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電影《林海雪原》上映後,觀眾好評如潮。其後,京劇版《智取威虎山》在《林海雪原》的基礎上進行了改編拍攝,楊子榮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京劇《智取威虎山》劇照
楊子榮借威虎山土匪們開「百雞宴」之機,將土匪們灌醉,和少劍波率領的小分隊裡應外合,活捉匪首「座山雕」,消滅其匪眾。這是整部影片的高潮戲,「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的對白更是深入人心,成為一個時代的印跡。
京劇《智取威虎山》劇照
1969年,周恩來總理在接待美國藝術代表團團長詹姆斯訪華時,專門向詹姆斯推薦觀看樣板戲《智取威虎山》,詹姆斯業為楊子榮的傳奇故事所深深折服,他說「楊子榮就是西方的英雄佐羅,他應受到所有人的敬仰與崇拜。」
周總理
演出現場,詹姆斯還向周總理詢問「楊子榮這個人物是你們樣板戲塑造的呢,還是真實的?」周總理說是真的,詹姆斯說「那我們能不能見一下他的親屬後代?」周總理對詹姆斯微笑地表示:「我們一定滿足你們的要求。那麼這位銀幕上的偵察英雄楊子榮,到底是虛構人物,還是確有其人呢?
在小說《林海雪原》的開頭有這樣一句話:「以最深的敬意,獻給我英雄的戰友楊子榮、高波等同志!」這也是《林海雪原》開篇第一句。從這句話中,我們應該可以做出這樣的推測,楊子榮應該確有其人,還是小說作者曲波當年的戰友,那麼他的身世之謎還能揭開嗎?他的後人還能找到嗎?
《林海雪原》作者曲波
演出結束後,周恩來總理立即要求總參、總政兩部和國家民政部,務必在一個月之內尋找到楊子榮的家鄉地址和家中的親人。那麼,調查組能按時查清楊子榮的身世之謎嗎?
因為頭緒複雜,關於楊子榮身世的線索撲朔迷離,真假難辨。調查陷入了僵局。直到1974年,小說《林海雪原》作者曲波給調查組寄來的一張照片,這才讓調查有了轉機。經過調查,楊子榮確有其人,他的原型就是曲波的戰友、牡丹江軍區二團偵察排排長楊子榮。
曲波珍藏的楊子榮照片
這就是曲波當年提供的照片,站在後排左邊第四位的就是楊子榮。這是一張楊子榮生前擔任偵察員在慶功會上披紅戴花的照片,也是他身前留下的唯一一張照片。
楊子榮
通過這張照片提供的線索,調查組終於在山東牟平縣嵎岬河村找到了楊宗貴的家人。當牟平縣民政局長帶着楊子榮及戰友的四張照片到嵎峽河村,請村裡幹部、鄉親辨認時,他們指着同一張照片異口同聲地叫起來:「這不就是俺們村的楊宗貴嗎?準是他,沒錯!」然後又把四張照片送到此時已是70高齡的楊宗福,也就是楊宗貴的哥哥面前,讓他辨認,他立刻抽出了楊宗貴的照片。這一切,進一步證實了楊宗貴就是楊子榮,楊子榮身世之謎至此完全揭開。
那麼,出身山東的楊宗貴是如何來到東北,成為剿匪英雄楊子榮的呢?關注「湖北衛視大揭秘」頭條號,明天為您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