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個明白丨婚登全國通辦後的第一個「520」 我們不再為愛奔波

「520」「521」,因為諧音「我愛你」,這一天成為一年中最受新人們追捧的網紅日,因為新《婚姻登記條例》的實施,讓新人不再「為愛奔波」。各地也為新人打造「甜蜜經濟」,為愛服務。不過領證前,先解鎖一些你必須知道的「愛的小事」。

多地「520」和「521」結婚登記約滿

只要感情好,天天都是好日子

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5月10日起實施,婚姻登記地域限制取消,新人領證不再需要戶口本,婚姻登記全國各地通辦。

5月份是結婚登記的高峰月,該項政策剛好趕在「520」結婚登記高峰日前出台。新政策實施後,多地結婚登記預約火爆,迎來首批異地戶籍結婚登記的小高峰。新京報客戶端梳理髮現,520和521當日,多地結婚登記預約爆滿。部分城市根據具體情況推出人性化措施,最大程度滿足群眾需求。

不少城市藉此契機,開始嘗試「旅遊婚登」新業務,打造「領證新地標」,將婚姻登記部門遷入歷史保護建築、公園等熱門景點。婚姻登記新規實施,不僅僅是為領證便捷性做了加法,更成為撬動婚姻登記服務全方位優化,乃至催化「領證游」這一「甜蜜經濟」的新支點。

新京報微博曾通過網絡調查顯示,近三成年輕人選擇在領證時邀請跟拍,用影像定格這一神聖時刻。

全國各省份哪裡結婚最多?

民政部《2024年中國統計年鑒》發佈數據顯示,2023年廣東省是結婚人數最多省份,河南、山東、四川等人口大省的結婚人數也分別排在2023年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位次。新疆、西藏和青海以8.3‰、8.1‰和7.9‰的高結婚率位居前列。

上海、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的結婚率卻低至4.2‰、4.5‰。這種數量與比率的倒掛現象,背後隱藏着人口基數、年齡結構、受教育程度、文化傳統等多重因素的複雜交織。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分析,從各地來看,婚姻登記全國通辦後,各地結婚登記人數佔比也會有所變化,其中,人口流入較多的如珠三角、長三角、京津等地的結婚登記數量佔全國比重將會提升,而一些人口外流較多的中小城市、縣域地區婚姻登記人數佔全國的比重會明顯下降。

2025年4月25日,民政部官網發佈《2025年1季度民政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結婚登記181萬對,離婚登記63萬對,結婚登記數量較2024年一季度進一步下降。

人口學專家何亞福指出,結婚登記對數下降的原因包括年輕人數量下降、適婚人口男多女少、初婚年齡推遲、結婚成本過高、婚姻觀念改變等。從2014年至2022年,中國結婚登記對數連續9年下降。

近年來,為緩解青年婚育成本壓力,多地政府陸續出台直接經濟激勵措施,通過「結婚紅包」「現金獎勵」等形式鼓勵初婚登記。

自2021年6月起,全國陸續有21個省份開展了2輪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至今已有49.2萬對新人受益。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有4.93億人處於「人戶分離」的狀態。

如今,婚姻登記從「跨省通辦」到「全國通辦」,有助於清除與打通這一大民生堵點、痛點,是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婚姻登記「全國通辦」就像其他政務服務改革一樣,目的都是為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婚姻登記「全國通辦」

領證前需要搞清楚這些問題

今天是婚姻登記實施「全國通辦」後的第一個「520」,領證前,這些問題先了解清楚喲↓↓↓

資料來源:民政部、新華社、央視新聞、各地政府官網、各地區民政官博、各大景區官博、光明網、金羊網、界面新聞、北京青年報、ic photo、新京報

編輯 常江

設計 盧子雄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