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入璩靜爭議的抖音紅人「參哥」是誰?

界面新聞記者 | 佘曉晨

界面新聞編輯 | 文姝琪

百度前副總裁璩靜的輿論風波事件已告一段落,但自媒體「參哥」成為捲入其中的一個角色。

事件發酵幾日後,有傳聞稱,璩靜在幾個月前上了一次「參哥」的自媒體操盤課程。網絡上流傳的聊天記錄顯示,璩靜讓部門全體員工學習「參哥金句」。但參哥隨後予以否認,稱「完全是造謠,誰信誰智障」。

不過,兩人確實在幾個月前當面交流過做自媒體的經驗,參哥本人也證實了合照的真實性。參哥在5月10日發佈視頻回應稱,璩靜「確實來過我這,沒進社群,但聊得很愉快」。據上游新聞報道,參哥方面確認,大約三個月前,璩靜前往煙台交費5980元,上了三天參哥的「抖音操盤手課」。

無論璩靜發佈的視頻是否源於這次「求教」,她在自媒體上投注的心血已有印證。天眼查信息顯示,2024年4月24日,深圳市哇咔哇咔文化有限公司註冊成立,璩靜為法定代表人。註冊信息顯示,哇咔哇咔是一家以從事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為主的企業。

至於參哥的來頭,這位80後網絡紅人本名沈文君,鉗工專業畢業,早期在電商平台售賣海參,2018年入局短視頻,孵化了不少網紅ip賬號。2020年入駐抖音後,參哥通過拍攝一系列情商、財商「教學」課程走紅,「參哥認知圈」加速變現,也因此有了所謂的「抖音操盤課」。

他給自己的標籤是「為優秀企業進行流量賦能」,製作的視頻也是典型的企業家採訪,講求快速向觀看者傳達結論。例如,參哥曾在2023年採訪姜小電充電寶創始人姜泉源,視頻主題就是「從不被看好到年業績5000w,他是如何做到的」。

據新抖數據,截至2024年5月11日,參哥認知圈在抖音的粉絲超過294萬。

如今,「參哥認知圈」已經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化的商業公司。

參哥的日常賬號之一「參哥(日常號.記錄成長)」綁定的mcn為逸勝文化。天眼查顯示,杭州逸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於2022年3月,企業註冊資本50萬。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江德舫和沈文君同為多家傳媒公司的控股股東。

另據天眼查工商註冊信息,沈文君目前擔任9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擔任30家公司的股東,領域涉及海參銷售、文化傳播等。但從2022年起其陸續退出股東之列,前述9家公司只剩一家為存續狀態。

在商業模式上,參哥認知圈的變現模式和一眾抖音網紅ip賬號並無二致——線上通過流量和授權切片變現,線下組織培訓、私董會和社群,獲得衍生收入。而這類自媒體也會幫助或指導「取經」的人孵化極具個人色彩的短視頻,頗有代運營的意味。

這也是為什麼璩靜的視頻和很多富有爭議的ip視頻風格類似,有明顯的模板痕迹:個人頭銜和封面觀點醒目、講述風格堅決而強勢。在視頻內容上,這類視頻往往採用真人半身出鏡和快速口播的形式。

而因璩靜事件被推到台前的參哥,只是抖音眾多賣課人的縮影。其中一個助推因素是,早些年知識付費風靡,熱潮消退後,部分kol在短視頻的影響下轉向ip孵化。一位從教育機構出來的mcn人士告訴界面新聞,2021年時,他們就開始改變業務方向,從一開始的孵化名師,轉向包含企業家ip打造的孵化服務。

為人詬病的一點是,這類孵化課程收費高昂,但成果難以量化。有曾經參與參哥線下培訓課程的消費者表示,整個課程為期10天、花費5萬元。除此之外,單個「財商私域提升課」、「情商課程」等,價格在1萬元左右。

抖音另一位知識付費紅人「群響劉思毅」近日在其公眾號透露,其從2020年到現在,花了200萬到250萬做抖音代運營。與此同時,他也在通過流量社群變現。

但這種「邊界模糊」的引流變現模式問題頻出,平台已有所警覺。

年初,李一舟用於售賣ai課程的微信小程序「一舟一課」,由於違反《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暫停服務。今年3月,用戶在抖音搜索「參哥」、「李一舟」、「dada」等知識付費類賬號時,平台對主賬號已不予顯示。目前,界面新聞在抖音搜索「參哥」關鍵詞時,無法直接搜索到「參哥認知圈」,但相關視頻和矩陣賬號均能顯示。

今年3月25日,抖音官方發佈《關於開展「厚黑學」「偽成功學」專項治理的公告》。抖音表示,一些自媒體利用普通人想迅速成功的心理,針對性策劃內容和開設矩陣號,將取得成功的方式簡單化、套路化,甚至「厚黑化」,並通過開設私董會、培訓班等方式變現。其渲染社會焦慮並販賣「解藥」,通過大量矩陣號將用戶引流至第三方以賣課、入群等方式變現。規定發佈後,有部分知識付費類賬號的貨款被凍結,也無法在平台掛出課程鏈接。

就璩靜事件而言,參哥在最新視頻中表態稱和他沒有關係,也不認為璩靜說的話「有問題」。但從平台治理力度和用戶反饋來看,這類「教人成長」的賬號已告別高枕無憂的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