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關於精子庫告急的新聞頻繁上熱搜。
事關人類存亡,我輩當義不容辭。畢竟這玩意我有,當然可能一次有的不多,但是過幾天我還能再生產。反正不準備要二胎,留着也是浪費,不如做點好事,順便賺點外快。
高尚行為中暗藏卑劣的利益驅使,這是我這種俗人一貫的作風。
然而我看了不少省份的要求,我泄氣了,我憤怒了。
別的要求我都能達標。我雖然中年男人,但是離40歲還有好幾年呢。身高我也過了170,雖然相比現在的小男生們我屬於矮子。但在我那個年代,我是絕對有自信的。
而且我身體健康,無遺傳病,視力也在600度以下。對,我也不脫髮。
但就一條大專及以上學歷把我擋門外了。
報效無門,讓我心碎。
2022年大學生畢業人數1076萬,但是對應的2000年出生人口1771萬。
即便在這個高等教育高度普及的年代,然而真正接受高等教育的也只有61%不到。
很遺憾還有近40%的同學和我一樣,想要捐精都沒資格。
社會的不公,從此處可見一斑。
低學歷連捐精的資格都沒。
低學歷就是低智商?
還是說人類繁衍第一條是智商重要?
按照遺傳學來說,最重要不是身體健康嗎?
當然我也不是非要掙這個錢(我主要是想為人類繁衍做點貢獻,想安安多幾個兄弟姐妹),當然假設沒這條我可能也因為別的原因刷下來(據說這個的體檢很嚴格),但是參與機會都沒,這總是讓人無端掃興。
正在泄氣沮喪之中,慧眼如炬的我反覆查看了諸多省份的要求後,又發現了一點他們沒有說明確的(也或者是我前面忽略掉了)
要求中只提了大專及以上學歷,並沒有附加一條全日制。
所以機會還是有的,只是需要費點時間。但這怪不了誰,畢竟別人在讀書,咱們在擰螺絲。
接下來我們可以參加自考。
怎麼有做廣告的嫌疑...
總之有沒讀大學只是人生一段小小的經歷而已,可以通過自學去彌補人生的遺憾。更據我所知,考研是一視同仁的。我就知道有幾個人通過一步步自考,之後考了浙江大學的研究生。在我關注的博主中還有一個讀了歷史博士...
堪稱我輩勵志之典範。
對不起,又寫歪了...
總之,不要別人說我們不行就不行,規則是死的,但人真是活的。
至於這個事,我還就干定了。
好消息,我還有一年多可以拿到自考本科。
不抱怨是中年男人的態度,即使噴,最後咱們也必須正面結尾~
改變自己比試圖改變世界更為簡單,也更為直接!
積極行動比抱怨重要。這兩點,你需要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