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loud
10月中旬,"三體|奧利奧"聯名新品在社交媒體刷屏,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餅面上被細緻刻畫的五個《三體》重要概念Logo,它們分別代表三體IP、"紅岸基地"、"水滴"、"三體文明"和"ETO(地球三體組織)"。
而同樣的Logo,此前就曾在《三體》中文版真人劇集的預告片里現身,行星防禦理事會(PDC)的標識,也出現在了B站最新披露的《三體》動畫PV中,而它們都出自IP方三體宇宙編纂的《三體世界觀》設定集。
圖源:《三體》中文版劇集預告片
圖源:《三體》動畫劇集預告片
而在這部由藝畫開天承製的動畫劇集中,令無數粉絲興奮異常的"審判日"號巨輪和人類太空戰艦也將亮相,與《三體世界觀》第二冊中對它們的設定極為一致,且設定集中的呈現更為細緻,巨輪的內部結構與戰艦的科學原理,都被一一闡釋。
"審判日「號
上世紀誕生的《哈利波特》系列,用一部魔法與少年的成長史詩,讓魔杖、長袍、遊戲、蛋糕等IP衍生產品行銷全球,四大學院的Logo更成為無數系列擁躉定義自我的標誌。它的成功,也證明了視覺設定與闡釋對於文學IP商業化開發的重要作用。
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試圖將《三體》以更多體裁推向全球市場的三體宇宙,希望用一套全面展現"時代與文化"、"組織與人物"和"科幻概念"的《三體世界觀》,定義這個橫跨數個紀元,縱覽整個宇宙的宏偉故事。
談及這個自公司成立以來就在持續優化與迭代的項目,三體宇宙內容中心負責人紀敬對預言家游報坦言:
"作為一家深度經營單一IP的公司,我們自己首先要成為《三體》的專家,幫助市面上最優秀的創作者理解《三體》,再藉由他們的專業能力,創作出最好的作品。"
紅岸基地
從全球的IP開發經驗來看,推出設定集都是重要一環,但在開發之初就通過設定集為後續的工作穿針引線,牢牢把握主動權的案例並不多見,《三體世界觀》何以煉成?作為人類,怎樣定義超出認知的宇宙文明?設定集能夠帶來多少商業想像力?
這是預言家游報《三體》系列報道的第二篇文章,我們繼續與三體宇宙深度對話,希望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遵循原著,闡釋原著
"《三體》最早的情節點出現在中世紀,一直延續到千萬年以後的宇宙,中間還有大量的科學、科幻概念和各種派別的人物,信息龐雜,知識點非常多,但它們都分散在三本書的不同位置,回顧和查詢的難度很大。"
紀敬告訴預言家游報,剛剛獲得《三體》版權,預備開發影視作品時,公司拜訪了大量策劃、編劇和導演,但彼時團隊內部對原著的認知也並沒有對齊,"最優秀的創作者和更有實力的合作方,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自己首先需要成為《三體》的專家,然後才能藉助他們的專業能力,生產出最好的作品。"
把小說文本的散點信息搜羅重組,做一本指導IP開發工作的"說明書",正是《三體世界觀》誕生的契機。
出版物與此前團隊內部使用版本設定集對比
而談及"設定集",公眾最先想到的或許是日式動漫作品的衍生出版物,由人物立繪、道具設計圖、原畫等視覺內容構成。但《三體世界觀》基於小說開發,用於指導不同媒介不同合作方的視覺化開發工作,因此,書中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信息圖表、組織Logo以及戰艦飛船等裝備的詳細規劃。
在《三體世界觀》中,"審判日號"等戰艦和飛船的細節設定不僅停留在外觀,也深入到艙內細節。團隊成員告訴預言家游報,在從書中各處搜羅到相關描述之後,結合中國航天、NASA甚至SpaceX等前沿機構的產品形態,便可以形成設定的雛形。
亞洲艦隊
但考慮到《三體》中"智子"鎖死人類基礎科學發展的劇情安排,這些高科技產品也需要有"歷史的軌跡",所以團隊會將一戰、二戰中一些軍事強國的代表性軍備元素融入其中,進一步豐富細節。
不同於輕科幻作品,劉慈欣在原著中明確表示,飛船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沒有人造重力的,僅在指揮室等位置通過持續旋轉的方式維持重力,或在加速中產生微重力,"這樣會顛覆很多設計的內容,人在其中怎麼休息和行動,都是我們需要和科學顧問探討的問題。"
《三體世界觀》中另一類明確被視覺化的內容,是各個組織、派別和時代的Logo標識,這也是目前各類《三體》商業化合作最容易落地的元素。對於PDC等人類組織,《三體》原著中對其標識或多或少有過相關描述,但三體文明等不在人類認知範疇內的概念如何呈現和使用,令三體宇宙團隊一度非常糾結。
