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動畫插圖之自然之美《風之谷》
自然之美是自然給予我們美好的事物,在對於自然的讚美的同時,也要把對於自然給予我們的美好事物加以表達。宮崎駿先生的作品中對於自然的描繪已經很多很多了,並且通過不同的表現手法表達出來,流露在作品中每一個細節,這樣細膩的手法估計也只有宮崎駿先生能做到了。
宮崎駿先生的作品很多都是以自然唯美為主要的特點,這樣的作品不計其數,但是有這樣一部作品可以說是對於自然的最好詮釋,這就是《風之谷》。
作品《風之谷》是一個講述未來世界的故事,在千年之後的環境將是一片荒蕪,森林被燒毀所有的一切被腐海所覆蓋,但是在腐海的一角有這樣一個國度,就是風之谷。女主角娜烏西卡是一個勇敢的公主,像鳥兒一樣飛翔,還能和人們都討厭害怕的王蟲心心相通,這是一個勇敢並且也有親和力的女孩子。
但是所有的生活都不會是想像的這樣平靜,原本美好的風之谷被巨神兵的多魯美吉亞的所佔領,不僅殺了娜烏西卡的父親,還用小王蟲做人質想要毀掉整個風之谷。所以說娜烏西卡不僅僅是救下了小王蟲,也平息了小王蟲的怒火,兩個本不應該在一起的生物卻取得了最後的溫暖,這是一個神奇的故事。
宮崎駿先生對於自然的寵愛是沒有辦法用語言來描繪的,雖然人們對於自然的破壞也會讓她生氣,但是也會對和平有所付出。
在《風之谷》的描寫中,對於環境的詮釋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周旋,是女主人公堅強勇敢的心並且一次一次的救人於危難之間是這個小女孩最珍貴的品質。其實宮崎駿對於人類和自然為主題的作品也是很多很多,在影片的播出至此已經有很多的影響,並且經歷過二戰以及反對日美保障條件鬥爭的宮先生來說,美好的事物對他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人類文明不斷破滅和重生,自然對於人類的報復。因此在宮先生的作品中往往都是對於人類貪慾以及對於自然的破壞描寫。
這樣殘酷的事實無疑不在提醒着我們已經受到了大自然狠狠的懲罰,可是人類與自然之間似乎永遠都是存在着不能改變的矛盾,如果真的要等到地球毀滅的那一天一切都來不及了,不過就算人類這樣破話,宮崎駿先生總是希望能通過自己的作品喚醒人內心最脆弱和柔弱的地方,內心的環保意識,也許在宮先生的心理認為,人也許是可以與自然和平共處的。
宮崎駿動畫插圖之關於愛的故事《千與千尋》
宮崎駿先生的作品《千與千尋》已經不陌生了,獲得了7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也已經成為了柏林電影節第一部獲得金熊獎的動畫片。這不是一部飛行的作品,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少女動畫這是一個追求自由和勇敢的故事,也是一部愛的故事。
千尋為了解救自己的父母不惜的做出了很多的付出,本篇動畫可以說是宮崎駿先生的一個巔峰之作,並且票房也是最好的,至今都有很大的影響。
雖然在此之後宮崎駿先生的作品都沒有超過這個,但是這裡充滿着奇幻的色彩以及神魔人三者並存的世界也是作品的亮點。宮崎駿先生在這個作品中表達了人性的美麗,也能準確的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這樣的一部作品具有一定的價值意義,不僅僅是表達了日本的古老的神化也在作品裏面增加了很多的東方文化和西方的建築。因此不管是作品中的小千、無臉男亦或是白龍都是曾經迷失了自我的人,在不斷尋找着自我意識的同時,也在拯救着自己。
在這樣的一個社會中我們不能一味的迷失自己,也不能一味的追求成長,我們要在不斷的成長的同時感受自己,每一個人都需要愛都需要呵護,在呵護自己的同時也要勇敢的擁抱社會,這樣才能展現自己發現自己得到除作品以外真正意義的救贖和成長。
宮崎駿先生在《千與千尋》中對於愛的掌握恰到好處,沒有大篇幅的對於愛進行描述,而是在千尋的種種表現中讓觀眾自己感受愛的存在,這樣對於愛的展示是對的,把整個作品的重點突出來,並且也能使得觀眾和作品中的人物一樣感同身受,這是宮崎駿先生的一個表現手法。
因為愛是一個比較通俗的主題,但是宮崎駿先生表現的並不是那麼通俗,雖然也都是一樣的救贖以及自我解救的故事,但是通過宮崎駿先生的描繪,愛也從曾經的小愛,變成現在的大愛了,這樣的表現手法雖然也有些老套,但是我們可以在這樣的故事情節中感受宮崎駿先生自己本身對於愛的理解,他的內心都是源於對於大愛的理解,以及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繪畫把愛表現的更好,因此在《千與千尋》中對於愛的理解高於對於愛的描寫。
宮崎駿先生希望在作品中使得每一個都能感受着不同的愛,並不是單一的他描繪的愛是什麼樣子的,每一個欣賞者就能感受到他描繪的愛,這樣的愛是沒有什麼意義,也沒有新意。所以在《千與千尋》中的愛,是一種超於一切的具有深度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