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618,大牌們一直在「自降身價」

2024年06月23日20:30:16 時尚 1927

*本期是炫財經153篇原創內容*



不用618,大牌們一直在「自降身價」 - 天天要聞




今年的618悄悄地走了。星圖檢測數據顯示,這可能是史上首個負增長的618。大促期間,綜合電商平台、直播平台累計銷售額7428億元,較去年的7987億元下降7%。


其實無需618動手,「降價」早已成為2024年的熱門詞彙。從蘋果、茅台、星巴克等知名企業到藍莓、榴槤、三文魚這類「網紅」商品,可謂是「你方降罷,我登場」。



part / 01


高端商品紛紛降價


這個618,蘋果再次登頂京東手機熱賣榜。截至6月19日下午3點,iphone15 pro、iphone15 pro max、iphone15佔據榜單前3名,其中iphone15 pro更是蟬聯榜首10天。


不用618,大牌們一直在「自降身價」 - 天天要聞


但這家手機巨頭多少有點「不講武德」,因為與其說他們是搞促銷,倒不如說是永久降價。年初至今,蘋果在中國已經開展了多輪降價,並取得不錯效果,其3月在中國的出貨量同比增長約12%,與2024年前兩個月同比下跌37%形成鮮明對比。今年618期間,iphone15 pro、iphone15 pro max的價位主要集中於6000-8000元,相比之下,去年iphone 14 pro與iphone 14 pro max的價格區間則在7000-9000元。


宏觀環境的不景氣是蘋果低頭的主因。面對不確定的未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平替」產品或者延長換機周期。


不是只有「外來的和尚」日子不好過,本土「股王」同樣深陷降價危機。


6月21日,貴州茅台股價下跌1.94%,以1471.00元收盤,周線6連陰。股價承壓的背後是茅台酒價格持續探底。根據「今日酒價」的數據,散裝飛天茅台的價格已經跌至2260元,較年初的2690元下降430元;向來堅挺的原箱價格也出現了380元的跌幅,從2960元降至2580元


來源:今日酒價


曾幾何時,茅台和房地產被視為只漲不跌的象徵,共同構築了「茅房時代」。如今,房地產早已進入下行周期,茅台似乎也在步其後塵。消費預期的下降,讓人們購物變得更加理性和剋制,商務宴請的減少同樣影響了茅台的市場需求。


除了大企業的王牌商品,近年來備受中產愛戴的「網紅」產品也已悄然打響「價格保衛戰」,藍莓便是其中的代表。這款曾經動輒上百元一斤的「奢侈品水果」,已經跌至白菜價。根據多家媒體的報道,在四川、雲南等地,藍莓價格已經滑落至10至20元/斤。即便部分優質品種每斤的價格依然能達到30元以上,但整體相較於過往上百元的價格已經大幅跳水。


另一方面,雖然已經具備了「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價格,但可能是之前的形象過於高冷,銷量並未打開。有水果超市負責人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藍莓本身就是小眾水果,之前貴的時候買的人少,現在便宜了銷量並沒有增加。而且現在天氣熱,藍莓容易腐爛。最近一段時間,我們都沒有再賣藍莓了」。



part/ 02


錢都花哪了?


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1%;人均消費支出實際增長9.0%。問題來了,收入和消費支出都在增長,原本熱門的商品卻都在降價,那麼錢到底花到哪裡去了?


答案或許就隱藏在快速增長的服務性消費中。現如今,人們更願意為體驗、文化、娛樂、健康等服務性消費買單。


最近兩年火熱的各類演唱會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演唱會不僅僅是一場音樂的盛宴,更是消費者追求高品質生活、享受精神文化滿足的重要體現。從熱門歌手的巡迴演出到各種音樂節的舉辦,演唱會經濟已經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新動力。中國當前的演出市場已經全面超越疫情前的水平。


不用618,大牌們一直在「自降身價」 - 天天要聞


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佈的《2023年全國演出市場發展簡報》,2023年全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達739.94億元,較2019年增長29.30%,創歷史新高。全國演出(不含農村演出和娛樂場所演出)場次44.06萬場,較2019年增長123.55%;票房收入502.32億元,較2019年增長150.65%;觀演人次超1.7億,較2019年增長83.01%。


服務性消費顯著增長的另一個例子是酒旅行業。去年以來,各地文旅局「各顯神通」,紛紛推出有創意的營銷活動,拉動本地酒旅文化產業發展,並取得豐碩成果。


《2023年國內旅遊數據情況》顯示,去年國內出遊人次48.91億,比2022年同期增加23.61億,同比增長93.3%。消費金額方面,國內遊客2023年出遊總花費4.91萬億元,比2022年增加2.87萬億元,同比增長140.3%。


