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打完流感疫苗後發熱?該怎麼處理?


隨着流感季節的到來,今年又存在新冠和流感疊加流行風險,許多人都開始陸續預約接種流感疫苗。有些打了流感疫苗的朋友在後台留言詢問:為什麼打完流感疫苗後反而發燒了?是不是疫苗有問題?還是自身的免疫力太差了?對此,我們採訪了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王一民醫生。



為什麼有人打完流感疫苗後會出現發熱等癥狀?與身體的免疫有關嗎?


「接種疫苗後發熱與自身的免疫力無關,這其實就是接種疫苗後比較常見的一個反應。」王一民醫生這樣給我們解釋,對於受種者而言,疫苗屬於「外來物」,接種疫苗類似模擬自我感染的過程。所以,打完疫苗後有些人會出現發熱、乏力、流鼻涕或者肌肉酸痛等癥狀,但大多數的預防接種反應是輕微的,並不嚴重。


因為存在不同疫苗、機體的健康狀況、營養狀況、不同的個體差異,接種疫苗後發熱的發生率也不同。



並且,中國疾控中心發佈的《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0-2021)》中提到,流感疫苗常見的副作用主要表現為局部反應(接種部位紅暈、腫脹、硬結、疼痛、燒灼感等)和全身反應(發熱、頭痛、頭暈、嗜睡、乏力、肌痛、周身不適、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通常是輕微的,並在幾天內自行消失,極少出現重度反應。研究表明四價和三價滅活流感疫苗在安全性上沒有差別,國產和進口流感疫苗相比安全性也無顯著性差異。


接種流感疫苗後發燒是否需要服用退燒藥物?


王一民醫生告訴我們,接種疫苗之後24小時內注意觀察體征,如出現流鼻涕、肌肉酸痛等癥狀,不必過於擔心,適當休息,多喝水,一般兩三天就會自愈。如果發熱超過38.5℃,可以用點退燒藥。如果持續發熱3天以上,可以就近到醫院就醫,並向接種單位醫生諮詢並報告。



接種流感疫苗前需要知道什麼?


中國疾控中心提醒大家:

1.根據我國2015版和最新2020版《藥典》的規定,對「雞蛋過敏」不再是流感疫苗的接種禁忌,但對疫苗中所含成分(如輔料、甲醛、裂解劑等)過敏者不能接種流感疫苗;

2.接種前出現發熱、咳嗽等輕中度癥狀、待病情痊癒後再接種;

3.接種前告知醫生使用過和正在使用的疫苗、藥物;

4.遵守接種流程,留觀30分鐘;

5.疫苗接種後,個別接種者會出現接種部位紅腫,發熱、頭痛、乏力、肌肉疼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輕微不良反應,通常都是自限性的,不用過於擔心。



除了接種流感疫苗,也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要做到:

  1. 勤洗手,最好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
  2. 未洗手的情況下,不要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3. 學校、家、辦公場所勤開窗通風;
  4. 兒童、老人和患有慢性基礎病的居民,盡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
  5. 出現呼吸道等流感樣癥狀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就診全程戴口罩。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大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