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他是熒幕上讓人恨到牙癢的漢奸「盛鄉」,也是現實中被全網追捕的襲警逃犯。
他用演技騙過3000萬觀眾拿下國劇大獎,卻因一場直播被警察一眼識破真容。
當橫店群演化名張國鋒時,沒人想到這個黃金配角竟是背負重傷警察血案的吉世光。
白天在鏡頭前扮演正義警察,夜晚卻被噩夢驚醒的逃犯。
13年間參演60多部熱播劇,比《潛伏》更驚悚的是他的真實人生。
全網熱議該不該給影帝級罪犯重生機會時,有人翻出他獄中寫的自傳體劇本。
扉頁赫然寫着,我演過最成功的角色,叫平凡人。
人生如戲,但戲外的人生是否真能重寫?
從破碎家庭到暴力犯罪
北方工業城市的筒子樓里,一個穿着褪色藍布工裝的男人正對着電視機喝悶酒,隔壁房間傳來摔碗的脆響。
這是吉世光童年最熟悉的場景,父親是鋼鐵廠工人,母親在紡織廠三班倒,爭吵聲永遠比飯桌上的對話多。
婚姻上的不幸福導致兩人最終走向了離婚這條路,法院把吉世光判給了父親。
本以為父母離婚後的生活就夠慘了,哪知接下來的生活才是噩夢。
父親離婚又給吉世光找了個繼母,生活上的吉世光被總被針對,每天吃的都是些施捨的剩菜剩飯。
生活上的不公,導致吉世光幼小的心靈里產生了叛逆的想法。
在錄像廳通宵達旦的夜晚,在遊戲機廳與混混們廝混的白晝背後,吉世光竟在初三那年突然發狠。
他把課桌搬到教室最後一排的角落,用字典厚的武俠小說蓋住數學課本。
生活上雖然叛逆但吉世光在學習上還是有天賦的。
1990年高考季,在網吧包間和桌球室交替出現的日子裏,他以比錄取線高出7分的微弱優勢,跌進了齊齊哈爾輕工業學院的校門。
學校里的吉世光對於表演十分熱情,時不時的參加校內的話劇表演。
老師們都極其看重他的表演天賦,然而原生家庭的影響讓他再次走向深淵。
當同學們在圖書館為畢業設計焦頭爛額時,吉世光開始混跡於城中村的桌球室。
油膩的燈泡下浮動着劣質香煙的藍霧,那些拍着他肩膀喊老弟的社會人,用烤串和啤酒在他眼前拼湊出扭曲的江湖圖景。
某個帶着血腥味的春夜,當警笛聲撕裂黑暗時,這個本該在學校的安排下正常工作的年輕人,正握着冰冷的兇器沖向命運的斷崖。
1998年的通緝令貼滿全城時,一個二十六歲的青年正蜷縮在長途汽車最後一排。
車窗倒影里,他盯着報紙上兩個同夥被判處死刑的新聞,隨即把處理好身份證碎片扔進路邊水溝。
從此世間再無吉世光。
在通緝令貼滿東北街巷的日子裏,有個叫張國鋒的男人蜷縮在南下的綠皮車廂角落。
他洗去東北口音,學會對着鏡子練習溫和的笑容,甚至在某影視基地混成了特約演員。
當童年玩伴在老家娶妻生子時,他正在橫店飄着油墨味的劇組通告單上簽名。
橫店群演化身「影帝」
深圳羅湖的夜場霓虹下,一個穿劣質西裝的男人正在台上模仿劉德華,台下醉醺醺的客人往他身上扔鈔票。
這是化名張國鋒的吉世光最擅長的生存技能,用表演天賦換取容身之所。
當2006年橫店群演日薪漲到50元時,他揣着偽造的身份證擠進這座造夢工廠。
在古裝劇里演死屍,現代劇里扮路人,盒飯里多加個雞腿就能讓他對着鏡頭多跪兩小時。
《潛伏》劇組試鏡那天,他額頭貼着膏藥扮漢奸,導演指着他說這人有股子邪氣。
頒獎禮上捧着「最佳男配角」獎盃時,他西裝里的襯衫已被冷汗浸透。
此後三年,他參演60多部劇集,卻從不敢看自己演的警察或反派,收工後總躲在出租屋拉緊窗帘。
