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灕江文學獎獲獎感言而備受關注的劉楚昕非常客氣。
「您好,我現在在高鐵上,等我下車了給您回話。」這是28日下午1時52分,劉楚昕收到我問他是否方便接受電話採訪的短訊後,給我的回復。
對於文學圈來說,劉楚昕非常陌生,多方打聽後,才得到他的電話。最初,我曾試圖通過湖北一知名作家打聽他的相關情況,對方坦陳他也是在看了劉楚昕獲獎視頻後才知道有這麼個人,他和圈內朋友都沒和他打過交道。
△5月27日,灕江文學獎得主劉楚昕的獲獎感言感動了很多人。
「人的一生會經歷許多痛苦,但我們回頭想想,都是傳奇。作為編輯,看了這個我在想:他投稿二十年,如果真正寫得好,我們編輯卻現在才發現,讓他一直陷入痛苦,我們需要反思。」一知名文學刊物的編輯在看了劉楚昕的獲獎感言後感慨。
這位編輯引用的這句「人的一生會經歷許多痛苦,但我們回頭想想,都是傳奇」,來自劉楚昕的初戀女友。
讀博期間,劉楚昕和初戀女友經常校園漫步。少年時即開始追逐文學夢的他,走着走着便會對女友說「我要回去寫作了」。多次這樣後,有時候不用他說,看到他不說話了,女朋友就會主動問他是不是想回去寫作了。
他曾給女友「畫餅」:將來小說如果發表、獲獎,就給她買化妝品、衣服。
女友曾問他「夢想實現不了怎麼辦」,他開玩笑地回答,「成不了作家就自我毀滅」。
2020年,女友聽李宗盛的歌,他對歌中唱到的「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表示不理解時,女友說「想想有一天,你獲獎了,爸爸媽媽和我都不在了」。
不想,一語成讖。五年後,劉楚昕獲獎了,而女友因癌症已去世四年。這四年來,沒人知道劉楚昕是如何越過那些由痛苦堆成的山丘的。
慶幸的是,無論那些山丘有多高,他終於越過,而且,他出現在眾人面前時,一臉的陽光,面帶微笑。
這是一個越過了山丘的人,應該有的樣子——這應該也是他初戀女友很想看到的樣子。
對於在湖北社科院哲學研究所工作的劉楚昕來說,文學本不是他必須翻越的山丘。當很多人因他的獲獎感言感動得落淚時,他已經收拾好行李登上了返程的高鐵,他的身份也隨之切換到了社科院的研究員。
高鐵到達武漢前,他把他所在單位的一份「採訪備案審批表」發給了我。按照規定,他要在單位領導批准了之後才能接受我的採訪。
截至28日20時50分,我還未等到劉楚昕單位的審批意見,我想從他社交媒體上獲取一些信息,最初點進去,看到封面是一張漫畫,畫面是一個年輕男人騎着單車,車後面坐着一個年輕女人,女人的懷裡抱着一條小狗。截稿前再點進去,封面還是卡通畫,只是畫面換成了一隻看起來有些落寞或哀傷的貓。
這隻貓的出現,讓我決定在他接受我的採訪時,我只和他聊他的小說《泥潭》。
瀟湘晨報記者 劉建勇
(來源:瀟湘晨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