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火了,一起火起來的還有三位女主角,其中包括沉寂了一段時間的毛曉彤。上一次毛曉彤出現在公眾的視野里是有關她不靠譜的親爹和渣出天際的前男友。
2018年,一則「當紅女星拒養生父」的新聞,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一個名叫李超的男人,在某求助類節目中控訴女兒棄養自己,並開口索要5000萬贍養費。李超是誰?毛曉彤的生父,女兒2歲時與前妻離婚並把孩子丟給前妻獨自撫養,幾十年對妻兒不聞不問,見女兒成了明星,又跳出來如小丑一般在公眾面前進行拙劣的表演。
世界上最毒的雞湯莫過於「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瞧瞧李超,連「人」都稱不上,更別提「父親」二字。當時正值毛曉彤被前男友劈腿抓現行,事業也在遭受非議階段。
李超如此一鬧,片方雖然知道她的無辜和苦衷,但也不敢輕易再用她,防止投資下去,她那不靠譜的親爹干出什麼荒唐事情,影響毛曉彤的風評,導致新片上不了,投資打水漂。這樣的負面對一個事業起步期的女演員來說,無疑是致命的。
毛曉彤怎麼做的呢?她說:「生活是一顆檸檬,但我要學着怎麼把這顆檸檬,做成好喝的檸檬水。」於是,我們看到了她在《新舞林大會》上的驚艷亮相,讓金星拍案叫好的「椅子舞」。於是,她等到了《三十而已》中溫柔勇敢、眼神清澈閃亮的鐘曉芹。
毛曉彤有一個糟糕透頂的父親,但慶幸的是,她遇見了一個偉大的母親,盡全力給她一個沒有缺憾的原生家庭。正是因為母親的堅持和勇敢,才讓毛曉彤一步步有了今天的成就。
原生家庭,顧名思義,就是我們出生、成長的家庭。而我們現在的家庭又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從什麼樣的原生家庭來,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孩子將從什麼樣的原生家庭走出去。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父母對於家庭教育幾乎沒有概念,他們長年累月地為生活所累,受生計脅迫,根本無暇去關注家庭教育,當然也沒有很好的渠道供他們學習。因此,他們中的大多數,可能會對我們大聲呵斥,他們的思維模式也驚人地相似:「我罵你,是因為我愛你!」「我打你,也是為你好!」
卻不知當時幼小的我們,面對他們因憤怒而扭曲的面孔時,是怎樣的無助,怎樣的恐懼……
如今,我們有了自己的孩子,當我們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在了養育孩子上時,如果孩子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優秀,我們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對他咆哮嗎?當我們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一些心頭好,離開正處於上升期的工作,心懷巨大的付出感和犧牲感回歸家庭時,卻發現:「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他好,而他怎麼總是不能盡如我意。」此刻的我們又能忍住不滿,不對着孩子或丈夫滿口抱怨嗎?
漸漸地,我們也許就成了自己的父母那樣的人,童年是已經發生了的過往,是既成的事實,它像大山一樣橫在我們面前,既不能視而不見,也無法繞道而行,更不可能改變。
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在深深的記憶中,找到柴草堆、小河邊、衚衕口,那個背對着光線,膽怯而孤獨的瘦瘦小小的身影,走近他,擁抱他,真誠地與他握手言和。如果不想自己的孩子在將來的生活中有這樣的回憶,做這樣的救贖,那麼就應該給他一個不一樣的原生家庭。
知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認為:「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地尋求怎麼解決孩子的問題,而不是在自身找原因的話,孩子的問題就無法解決。所以,家長應該與孩子一起成長,這是最好的辦法。」所以,面對孩子的各種「成長的煩惱」,你在自己身上找到原因了嗎?
重塑一種文化,重建一種人生,任重而道遠,在養育孩子這條路上,怎麼才算最愛,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表現形態,但快樂和幸福是能夠感知的,需要從每件小事中細細體會,唯有被感情浸透了整個生活,才可能有每一刻的心平氣和。
我們不去計劃遙遠的將來,我們只是活在實實在在的當下,享受彼此真真切切的愛。只有學會表達愛,我們的孩子才能更加懂得愛與被愛,而那些對於將來的所有期冀都會在綿長的愛意中緩緩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