相關頭部企業也成為服務性消費快速增長的受益者。2024年1季度,國內最大的在線旅遊服務商攜程實現凈營收達119億元,同比增長29%;堅持用戶第一的「體驗派」高端酒店亞朵,營收更是大漲89.7%,達到14.68億元。在今年平淡的618大促中,亞朵也成為了「另類」,實現了線上全渠道累計支付金額3.7億元,同比增長230%的佳績。



part/ 03


商品降級,服務升級


2021年,美國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佔總支出的比重為65.2%,日本為57%,韓國為55.9%。同期,中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僅為44.2%。參考海外,國人服務性消費支出佔比持續提升有較高的確定性,相關數據也驗證了這點。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花在食品煙酒、衣着、居住的增長分別為6.7%、8.4%和3.6%,均低於9.0%人均消費支出實際增長。而以服務消費相關的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增幅都達到了2位數,分別為14.3%、17.6%、16.0%。


消費升級其實有多種表現形式。首先是大多數人所認知的商品(尤其是高端商品)銷量提升,人們買的越來越多,越來越貴;二是消費結構發生變化,實體商品的佔比下降,而用於健康、娛樂、文化等服務開支的佔比上升。


在收入增幅放緩的當下,商品消費支出放緩,導致上述第一種趨勢並不明顯,這也是近期關於「消費降級」議論興起的原因。但同時,也必須注意到,服務性消費依然在持續增長,第二種趨勢,即消費結構的優化還在持續。


*圖片來源於網絡

    炫氪出品    

時尚分類資訊推薦

剛剛!2024宜賓中考錄取分數線劃定 - 天天要聞

剛剛!2024宜賓中考錄取分數線劃定

酒都惠宜賓人就關注酒都惠  下載宜賓的學生家長注意!宜賓2024年中考錄取分數線劃定出爐今年宜賓中考由三部分組成文化考試、實驗操作考試、體育與健康考試總分950分全市普通高中學校最低錄取分數控制線和各普通高中學校錄取分數線已經劃定來源丨宜賓市教育和體育局編輯丨楊均梅責編|劉   倩編審丨嚴   莉監製丨...
奇蹟之路:中東第一超模的平凡到卓越的旅程! - 天天要聞

奇蹟之路:中東第一超模的平凡到卓越的旅程!

導讀講述了模特界的一位獨特女性Mahlagha Jaberi的成長曆程。她面對種種困難和挑戰,堅持努力,最終獲得國際時尚界的認可。描繪了她的神秘氣質和內心成長,展示了她在伊朗和美國間的成長之路。
現在微胖的女人是不是很受人喜歡? - 天天要聞

現在微胖的女人是不是很受人喜歡?

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一股新的審美潮流正悄然興起,它打破了傳統審美的壁壘,重新定義了美的邊界——微胖,這個曾經被邊緣化的體型標籤,如今正以自信的姿態站在時尚的聚光燈下,收穫了前所未有的喜愛與追捧。那麼,究竟是什麼讓微胖的女人成為了當代審美的
VNK撤店,拉芳家化試水彩妝「折戟」 - 天天要聞

VNK撤店,拉芳家化試水彩妝「折戟」

拉芳家化在彩妝市場的探索似乎正在按下暫停鍵。6月27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VNK天貓旗艦店已經撤店,抖音旗艦店也停止銷售,這被認為是拉芳家化通過VNK布局彩妝領域策略的失敗。近年來,為改善業績,拉芳家化通過布局彩妝、醫美等領域尋求轉型,但從近年財報數據來看效果尚不明顯。業內認為,隨着美妝市場競爭加劇,拉芳家...
斷舍離時代來臨!從巨型手串到迷你款,你的審美也該升級了 - 天天要聞

斷舍離時代來臨!從巨型手串到迷你款,你的審美也該升級了

還記得那個「大即是美」的年代嗎?當時,文玩愛好者們爭相佩戴着碩大的手串,彷彿那些沉甸甸的珠子能為他們帶來無上的榮耀。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我們的審美觀念也在悄然發生着變化。曾經土豪的象徵回想十年前,文玩圈裡流行着一種「大就是好」的觀念。當時
一句「等着吧」!外地姐妹霸州討薪 - 天天要聞

一句「等着吧」!外地姐妹霸州討薪

據網友劉女士(化名)說:我是河南人,今年2月28日,我和我妹妹一起到霸州堂二里鎮十四街的一個軟包加工廠上班,我們的工資是按計件算的,上班要壓50天工資,之後每個月的20日發工資,我們也沒有簽過勞動合同。這家工廠是個小工廠,有部分員工是老闆的親戚朋友,我與他們相處的並不融洽,於是我在5月24日提出離職,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