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孫燕姿又雙叒叕復出:她的每一首歌曲里,都藏着我們的青春

說起孫燕姿想必大家都認識。孫燕姿自2000年正式出道,就以極具個人特色的聲線和演唱、簡單清新的氣質和獨特的個性迅速走紅,成為新世紀歌壇的一道曙光;她用音樂展示的是生活的真實與深刻,出道14年發行13張音樂專輯,總有一首歌與歌迷的青春對號入座。孫燕姿以獨特的嗓音和唱腔,紮實的音樂功底著稱。她的歌積極向上、給人力量,個人風格明顯,深受聽眾喜愛。

那麼,在音樂的道路上,她的音樂是怎麼樣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論資排輩,賜名以姿,父母喚她:燕姿。

孫燕姿畢業於南洋理工大學,父親是燕姿音樂的啟蒙者,燕姿從小熱愛音樂,五歲開始學鋼琴,十歲第一次在舞台上唱歌,十八歲寫下第一首自己作詞作曲的歌《Someone》。

大學時,母親為燕姿報名李偉菘音樂學校,開始學習唱歌,擔任校園樂隊主唱,碰巧當時即將上任華納音樂董事長的 e周建輝到訪李偉菘音樂學校,李偉菘安排數位表現較好的學員唱歌,孫燕姿獨特的嗓音和紮實的音樂功底引起華納製作人的關注,表示要簽約,但由於孫燕姿的父親堅持要女兒完成學業後才簽約,於是唱片公司決定等她兩年,在2000年她才正式簽約華納唱片。

就這樣,華納等了孫燕姿兩年。卻不會想到,此後多年,都是她孫燕姿的白金年代。

向來回首蕭瑟之處,也總是時勢造英雄之時。

2000年,世紀伊始,把華語樂壇划出一道高開低走的分水嶺。

在這樣低迷的局面里,一個從獅城一隅走來的纖瘦女生。她首張音樂專輯《孫燕姿同名專輯》,孫燕姿由此開始了她的音樂之旅。

她也開始懂得在歌曲里記錄自己的心情 ,她就像我們認為的一般女生,唯一最特別的是從來沒有一個二十二歲的女生,像她這樣唱歌。

《超快感》表達了新人類新勢力新的愛情觀,從來沒有一種速度,可以像愛情超快感一樣翻山越嶺。《終於》 這首歌李偲菘作曲,易家揚作詞,是新世紀空靈畫面式情歌。

而《愛情證書》是一首舒緩的歌曲,李思崧從容地寫出一段悠揚而動聽的旋律,孫燕姿在平和的調子里開始舒展她「濃妝淡抹」的聲線。

另外,歌曲《天黑黑》哽咽如出自心肺的吐字道出童年的回憶。沒有修飾的聲音在耳邊細語,發黃的片斷、姥姥的皺紋、跌倒的痛楚,都在歌聲與鋼琴伴奏下叮咚流出。這首歌,讓很多人找回童年,更讓孫燕姿找到她應該走的路。

果不其然,世界太需要一副新面孔,來區別以往那種長發齊背,音色相同的窘迫群體。孫燕姿的出世,有一種宿命的意味存在。而孫燕姿可能自己也不會想到,這場劃分階梯的較量里,她是最大的贏家。

孫燕姿的成績,有目共睹。

首張專輯便斬獲銷量冠軍,不俗的音樂才華,深厚的音樂素養,以及那深得人心的鄰家模樣,孫燕姿的天后之路,從一開始就踏上了正軌。

她憑藉《風箏》這張專輯,孫燕姿更是奇蹟般的拿下亞洲各地15座最佳新人獎。

而專輯以風箏命名,是因為孫燕姿想用風箏傳遞夢想、傳遞愛情。「對於所有發生過的人事物都要樂觀的去面對、坦然的面對生活」是這張專輯表達的主旨,表現了孫燕姿樂觀、向上、渴望自由的創作意圖。

另外,專輯《風箏》表達了孫燕姿的一種夢想、期待,對於所有發生過的人事物,可能會不如意,可能會受傷,但依然樂觀地期待,活在當下的每一刻。

這張專輯整體製作物將孫燕姿的獨特性掌控的更精準,添加新的音樂元素,如:弦樂器的配搭、Band song、Bosanova、World music融入踢踏舞效果的特別曲式,不同以往的聽覺刺激,快歌放肆卻不驕傲,慢歌深刻感人卻不矯情,沒有刻意去改變,只是想開拓更寬廣、嶄新的音樂視野。

比如專輯裏的《綠光》這首歌是孫燕姿首次嘗試舞曲風,是一首很活潑、跳躍,很振奮人心的歌曲。由李偲菘作曲、KennC編曲,曲調歡快,歌曲融合踢踏舞,開創新舞曲風格。

開頭那一段前奏充滿異國風情讓人耳間一亮,雖然歌曲大部分的節奏歡快,但中間夾着的一句舒緩的節奏,增加了音樂的層次感。天天創作的歌詞掌握市場脈動,特立獨行。歌詞中大段英文rap,證明孫燕姿不只是能駕馭安靜的抒情歌曲。

