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述評 | 「零距離家園」的凝聚力

福瑞里黃軒供圖(下同)

姚麗萍/文

福瑞里、淮海家、廣場驛,距離上海「城市原點」都不過3公里,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零距離家園」。

城市更新進程中,一個個「零距離家園」,橫看成嶺側成峰,卻都是基層完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新探索,具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凝聚力。

百年南昌路上,街區更新後,毗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科學會堂,福瑞里作為新成員加盟南昌路街區大家庭。

南昌路44號,福瑞里。在這裡,既保留了原有的日間照料中心、長者照護之家、退役軍人服務站,又重點打造了診療服務區、共享空間區、便民服務區和戶外花園步道區。

其中,診療服務區聚焦醫養結合,「瑞金醫院預約挂號、ai數字醫養諮詢、互聯網醫療」等數字化諮詢服務系統,「專家診療—康復理療—藥品配送」等傳統全流程醫養服務,在此融合成「醫養一站式服務」,試運行近半年,人氣頗高。

戶外花園步道區,定期開展「初心志願日」品牌服務。黃浦區商務委、崇明港沿鎮政府、淮海集團大力支持,瑞金二路街道攜手巨鹿集團、上海崇明生態農業公司、友菜到家等基地直送單位,推出「福瑞里便民菜點」,營造家門口的便民市集,頗具特色。

福瑞里有一個小目標,以零距離黨建引領為民服務,聽民情、知民意、解民憂,通過項目化運作、品牌化提升,將南昌路44號打造為兼具黨群、醫療、養老、文化、便民服務等綜合功能的零距離家園綜合體。

淮海家·零距離家園

淡水路372號,「淮海家·零距離家園」。本周五,是「淮海家」的大日子——每月最後一周的周五,就是「零距離家園日」。這天,由家園主理人發起,攜手區政協委員、街區公益合伙人舉辦公益集市,其中一項保留節目,正是「幸福大篷車」便民服務,周到、惠民、貼心。

去年,淮海中路街道在「四百」大走訪中發現,居住密度較高的西部街區亟需一處家門口的服務場所,「淮海家·零距離家園」應運而生。迄今,多功能會客廳、自習室、共享廚房……一系列「家服務」很受歡迎。

服務,無止境,居民還需要什麼?「社區雲」平台上收集「金點子」,梳理「需求清單」,再匹配「資源清單」,讓「零距離家園日」的公益集市常逛常新。

大沽路192號,廣場驛,就在人民廣場,地處南京東路街道,開張滿月。

數字時代的基層治理,怎麼少得了「一網統管」。便民惠民,更要高效快捷,廣場驛就特地引進了小型裝修報備、廢棄油脂申報、店招店牌備案、餐廚垃圾申報等「一站式」服務,為周邊居民和商戶打造家門口的「政務便利店」。

有趣的是,在集居民辦事、共享空間、休憩空間、文化生活於一體的廣場驛里,有一處玻璃展櫃,糧票、打字機、三五牌座鐘……彈眼落睛。廣場驛開張之時,居民們紛紛捐出自家的「老古董」,扮靚「零距離家園」,打造「城市之心」人文高地。這,也是一種家園認同。

距離廣場驛不遠,就是即將開張的原點驛。顧名思義,原點驛,就在上海「城市原點」所在地。原點驛的服務區域,涵蓋了今年初因為《繁花》大熱的黃河路。黃河路,未來怎樣?答案,交給時間。可以肯定的是,原點驛帶給黃河路的,將是家門口的便捷服務,溫暖、親切、實用,富有凝聚力,就像所有「零距離家園」那樣。

福瑞里、淮海家、廣場驛、原點驛……城市更新進程中,建成的、在建的、擬建的「零距離家園」,星羅棋布,無疑都是申城基層提高運轉「速率」和「效率」的發力點——以黨建引領匯聚資源,以優質供給服務民生,以暖心實事凝聚人心,持續提升超大城市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堅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