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跟我一樣的經歷?曾經花了不少錢買回家的寶貝,用了沒幾次就閑置了,等想起想在鹹魚上賣掉時,才發現價格跌得離譜,就算半價都無人問津。自從用了閑魚,我算是大開眼界,看到了大家那些衝動消費留下的「血淚教訓」,今天就來和大家好好嘮嘮這些「坑」。
1、施華洛世奇、鑽石
還記得那些年,施華洛世奇的廣告鋪天蓋地,水晶項鏈、手鏈被吹得神乎其神。多少姑娘省吃儉用,就為買上一件,覺得戴上它就能變身公主。可現實很殘酷,沒戴多久,項鏈就開始氧化....
原本閃亮的鑽也一顆接一顆往下掉。我之前花了3000多買了條天鵝項鏈,戴了半年就氧化掉鑽了,拿到閑魚上賣,結果標價800都沒人要,真是欲哭無淚。
和施華洛世奇一樣讓人失望的,還有潘多拉手鏈、鑽戒等價格昂貴的飾品,曾經的時尚單品如今變成了「掉價貨」。
相比買一堆不實用的首飾,不如拿這錢去買黃金才是YYDS,相較於價格昂貴且用途有限的鑽石和奢侈品,黃金的實用性和價值更受青睞。硬通貨,保值!而且現在的黃金首飾,也緊隨現代審美,大方貴氣氣質可愛的,各種款式都有,穿戴很好看,買黃金富時做首飾,窮時可當盤纏!
2、初代美容儀
前幾年,Refa和Luna等大牌美容儀火得不行。廣告里說的天花亂墜,用它們推臉能瘦臉、提拉緊緻,很多愛美的姑娘紛紛下單。可實際用起來呢,效果微乎其微。有個買過的朋友吐槽,用了三個月,臉一點變化都沒有,反而因為天天推拉,皮膚變得更敏感了。
黃金棒和蒸臉儀也是如此。黃金棒在臉上滾來滾去,說是能促進血液循環,可大多數人用了都覺得是在浪費時間。蒸臉儀剛用的時候感覺皮膚水嫩嫩的,可時間一長,皮膚變得越來越依賴它,不用的時候反而更幹了,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
其實啊,想要皮膚好,少熬夜、多防晒,管住嘴、邁開腿,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正道,這些花里胡哨的美容儀真不一定能帶來多大改變。還是皮膚科醫生說得好:"早睡早起多喝水。"比用啥儀器都管用。
3、歐式板材VS實木傢具
歐式板材傢具曾經也是很多人裝修房子的心頭好。那些複雜精緻的雕花、華麗的設計,讓人一進店就被吸引,覺得放在家裡瞬間提升檔次。
可等真正買回家用一段時間就後悔了。首先特別容易積灰,打掃起來別提多費勁了。而且時間長了,板材的皮子還容易開裂,看着特別難看。
更麻煩的是,這種歐式板材傢具搬運困難,要是想換個地方擺放或者搬家,簡直就是麻煩至極。搬家時師傅看着龐然大物直搖頭:"這玩意兒拆了就裝不回去了,您看着辦吧。
」現在大家的審美和生活習慣都變了,這種繁瑣的歐式板材傢具不再受歡迎,在二手市場根本不值錢,流通也非常困難。
相比之下,實木傢具就耐用多了,我家的實木餐桌用了十年,一點問題都沒有。而且實木傢具的使用時間一般是其他板式傢具的5倍左右,能夠使用15年到20年左右。
時間長了可以自己動手拋光簡單修復,看起來跟新的一樣有光澤,所以實木傢具是有保值功能的,同時能給家裡帶來「木氣」,難怪都說傢具選實木的才是「YYDS」。
4、單車、相機、跑步機等
很多人想買輛單車既能鍛煉身體,想省錢的朋友會選擇在二手市場購買,可二手市場的單車假貨橫行,質量參差不齊。要是不小心買到假貨,騎不了幾次就毛病百出。就算買的是正品,折價率也高得嚇人。今天花大價錢買的新車,過幾個月想轉手,價格能攔腰砍一半。
健身器材也是一樣。跑步機買回家後,大多成了晾衣架。樂器和相機更是如此,很多人一時興起買了吉他、相機,結果沒學多久就放棄了,最後只能低價轉賣,還賣不上價。
所以在這些東西上,買個入門款就很有必要,既能滿足一時的興趣,又不用花太多冤枉錢,等真正有興趣了,再升級裝備也不遲。