目前,三體文明的Logo被確定為標誌性"三日凌空"景觀的平面抽象圖樣,描繪三日凌空的景觀,運動與軌跡以及空間感,對三體人的壓迫敬畏和對恆紀元的期盼。同樣與這個意象相關的"科學邊界"組織也使用了這一景觀,但Logo相對立體,更像一隻"極具壓迫感"的眼睛,與其影響力、嚴肅性相匹配,也與三體文明作出明確區分。
三體宇宙內容團隊以漫威的IP開發經驗舉例,向預言家游報闡釋Logo設計和應用的思路。
儘管全球觀眾都非常熟悉漫威經典的紅色Logo,但它只會在片頭、片尾以及衍生品中展示,從不出現在劇情中,"所以在影視作品中,三體星人是否會使用這個icon,或者具體在什麼場景下使用,都需要我們經過非常嚴肅的論證。"
相較於極致刻畫細節的戰艦和Logo,《三體世界觀》中的場景插畫選取相對風格多元,用多種不同的畫風展現了《三體》中的"名場面"。
紀敬對預言家游報坦言:"選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情,除了保障核心設定的嚴肅性,我們在選圖時綜合考慮了趣味度、闡釋性以及藝術風格化等多重因素,未來也會持續優化和迭代,幫助合作方和粉絲打開想像力。"
而《三體世界觀》最為謹慎處理的部分,則是對人物的設定,在當前版本中,三體宇宙沒有展現任何人物的具體形象,而是採用了補充人物小傳,完善年齡、體態等細節的方式,對人物進行把控。例如史強之子史曉明的形象,就是團隊基於書中不多的時間線索補充完善而來。
三體宇宙將《三體世界觀》定義為IP開發的"地基",儘管團隊也深知全球粉絲都在期待一部視覺化的《三體》,但對設定集的開發依然是克制和謹慎的,"一般情況下不會吸收創作者在各自媒介里的闡述,我們基於原著推動設定工作,也希望以此引導合作方更理解和尊重原著,讓所有的衍生作品都能盡量貼近原著。"
引導商業,靈活開發
《三體世界觀》作為"地基"的穩定程度,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IP商業化開發這座"大樓"的高度,"這是我們給到不同合作夥伴的大邏輯,它未必要事無巨細地一致,但一定要在我們的監修之下,去實現與原著氣質、美感的兼容。"
落實到具體的商業合作中,這種氣質上的合拍就不能僅僅停留在圖庫、Logo的使用,而是需要在產品設計、市場營銷等多個方面與《三體》的故事相契合。
例如,在"致態"品牌與《三體》的合作產品上,刻印有"給歲月以文明,給時光以生命",結合了原著中的"大低谷紀念碑",以及劉慈欣化用的帕斯卡爾名言原句,同時又與固態硬盤產品"記錄"、"存儲"的功能相匹配。
而在飛亞達的"三體文明"聯名款腕錶上,不僅化用了三體文明的Logo作為盤面,指針的設計也被簡化為代表三顆恆星的圓點,讓消費者在腕上就能體驗"三體運動"這一IP核心概念。
對於積木、拼裝玩具這類更加具像化的產品,三體宇宙在與合作夥伴充分協商的基礎上,也會考慮材料、結構強度的實際情況給予監修和背書上的支持。近日布魯可積木上線的"水滴末日戰役"套裝,就結合了"水滴"與"北美艦隊",與《三體世界觀》中的設定契合,兩者也會出現在未來的影視、動漫作品中。
三體宇宙商衍負責人劉淳告訴預言家游報,在已經出街的聯名產品中,上述各類使用具體設定圖樣的產品約佔90%,另有10%走的是"高概念"路線。例如與"宇宙的猜想"品牌合作開發的香薰蠟燭產品,就選取了"黑暗森林"、"水滴"和"人類文明博物館"三個意象,在調香、外觀、產品文案上實現與《三體》氣質的契合。
這些從文字到視覺呈現的元素,除了具體的落地產品,都會在品牌TVC中被反覆強調,同時又嚴格按照《三體世界觀》設定的時間線、組織劃分以及科幻概念開發,從而實現了"IP-品牌-產品"的三方賦能。
而隨着《三體》內容產品線的不斷豐富,《三體世界觀》也會持續細化和再版,劉淳對預言家游報表示:"目前看到的戰艦,可能粉絲已經覺得很詳細,但其實只是冰山一角,未來三大艦隊的起源故事、宗教和歷史背景,甚至軍銜、服裝都會有更多細節補充進去,目前的版本是提綱挈領的第一步。"
作為IP的所有方,面對龐大的內容授權體系,三體宇宙參考國際上的先進經驗,結合中國的本地化需求,開發了一套IP授權中台,並將其取名為"智子系統"。
據劉淳介紹,這個系統內存有全套設定的可編輯工程文件,對不同權限的合作夥伴分層開放,並且集成了審批、商業表現衡量、報表輸出、授權金確認等一系列功能,"既能提高效率,也能為我們雙方的權益提供更好的保護,目前所有的商業授權合作都在系統上完成"。
在預言家游報看來,《三體世界觀》的出版會是一個重要的錨點,作為同時面向團隊內部、合作夥伴和全球《三體》粉絲的"基石",它做到了嚴謹與開放的平衡,而隨着影視、動漫以及各類商業化產品的落地,這部設定集,也將持續展現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