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作品關注人性,拯救靈魂
人性的良善以及靈魂的本質,是我們不能理解的藝術產物,很多的藝術家在人性和靈魂中不斷搖擺,不僅僅通過作品來喚醒人性的良知,並且通過作品呼喚出我們靈魂的真實。
因此宮崎駿先生在作品中也都表現出來了,作品的本質也是來自於靈魂的本質,以及對於人性的解釋。宮崎駿先生的作品對我的影響其實還是很大的,有藝術專家說過:「動漫藝術就是一條河,人文與科技是這條河的護堤,動漫的背後有着很厚重的人文內涵,只有處理好人文與技術,傳統與現代的關係,動漫這條河才能充滿活力。」
這這樣的語言是我們不能否認的,因為在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動畫已經被科技的東西所取代了,因此科技的發展已經超越了藝術,雖然科技的發展是一個更加科技更加便捷的繪畫方式,但是遠遠已經沒有了原本藝術的味道。
宮崎駿先生為了能在藝術的描繪中達到更高的藝術視覺效果,因此還會運用到一些科技的手段來豐富動畫,在《千與千尋》中運用了一些科學3D效果進行繪製完成了背景畫面的渲染。
日本的文化總是區別於時代的文化有着屬於自己的文化特點,但是這樣的文化發展往往又融合著很多的文化,在20世紀末期中不斷成長的宮崎駿先生對於人類精神的救贖作為他主要的創作思想,把日本原有的民族文化和日本在外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形成了現有的動畫精髓。
但是在現在這樣的人們對於物質追求極其豐富的過程中,很多人都已經忽略了精神世界的追求,宮崎駿曾經這樣說過:「我希望能夠再次藉著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類墮落的靈魂。」
宮崎駿先生的作品一直都是有着重要的人文內涵。因此宮先生的作品是區別於其他導演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不僅僅是對於自然的尊重,也有對於命運的思考以及人文的關懷。
人文精神一直都是一個我們在很多作品中都關心的事情,「人文精神是一個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重、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自身創造的各種精神文化的認同和傳承,對一張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有自己獨特的精神文化。」
所以說人們即使對於文化產品有一定的追求,但是仍然需要精神的支持,因此在一個作品不僅僅只是內容和情節上的吸引眼球,還要在作品的精神上也要有一定的深度。宮崎駿先生的動畫不僅僅只是針對幼兒,在對於老人和成人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所以在他的電影中,要對於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關懷以及人生命的價值意義。雖然動畫是另一種表現形式,並且這樣的作品已經慢慢的得到了認可,所以很多人在對於作品的觀看的同時,也得到更大的教育。
宮崎駿先生的作品已經影響了很多的青少年,我也是當中一個,雖然說他的影響力在整個日本甚至是世界都很有名氣,但是我們生活在一個精神匱乏的時代,我們也在接受着不同文化不同的娛樂,科技發展已經慢慢的迷惑了我們的眼睛。
我們在物質需求的今天,更需要對於人文精神的感受,需要對於一些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宮崎駿先生的作品就是人文精神的內涵,在我國雖然也有很多的動畫對我們的影響很深,但是很多的動畫往往都是單純的,沒有更深的意義,因此在作品的播放中主要是針對幼兒的教育。
例如《喜洋洋和灰太狼》就是中國動畫的一個代表作,缺乏人文精神,也沒有對於中國文化的融入,所以在一定意義上來講是缺乏對於中國文化內涵的承載。所以一直以來的中國動畫都是好看、好玩、搞笑,沒有更深意義的追求。
宮崎駿作品尊重自然,和諧相處
越來越多的藝術作品不僅僅是藝術的反映,也是對於自然的尊重。因為我們都知道藝術家就是對於自然的尊敬,很多的藝術家都無不在表示着自然對於我們的饋贈,宮崎駿先生也不例外,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變現這對於自然的敬佩,以及在自然的生活中,他感受着自然給予他的靈感。
在宮崎駿先生的《風之谷》的作品中很多人都是說這是一部關於環保的作品,其實在宮崎駿先生心理往往則不是這樣的。
宮崎駿先生說:「雖然很多的人把我和另一位高先生都當做環保人士,但是其實我們只是在作品的主題上選擇的較為環保而已。」其實宮崎駿也是對於保護環境做出了更大的貢獻,也會定期的種樹進行一些生態環境,對於日本來說這是每一個日本人都應該盡到的義務。因此從這幾個方面說,這樣的環保理念也是貫穿於他的藝術作品。
從這些方面說,環保的概念是宮崎駿的動畫作品的立足點。宮崎駿先生長期以來一直都在思考着人與自然的關係,一直都在嘗試着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環保意識。
在每一個人的心理自然與環境其實都是存在一定的關係,並且我們不能反自然而行之,一味的對於自然的掠奪和開發,其實也是在對於自我們生存環境的破壞。這樣的主題也在宮先生的《風之谷》作品中有所體現,其次在宮崎駿先生的《天空之城》以及《龍貓》中得到延續,到最後時期的《幽靈公主》作品中這樣的環境保護意識達到了創作的高潮。
但是在宮崎駿先生的《千與千尋》中這樣的創作思路卻又開始趨於平緩,在《懸崖上的金魚姬》中得到了最後明確的結論。這些作品無疑不是記錄著宮先生對於自然和人類之間的關係,並且每一部作品之間都有相應的鏈接,為下一個作品埋下伏筆。
在《風之谷》中首先留下疑問的就是娜烏西卡為了自然而自甘犧牲,但是這樣的戰爭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結果,宮崎駿先生並沒有真正的給出一個完善的答案。在《天空之城》意味着科技已經對於自然的破壞,並且把生命屹立於天空之上,可以表明自然的力量遠遠已經超過了人們的想像。
但是《龍貓》這個作品中宮崎駿先生雖然已經回歸了自然,並且享受這世界以外的美好,宮崎駿先生的很多的作品都是以自然美麗以及淡雅的風格為主,因此在畫風上主要及時呈現了日本的自然生活以及傳統的田園風光和幽靜的森林,這些也都是宮先生心理所嚮往的。
就像是《天空之城》之中描繪的那樣,很多的顏色很多的景象,森林、樹叢、植物以及花朵都是自然的饋贈,在宮先生的筆下形容的淋淋盡致。
《龍貓》中有一個小村莊雖然是一個簡單的村莊,但是那裡繪畫出來的溪水,陽光和蜿蜒的藤蔓,以及嫩綠的樹梢都是宮先生對於自然的讚美,這樣的景色不能一一細說,但是每一個作品中雖然對於故事情節有更加着重的描繪,但是對於自然環境的描寫也是十分的細膩。
這些美麗的風光每一個都是宮先生對於自然的熱愛,他這樣虔誠的愛戀和對於大自然的珍惜在他的筆下也已經深刻的描繪出來了。在作品中感受自然看,是宮先生對於環境的保護情懷的流露。
雖然我們的發展的在不斷的向前,並且對於自然的破壞也是越來越嚴重,最大的程度上對於自然已經有了很大的破壞,宮崎駿先生只是運用了一些別的表現方式把自己的環保意識表達出來,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共鳴。所以在他的作品中總是插入一些安靜自然的風光,他將自然的景色通過不同的方式表現,而是給不同的環境做出了不同的符號。
宮崎駿先生不僅僅是對於自然風光進行繪畫,在對於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關係,也做了很好的詮釋。《風之谷》《幽靈公主》是主要的代表作品,其實宮先生對於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重視的,雖然他只是一個動畫大師,但是對於他這樣的人文主義精神還是值得讚賞的,他為環保已經人與環境之間關係的呼籲做到了更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