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指揮家余隆和德國小提琴家齊默爾曼有着超過三十年的友誼。兩年前,他接到齊默爾曼的電話,「我們都快60歲了,要不要再演一遍埃爾加?」
這個約定在5月15日兌現。當晚,61歲的余隆執棒上海交響樂團,牽手60歲的弗蘭克·彼得·齊默爾曼,獻演英國作曲家埃爾加《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上演一段友情佳話。
這一晚,上海交響樂團還演出了布里頓的《四首海的間奏曲》《簡易交響曲》,一場充滿着英式浪漫的音樂大餐讓人心醉神迷。
余隆和齊默爾曼,演出埃爾加小提琴協奏曲
氣場合拍,志同道合
「有的人認識三年都聊不到一起,有的人認識三小時已經是好朋友了,我們屬於後者。」余隆笑說。
兩人的合作始於1992年,余隆指揮不萊梅愛樂樂團,和齊默爾曼演出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那時,余隆28歲,齊默爾曼27歲,後者已經是德國音樂界的超級明星。
年輕指揮容易遇到樂手的刁難。有些年輕指揮才華橫溢、拼盡全力,樂手的反應卻寡淡,心不在焉。有些老牌指揮被攙扶着走進排練廳,只是輕輕揮手,樂手的狀態卻非常積極。
「那一次,我很緊張,但他給了我很多支持和鼓勵。」余隆回憶,齊默爾曼完全認同自己對音樂的處理,給了他信心,也讓所有樂手看到了他對自己的信任,「我一下子就鬆弛下來。音樂家之間的信任是很珍貴的。」
年輕時的余隆和齊默爾曼
1996年,二人再次同台,合作埃爾加《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演出結束後,齊默爾曼的父親專程走到後台,向余隆表示祝賀。他的父親同樣是小提琴家。
「他很謙遜,和我聊了很久,關於音樂、關於生活。我感動得不得了。」這次交流,縈繞在余隆心間,永生難忘。相比那些巨大的耀眼的成功,這些細微的小事更能扎進他的心裏。
2019年,齊默爾曼隨上交巡演,亮相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
齊默爾曼年少成名,一路走來合作的指揮家,都是寫進史書里的遙遠人物。比如歐根·約胡姆,二人在1980年代多次交集,歐根·約胡姆81 歲時,齊默爾曼才18 歲。還有謝爾蓋·切利比達克,這位以排練精細著稱的指揮家,對17歲的齊默爾曼青睞有加,還曾專門把他叫到慕尼黑親自授課。
那時,齊默爾曼習慣了與年齡是自己三倍的大指揮家合作,「余隆是我的音樂生涯中,第一位與我同齡的指揮家。我立刻感受到,這是與我同頻的人,這種默契瞬間就建立了。」從一開始,兩個年輕人便氣場合拍、志同道合,迸發出迷人的化學反應。
2017年,齊默爾曼父子和上交同台。音樂之外,余隆也會和齊默爾曼交流子女問題。
藝無止境,永攀高峰
1990年代的那兩場演出,成為二人音樂緣分的開端。齊默爾曼也成了上海交響樂團的常客。
2017年,齊默爾曼父子和上交同台,帶來巴赫和貝多芬的作品。2019年,在上交140周年全球巡演中,齊默爾曼作為獨奏家隨行,演出普羅科菲耶夫《d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余隆和齊默爾曼,演出埃爾加小提琴協奏曲
2025年,齊默爾曼歸來,上演埃爾加《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這是一部規模宏大、技巧艱深的協奏曲,被題獻給埃爾加的摯友,也是該曲首演者、小提琴家弗蘭茨·克萊斯勒。
齊默爾曼手中的那把小提琴,誕生於1711年,也曾被克萊斯勒所有。2001年,齊默爾曼輾轉從柏林愛樂樂團一位樂手手裡購得,「這把琴就像我的嗓音,很順手,我已經離不開它。」
「在全球局勢動蕩的時期,還能一起創作偉大音樂,是一種殊榮。上海交響樂團是我在亞洲的家,我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溫暖,我被他們的演奏所打動。」齊默爾曼感慨。
第一次排練,樂手們便被齊默爾曼的琴聲感動到落淚。 「他的音樂能讓我的心揪起來。」三十多年來,每一次同台,余隆依然會被他感動、被他激勵。
齊默爾曼演出埃爾加小提琴協奏曲
外人眼裡的齊默爾曼是超級明星,齊默爾曼卻不這樣認為。
「在我年輕時,超級明星是穆特、卡拉揚這一類。我想走自己的音樂之路。」齊默爾曼認為,音樂家要有長遠的眼光,把自己放在40年、50年甚至60年的長線來考量,「比如,鋼琴家裡赫特、鋼琴家吉利爾斯、小提琴家奧依斯特拉赫,你能從不同時期的錄音中聽到他們的成長,不斷攀登更高的藝術境界。」齊默爾曼也常常拿這些音樂家來激勵自己。
「藝無止境。這些年,齊默爾曼不斷精進、不斷追求、不斷進步,在藝術上做到了極致。」能有這樣一位老友在側,余隆覺得很幸運,「他讓你感覺到,當音樂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余隆和齊默爾曼在排練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