比如想學吉他,可以先買把幾百塊的練習琴,等能彈幾首曲子了,再換好的琴,這樣既省錢又不會浪費。
5、各種小家電
現在小家電種類繁多,吸塵器、空氣炸鍋、掃地機械人、破壁機等等。可很多小家電功能重複,買回家後用不了幾次就閑置了。有個網友說,她買了空氣炸鍋、烤箱、微波爐,結果發現很多功能都重複,最後只能把其中兩個收起來,都落灰了。
在購買小家電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比如,家裡已經有烤箱了,就沒必要再買了,我家只買了一個多功能料理鍋,能煎、能煮、能烤,基本滿足了日常需求。
6、手錶、耳機等電子產品
手錶和耳機這兩類產品,市場波動也很大。原廠經常搞促銷、狂降價,二手市場自然也跟着行情一路下跌。不過,部分經典款倒是一直很堅挺。像勞力士的一些經典款式手錶,不管市場怎麼變化,價格始終穩定,甚至還有升值空間。
耳機里也有一些經典型號,音質出色、設計獨特,在二手市場也很受歡迎。所以,要是對這兩類產品感興趣,可以重點關注這些經典款,保值率相對較高。
在購買數碼產品時,可以考慮一些經典款。這些款式設計經典,不容易過時,而且保值率高。比如蘋果的AirPods Pro,雖然新款不斷推出,但經典依然很受歡迎。
雜誌、cd等
在這個流媒體飛速發展的時代,雜誌和CD也成了「時代的眼淚」。曾經,雜誌和CD是人們獲取信息和音樂的主要途徑。可現在,人們更傾向於在手機上閱讀和聽音樂。雜誌和CD的銷量一落千丈,在二手市場也很難賣出去。我有個朋友,他收藏了一柜子的珍貴CD,現在卻只能低價處理。
其實現在,有很多免費的數字閱讀和音樂平台,內容豐富,更新及時。比如微信讀書、網易雲音樂,能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
8、漢服、旅行時買的衣服
隨着漢服這幾年越來越火,很多愛好者被它華麗的款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忍不住買了一套又一套。可漢服價格不低,而且日常穿着機會很少,大多時候都只能放在衣櫃里。想在閑魚上賣掉吧,卻發現同款太多,競爭激烈,很難賣出好價錢。
還有去旅行前,大家都喜歡買一些漂亮又有特色的衣服,想着拍照好看。可旅行結束後,這些衣服就很少再穿了,閑置在那裡又佔地方,賣吧又不值錢。
所以說就沒有必要專門花那麼多錢去購買,現在好多景區都有那種租漢服的,網上也有相關店鋪,如果要穿的話可以選擇去租,既能美美拍照也不存在浪費。去旅行時買的衣服也需要量力而行,不然就堆積在衣櫃了。
9、母嬰用品
最後說說母嬰用品。很多寶媽有了寶寶後,總是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各種母嬰用品買了一大堆。從嬰兒車、嬰兒床到各種玩具、衣服,種類繁多。可孩子長得快,很多東西用不了多久就不合適了。
再加上家長們有時候衝動消費,買了一些不實用的東西,所以在閑魚上賣母嬰用品的人特別多。"現在看到母嬰店打折就犯怵。"閨蜜小芳看着滿屋子的玩具苦笑,"這些東西就像會繁殖一樣,不知不覺就堆滿了整個家。"
這就導致市場飽和,價格也壓得很低。比如嬰兒床,要是買的不是特別知名的品牌,二手價格可能只有原價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東西種類多,不合適的也多,賣的就多。
最後給大家送上理性消費的"生存指南"
1. 列清單前先問自己:"這玩意兒三個月後還會用嗎?"
2. 買新東西前,先在閑魚搜搜二手價格
3. 記住:所有"提升生活品質"的廣告,本質都是在掏空你的錢包
4. 真正的精緻,是把錢花在刀刃上
5. 最後送大家一句忠告:少刷購物APP,多逛菜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