而《風箏》音樂架構的專屬性顯明,開場磅礴氣勢的清唱和孫燕姿豐富的聲音表情都直接穿透人心,打破現有流行樂的想像。

《任性》氣質型的深度情歌,這首歌貫穿傳遞的是一種堅定的執着,將孫燕姿個人風格的氣味與情緒,表露無遺。

《隨堂測驗》表現了孫燕姿新世代天馬行空的邏輯思考,活力四射的節奏感。

不得不說,「唱作才女,金曲歌后,銷量冠軍…」不論是商業成績,還是專業口碑,孫燕姿無疑是新世紀的巔峰歌手裡的佼佼者。

孫燕姿,無疑是歌手和偶像的完美結合。

有人說:「孫燕姿,可能是華語樂壇,最後一個成為天后的女歌手。」

我深以為然。就連王菲也曾說:「非要說接班人的話,我覺得是孫燕姿,但我們路線不同,不能這麼說。」

首先值得區別的一點是,歌手和偶像是不一樣的。偶像賺取的是流量,是曝光,是收入不菲的數字。而歌手,應該是摒棄雜念,專心於音樂里的赤子。

才華橫溢,幽默風趣,篤定認真等等一系列的品質,組成了孫燕姿獨有的人格。

就像她的歌一樣,別人始終唱不出她的味道。

《我懷念的》這首歌的名字有一種濃濃的回憶的味道,歌曲一開始用簡單的旋律將我們帶入了平實的世界,而隨着旋律的發展,故事也到達了高潮,那種對從前感情的懷念,對自己愛人的不舍,一種接近崩潰的複雜心情都體現在燕姿的音樂中,也許這就是經歷了感情起伏的燕姿想要表達的情感。

再如一首《逆光》,《逆光》傳遞出的,是一種「當決定了愛上了一個人的時候,就要有一種永不放棄的意念。」

而這首歌的創作靈感來源於逆着光前行,歌曲所要傳達的是當決定了愛上了一個人的時候,就要有一種永不放棄意念。在錄製過程中,李偉菘對作品的要求很嚴格,孫燕姿投入了極大的精力和時間來錄製。

《逆光》的中板輕快的節奏配合上孫燕姿有力量卻又肯定的聲線,以鋼琴為主底,加上大量合聲及弦樂的配合,給聽眾一種看到了希望的感覺。

「也許我一直害怕有答案

也許愛靜靜在風裡打轉

離開釋懷 很短暫又重來

有時候自問自答」

無論詞曲都滲入了一種孫燕姿以往的歌曲所沒有的複雜,沒有以前的單純與透徹,少了心靈深處的簡單追求,多了浮華與都市味道的憂傷。

還有一首《克卜勒》令人驚喜,編曲中加入了電波干擾的音效,好比從太空中發出來的聲音,之後再用吉他、鼓、弦樂、合音的飽滿包裝也為原Demo投射出更璀璨的光芒。

雖沒有如上次開局的《世說新語》那樣劍走偏鋒,但《 克卜勒》更貼近群眾心目中的歌者模樣,集中了大批都市的失落者,帶來了一種「回歸」的感動,也因Hush的照相輝映,孫燕姿的《克卜勒》又添加了一點與以前不同的全新感覺。

不得不說,孫燕姿,無疑是歌手和偶像的完美結合,別人始終唱不出她的味道。或許正如那首歌所唱:「有些人說不清哪裡好,就是誰也替代不了。」用來形容孫燕姿,再好不過。

那麼,這位完美的歌手有着怎麼樣的唱功呢?

在我看來,孫燕姿是我特別喜歡的女歌手之一,唱功好,聲音辨識度也高,不是刻意壓出來的聲音,是真的老天給飯吃。

孫燕姿的每張專輯裏都有很好聽很驚喜的歌,不管是深情哀傷的慢歌,還是洒脫調皮的快歌。燕姿的獨特的嗓音唱腔、紮實的功底、爆發力。正因為這些特點,她的歌特別耐聽,也能把別人的唱成自己的。

聽孫燕姿的歌會覺得那些自己都沒意識到的感情和心情,就這樣被唱出來了,就好像不會有交集的兩個人,但卻惺惺相惜的互相理解。

其實,我們會聽很多很多的歌曲,但總有一個人或者一首歌會埋藏在心底,無論別的歌曲聽的多煩多膩,當坐下來靜靜單曲循環那首心底的歌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會心靜下來,想想自己的曾經,過去,這就是孫燕姿帶給我的意義吧。

另外,孫燕姿是一個很佛系的歌手,唱功真的是無可挑剔,獨特有辨識度的嗓音、曲曲都是經典,聽了她十幾張專輯了,讓我感覺到沒有一首歌是在應付或者充數,可以說她出專輯數和她的唱片銷售量相比真是太少了,她在音樂上對自己的要求近乎於嚴苛。

從不去炒作,很少參加綜藝,幾乎一半的時間都處於隱退狀態,累了就回去休息、就去週遊世界,她是一個從小就學習鋼琴、畢業於名牌大學的學霸,年紀差不多了就去結婚生孩子按部就班,不圖名利,只是純粹的熱愛音樂。

有一個寵她的老公和愛護她的經紀公司,她的洒脫率真的個性也是很多人愛她多年的原因,她真的活出了很多人想要的樣子,她永遠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不得不說,孫燕姿讓我們懂得,快樂是一種選擇,生活是自己經營的結果,做真實的自己,勝過「完美」的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生命里的不愉快和痛苦,並非來自所謂的外界,而來自於自己的內心。所有外在的人和物,都是你內心的一種投射。

當你接納了自己後,把注意力放在個人身上,學會愛自己,我們才能坦然地面對周遭的一切,活出那生命的璀璨來。

正如張德芬在《遇見未知的自己》里說的:「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