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在全日本廣播中宣布,接受「波斯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
然而70多年過去了,現在還有不少人被蒙在鼓裡。當年日本戰敗後,就已經啟動了「文化入侵」和「混血入侵」計劃。並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和覆蓋了中國四、五代人!
▲ 什麼是「文化入侵」
從70年出生的小孩,一直到今天的00後、10後,基本上是看着日本動畫片長大的。你不覺得這是一件值得警惕的事情嗎?為什麼日本的動漫能在中國熱播幾十年,影響了中國好幾代人呢?
而這「兩個入侵」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除了日漫以外,還有哪些方面呢?
我們接着往下看。
1980年年底,鐵臂阿童木在國內首播。你可能還不知道,這是中國引進的第一個日本動漫。當時一經播放就引發了收視熱潮,而如此熱門的動畫片,竟然還是日本免費贈送給國內電視台播放的!
不過在動漫播放完了之後,必須播放一條日本品牌的商業廣告。果然世上不會出現免費的午餐,在這背後都是滿滿的套路。
雖然這件事情,在表面上看起來是中日商業合作,但背後的實質還是文化入侵。
首先,日本動漫迅速沖入中國市場後,能看到電視的80年代的小朋友,基本上是看着日本動漫長大的。同時,藉機打開了日本商品的海外大門。
直到後來,90年代時期又出現了灌籃高手、足球小將,00後又有了海賊王和火影忍者,甚至還一度影響到了現在的10後。
(即便是沒有不主動去看,多多少少也會受同學、朋友影響,從而被動看到一些日漫)
由此看來,日本動畫片基本上已經覆蓋了中國四、五代人了。如果一直讓他繼續發展下去,難道這還不是一件很值得警惕的事情嗎?為什麼只有日漫能在中國熱播幾十年,這件事情真的就是偶然嗎?
答案很顯然,不是偶然,而是滿滿的套路。
要知道,隨着國內看着日漫長大的孩子越來越多,自然就會對日本產生好感、產生好奇,只增不減。甚至還會導致兒童歷史觀念淡薄,從而將好奇和好感演變成嚮往,長大後就前往日本為其創造價值!
這就是典型的文化入侵,文化征服。這種滲透不會馬上顯現出來,更多是一種布局和準備以備將來所需。
就在7月20日,廣東廣州一小男孩自己動手剪了一個理髮,竟然剃了一個日本的傳統髮型,也就是「月帶頭」。
這也是受到日漫影響結果,和華夏5000年來的審美大相徑庭。你覺得這樣的髮型,真的好看嗎?又是否符合一個小學生的身份呢?
▲ 日本「文化入侵」到底「成功」在哪些地方?
其實中日戰爭仍在繼續,只是換了一種形式,一種沒有硝煙的文化戰爭。
而日本人的文化策略,不僅是靠動漫支撐。要知道,日本是二戰戰敗國,戰後又被美國佔領,但絕大多數日本人並不服氣。
當時的日本,在軍事上被美國掐緊了脖子,在經濟上面,就算掙了太多的錢,別人也不一定會對自己產生好感。最終發現從文化來征服世界,這是其他人無法拒絕的。
尤其是一些有能力有實力的精英很不甘心,不希望日本只是單純地作為美國的大號軍事基地。
因此,「文化立國」方略的提出,便成了日本的基本國策。
隨後在1996年,日本明確提出了21世紀文化立國方略,其中明文指出,要將日本建設為文化輸出大國。
2003年提出觀光立國方略。
2007年提出文化產業發展方略。
而日本的這些發展方略,並非說說而已。其實日本的文化入侵,早已滲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目前,國內熱門外語除了課堂上必須學習的英語以外,日語竟然排行第二。據相關資料顯示,2022年高考全國50多萬考生選擇日語。
但大部分同學並不是因為未來的職業規劃而選擇日語,只是單純的喜歡,然後就主動去學習日語。
再到後來,某明星到靖國神社打卡;寺廟裡突然出現的幾個戰犯牌位;大張旗鼓的日本風情街;還有一些歷史觀念淡薄的國人穿着和服招搖過市,甚至連很多地方的文化活動命名方式,也由某某文化節變成了夏日祭。
實在沒想到,短短一年之中,諸如此類的曝光層出不窮,一條接着一條。
難道這還不是一件很值得警惕的事情嗎?
