己本來錯誤的觀點和錯誤的理解,再結合幾本風水書進行割頭取尾、東拼西湊、胡編亂造地「著書立說」,以內部資料的形式印刷發行,這些書籍混亂當下,荼毒後人,貽害無窮。
因此,堪輿只能稱之為「玄學」,甚至也有人稱之為「偽科學」。的確,風水學術從理論到應用的方方面面存在很大爭議,歷經數千年,依然爭論不休。有的曲解經文,有的故弄玄虛,有的嘩眾取寵……千姿萬態,不一而足。
究竟風水界是怎麼歪改曲解堪輿經文的呢?且以厲伯韶的《分金詩》為例,進行說明。
說起宋朝國師厲伯韶,人們自然想起他流傳最廣的就是《分金詩》。
「先將子午定山崗,
再把中針來較量;
更加三七與二八,
莫與時師論短長。」
(註:詩中的「再把中針來較量」,也有版本為「次把中針細較量」、「卻把中針來較量」,等等)
這首詩應該怎樣理解呢?詩的關鍵詞:「子午、中針、三七、二八」。不僅僅一般未接觸過堪輿知識的人,被弄得一頭霧水、無所適從,而且很多以風水為業的老師傅,同樣是一頭霧水、無所適從。
1、《分金詩》秘傳版秘解
據坊間傳言,某某堂某師深得「秘傳真解」手錄《厲伯韶秘詩解》:
先將子午定山崗,
休把中針去較量。
更用三七與二八,
分金定穴旺方良。
註解:先把地盤正針(即子午針)去格山格水,中針休要去理會它。「更用三七與二八」,即是來龍、坐向及水口要合河圖洛書之三七、二八,合五、合十、合十五之數,是真陰陽交媾,龍合向、向合水之地理真訣,非三合之分金、合人盤二八與天盤分金三七加減之數。古明師傳書不傳訣,將秘訣隱於心中,代代口授賢明達士,此詩為佐證也。
厲伯韶,楊救貧弟子。另《地理天機會元》載:
先將子午定山崗,
再把中針來較量,
更加三七與二八,
莫與時師話短長。
歷來爭論最多的是「更加三七與二八」一語,此是地理理氣之玄機,後人偽造最多,曾祖與厲師同為楊公弟子,此語非絕學不能破解。
按某師對公開版本解釋:歷來爭論最多的是「更加三七與二八」一句,這是地理理氣的玄機,後人偽造最多,沒有絕學是不能破解的。
再次強調,厲伯韶是楊公的弟子。
綜上所述,秘本有解,公開本無法解釋,為什麼呢?只有老天知道,也許是祖祖輩輩代代心傳口授中,沒有講到吧。
至於反覆強調「厲伯韶,楊救貧弟子」,「曾祖與厲師同為楊公弟子」。應該是強調自己學習的堪輿技術知識是嫡傳的、真的,不是假的偽學。不知道什麼原因,總讓人覺得似乎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滋味。
按常理推斷:中針是由宋朝賴公創設,厲伯韶詩里提到中針之用,厲公應在賴公之後出生。楊公卒年賴公尚且未出生,更別說更以後的厲公,怎麼厲公反而為楊公親傳弟子?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