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是直通車
2025年將至,手機殼市場迎來一波新熱度。填充羽絨的棉服殼、印有新年日曆的液態殼、寫滿詩詞的國風殼等成為年輕人的手機「新裝」。

2024年12月20日,山東煙台,顧客在挑選手機殼產品。曲正揚 攝
「再有一個多星期就是2025年了,新年新氣象,手機也要換個裝。」山東煙台大學生李敏購買了一款印有錦鯉圖案的立體手機殼,作為她的「新年戰殼」。
在社交平台「小紅書」上,有關手機殼的話題瀏覽量超過70億次。給自己的心情配個「殼」,成為當下年輕人的消費新主張。而「手機殼正在『服裝化』」的話題也頻頻登上網絡,被網友熱議。
業內人士稱,手機殼最初是基於保護手機的功能而出現的。近年來手機殼產品迭代升級,逐漸「服裝化」,即設計和營銷越來越類似於時尚服裝,成為年輕人展示個人風格的媒介。
在「00後」女孩王嘉怡看來,手機殼是她外出穿搭的重要部分,她會根據季節、服裝、心情選擇不同的手機殼,為生活增添新鮮感。「只要看到喜歡的我就買,每次為手機換殼就像在換新衣,感到很快樂。」
在手機殼批發市場發現,小小一塊手機殼聚集了各種流行元素。皮革、硅膠、絨布、金屬、碳纖維等材質,搭配千變萬化的圖案、文字、鑲嵌物、懸掛物等,能組成任意風格的手機殼,成為年輕人「握在手裡」的時尚單品。
「多大點兒事」「拒絕精神內耗」「我是公司頂樑柱」……手機配件銷售商李允(化名)表示,時下,帶有調侃文字的「嘴替」款手機殼十分流行,年輕人通過手機殼上的文字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訴求。同時,萬向支點殼、磁吸充電殼、智能發光殼、冰感散熱殼等充滿「科技感」的新品也很暢銷。
「冬天主推絨布、羽絨材質的,玻璃等材質的產品在夏天更受歡迎,手機殼就像衣服一樣,也賣出了季節優勢。」李允稱,創新產品的不斷推出,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也為行業帶來了發展機遇。

2024年12月20日,山東煙台,手機殼DIY產品吸引顧客。曲正揚 攝
手機殼消費的「服裝化」,還催熱了「私人定製」服務。打開手機小程序,消費者上傳自己喜歡的圖片、文字等素材,並選擇相應的設計風格,就可以完成手機殼定製。許多年輕人還發揮繪畫、書法等方面的特長,動手製作獨一無二的專屬手機殼。
煙台毓璜頂醫院心理諮詢門診主任醫師孫淑雲認為,年輕人對新鮮事物更加敏感,他們通過更換手機殼的方式彰顯個性、喜好、品味,表達對生活的熱情和創造力,一定程度上能緩解壓力和焦慮,並為社交提供更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