▲ 「混血入侵」計劃
「混血入侵」也屬於「文化入侵」的一種,而「混血入侵」計劃所帶來的危害更加恐怖,甚至可以達到「滅國」的地步!
在日本長達60多年的文化戰爭中,島國帛琉就是日本「混血入侵」最成功的案例。
帛琉國土面積459平方公里,1885年西班牙人佔領的該島,但這個島實在是太小了,西班牙並沒有把他放在眼裡。轉手就賣給了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佔領該島。
但是日本並沒有像西班牙和德國一樣,奴役島上的原始居民。
反而從日本調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開始建設帛琉,在島上修建醫院和學校。教帛琉人說日語,向他們灌輸日本的文化思想。甚至還把日本的國內製度、法律搬到了帛琉,計劃把帛琉同化。
這一幕,簡直和當年日本佔領東北後的同化手法如出一轍。
當年日本在我國東北地區,通過偽滿政權進行統治,利用各種手段進行同化宣傳,想讓我國東北實現日滿同化,使東北成為日本領土的延伸空間。
只不過在強大的華夏文明面前,日本的計劃失敗了。
但在帛琉卻非常成功。
經過日本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帛琉近乎全國人民都帶有日本人的血統,連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統,也是日本人。
民眾學習日本文化、說日語、吃日料,甚至連國旗都改成了日本的樣式。可以說這個國家已經完全被日本同化了!
然而在帛琉人民早已淡忘歷史,忘掉了日本入侵時的燒殺搶掠、淫姦婦女、無惡不作,以及很多人神共憤的罪行。
而在日本投降後,那些曾經被日本佔領過的國家,無不對其恨之入骨。但同樣是被日本「糟踐」過的國家,為什麼只有島國帛琉非常感謝日本的侵略呢?
最終在日本文化幾十年的影響下,帛琉人把當地人當成了救世主。並對其充滿感激,而且這些帛琉人也從心裏認同了自己是日本人的身份。
這就是最成功的「混血入侵」計劃!
▲ 日本文化滲透愈演愈烈
今天的日本,還在繼續進行自己的「全球混血」計劃。主要以海外投資的形式出現,靜悄悄地搞文化洗腦。
他們一般會在目標國家投資公司、建設工廠,然後就以方便孩子讀書為借口建立日本人學校!
為了吸引外資,一些國家答應了。通過這個方法,日本在東亞東南都建立了完備的日本人學校。
比如在越南,日本首先會通過官方合作,堂而皇之地在越南開展小學生日語教學。同樣在蒙古國、泰國也是如此。
這些日本人學校里,所有學生都是日本人,所有教職工是日本人,甚至連清潔工和廚師也都是日本人。如此高度獨立的地區,連當地教育部門都無權對其監督審查。
培養學生,一方面是嚴格學習日本文化,保證不忘本。一方面努力學習着當地文化,方便融入當地。
因為這些學生畢業後可以直接在當地選擇工作,或者學習,最後和當地人通婚。通過婚姻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另一半的文化和思想,甚至是新一代兒童,然後又進入日本人學校學習,周而復始……
並且通婚後的小孩自小受到日本文化影響,非常認同日本,甚至還會產生中國人的身份。
想到這裡,真是細思極恐。
目前,國內還有35所日本人學校。東亞最大的日本人學校就在上海。
並且日本人學校還不允許任何一個中國人靠近,包括拍照、採訪、調查等。
▲ 抵制文化入侵,刻不容緩
這種高度獨立很難讓人信服,真的很難想像他們在這「黑暗」的空間里都在做些什麼。更無法想像這些日本孩子長大後在中國工作、生活、通婚,然後再滲透進國家高層企業,甚至是刺探重要的軍事、科技等情報等。
其實戰爭仍在繼續,只是變成了沒有硝煙的文化戰爭。
從前,急需外來資金來用於發展,能讓日本修建日本學校也是情有可原。但現在國際情形不一樣了,我們務必提高警惕,警鐘長鳴!
當下日本文化入侵已經刻不容緩,藉此也向大家呼籲,我們應該一定程度的限制日本文化產品在國內的輸出,至少要降低日本文化對中國兒童的影響,杜絕日本文化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