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瘦幼,少女心,30+,接受自己是一個緩慢的狀態

大眾對女性的審美一直停留在白瘦幼這個等級。所以每當我們打開網絡總會有鋪天蓋地的美白廣告,美白霜、美白水、美白丸、還有腦海里一直在回蕩的五個字「一白遮百丑「。

對於幼態的痴迷從大家對於抗衰老的痴迷就能窺見一二。

飽滿的面部輪廓是大多數人的嚮往,之因為有這樣的嚮往存在,才會有那麼多對於嚮往者的商業行為,各種面部填充的技藝層出不窮,平時很怕疼的女性在面對各類巨疼的醫美微創面前可以咬牙切齒,為了美可以忍受巨疼。這種非自然的美如果說也是為了取悅自己總歸有點牽強,畢竟真的太疼了,悅不起來。

關於瘦,大家可能感觸更深,鎖骨放硬幣、鎖骨放雞蛋、反手摸肚臍、A4腰,大家見面打招呼的方式也變成了,「你最近是不是又瘦了」,對方一臉按捺不住的喜悅,一面趕緊「辯駁「道:哪有。


說完了白瘦幼我們再來看下少女心,少女給人的整體感覺是純真、爛漫、美好,我理解的少女心是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期待,對周圍的人事物滿滿都是善意。但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一位女士穿着粉色的衣服,蓬蓬的裙子、抑或是衣服上有蕾絲、花邊的元素,我們會說她很有少女心。我們說錯了么?也沒有,着裝是一個人思想的外化,打扮上傾向於少女可能真的擁有少女的情懷,或者有着對於少女情懷的念念不忘和追求。當我們在談論要保持少女心的時候我們的本意是想要保持開放包容的心態,對於外界事物盡量不帶有偏見。

不管是對於白瘦幼的迷戀,還是對於少女心的執着,成年女性一邊在宣揚自己的人格獨立、一邊又在自我物化。

一年中可能只有父親節和清明節不會被過成情人節,其他陽曆節日(還有一個農曆七夕)基本都可以過成情人節,紅包轉賬、鮮花巧克力遍布我們的朋友圈,今天在這裡寫下這些文字並不是要聲討女性,因為我也是一名普通而又充滿內在矛盾的女性,我只是想把我的困惑說出來,在面對周圍女性都在六一兒童節收到禮物這件事我也曾經羨慕過,誰不想一直當成小朋友一樣寵愛呢?

但事後反思,覺得很不應該,我想被當成小朋友一樣寵愛,憑什麼呢?


且不說一把年紀離小朋友的世界已經很遙遠了,就是看着鏡子里日漸明顯的魚尾紋也該不好意思收別人的兒童節禮物了。

那情人節該不該收禮物呢?該收,但有多該收,就應有多該送。

如果你說該收,因為收了心情好,那你送給對方,對方心情也不會差。

如果收了是因為不想辜負對方的一番心意,那是不是也該回敬對方你的心意呢?

如果覺得收禮物是應該的,那可能就不應該了,哪有什麼一個人應該要對另一個人好呢?

被善待的一方是不是自動在人格上把自己矮化了,只有強者才更有資格善待他人,弱者只需要伸出雙手接受就好了。

女性成長的道路充滿了看得見的看不見的荊棘,有時候可以避開,有時候無法避開且必須受一些傷才有機會成長,就像二十幾歲的年紀容易遇到渣男一樣,二十幾歲的時候還是少女心,還對這世界充滿了期待和善意,願意用百分之分的真心換百分之十的真心,我們後來變了,變得看上去有些冷漠,是因為內核變的堅硬了,雖然還是喜歡粉色、蕾絲花邊,但在家以外的其他地方盡量不去展現,因為我們明白了,這個世界不是全都是美好的。

知進退,懂收斂是女性成長的標誌之一。

白瘦幼的審美也仍在繼續,我們也仍在矛盾的邊緣,慢慢等待時間的打磨和歷練,直到有一天真正的對大眾並不客觀的審美釋然,才有可能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