有次拍審訊戲,手銬剛碰上手腕他就渾身發抖,導演卻誇這顫抖真實得可怕。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某次節目直播。
當鏡頭掃過他強作鎮定的臉時,千里外一位老警察猛然坐直身體。
那張經過歲月修飾的面孔,與13年前監控錄像里的某個瞬間微妙重疊。
警方反覆比對2000份影像資料,發現他每次聽到警笛聲都會無意識抿嘴角。
這個被導演稱讚微表情到位的肌肉記憶,最終讓他戴上了真正的手銬。
出獄後的救贖之路
監獄放風區的鐵絲網外飄進一片梧桐葉,吉世光彎腰撿起時,身後的獄警突然喊了聲「老張」。
這個被叫了十年的化名,將在今天換成真正的編號。
他在監舍水泥牆上刻滿正字的最後一道,用的是一支快磨禿的鉛筆頭。
出獄那天,他要求帶走鐵窗邊那台雪花閃爍的舊電視,得知道現在人怎麼活,才不會再活錯。
由於有案底大部分工作並不接納吉世光,無奈只能回到老家投靠表哥。
表哥的小賣部開在縣城中學後巷,油膩的玻璃櫃檯里堆着辣條和修正帶。
吉世光每天清晨五點卸貨,把礦泉水箱摞成齊整的方陣,像當年在劇組碼道具般認真。
有學生舉着手機要拍全網最潮小賣部老闆,他對着鏡頭比劃僵硬的心形手勢,視頻配文浪子回頭金不換獲贊三萬。
收銀台下方抽屜里,藏着寫滿表演筆記的舊劇本,頁邊卷角處還粘着橫店盒飯的油漬。
縣醫院家屬院的梧桐樹下,總有個穿碎花襯衫的老太太拄拐張望。
吉世光現在能坦然迎着鄰居目光,攙母親去菜場挑最新鮮的茼蒿。
老太太把存摺藏進餅乾盒的舊習慣改不掉,他就每晚悄悄往裡塞二十塊錢。
周末公園長椅上,母子倆看廣場舞人群踩着《小蘋果》節奏旋轉,老太太突然嘀咕,比電視里那些明星跳得實在。
他摘下降齡用的黑框眼鏡,發現母親銀髮里摻的白線又多了幾縷。
暮色漫過五金店招牌時,他鎖上捲簾門,把「誠信經營」的燈箱擦得鋥亮。
抖音後台彈出新私信,哥你好像那個演特務的演員!
他熄滅屏幕,推着改裝的二手三輪車往家走。
路燈把影子拉得很長,長得像三十年前筒子樓里那個翻牆逃學的少年,只是這次影子盡頭不再是警笛呼嘯的巷口,而是飄着炒菜香的三樓窗戶。
結尾
路燈把吉世光的影子揉成細長的線,一頭拴着筒子樓里摔碗的少年,一頭系著五金店擦燈箱的中年。
他不再需要扮演漢奸、警察或江湖混混。
如今最熟練的角色是清晨進貨時碼齊礦泉水的搬運工,是菜場魚攤前刮鱗剖腹的兒子,是拍短視頻時對着鏡頭比心卻總慢半拍的「過氣網紅」。
抖音評論區有人問,哥你好像那個演員?
他笑着搖頭,轉身給母親盛了碗剛熗鍋的西紅柿蛋湯。
櫥櫃深處藏着泛黃的劇本,扉頁潦草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唯有鎖店門時「咔嗒」的金屬響動格外清晰。
這一次,他終於把自己活成了不用台詞的普通人。
信息來源:
百度百科——吉世光——個人信息
中國新聞網——2011年12月20日——逃犯吉世光疑曾"潛"國劇盛典 險奪最佳男配角獎
中國經濟網——2023年2月13日——這樣的黑色幽默別再上演
手機新浪網——通緝犯潛逃後成《潛伏》配角 自稱比余則成還苦
新浪網——《潛伏》演員負案潛伏13年:我比余則成苦
娛樂新聞——逃犯吉世光疑曾"潛"國劇盛典 險奪最佳男配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