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裝、方絲巾、牛仔褲、運動鞋……12日下午,法國國寶級影后伊莎貝爾·於佩爾低調走進上海大學第四教學樓,在「藝趣人生」主題大師班上對話上海電影學院中外學子。
從《她》、《八美圖》到《鋼琴教師》等,她曾兩獲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兩獲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至今擁有9座國際a類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最佳女演員獎項。在影迷和師生眼中,於佩爾經常塑造十分複雜的女性角色,而於佩爾卻告訴他們:「我並沒有這麼複雜。」
「演電影,我不會想太多,」對於表演等專業的大學生,於佩爾輕鬆地說,電影是一門語言,想法是留給導演的,答案是觀眾觀影之後自己產生的……因此,她將演員定位於「自己戴上面具,詮釋另一個人,真實而複雜的人。」她與各國眾多名導合作,非常信任導演,認為與導演會面,對表演是至關重要的,這比其他因素對表演的影響更大。
場下一位來華留學生用英語追問於佩爾:演好複雜角色,如何走出角色?對此,於佩爾坦陳,「演員也是一份工作,就像麵包師是一份工作那樣。」儘管自己的表演過程中也會情緒化,但不會影響到表演以外的生活。她比方說,角色好比一種樂器,演員則是一位琴師,「放下琴後,也能幹別的事情。」同時,她也笑言,除了演那些「複雜」的主角,也很喜歡演小配角,可以比較隨意,甚至演得誇張。
於佩爾與導演、製片人羅納德·夏馬結為夫妻,兩人婚後育有3個孩子。不少人知道她的大女兒洛麗塔·夏馬也是演員;而大兒子洛倫佐·夏馬此次陪同母親來滬,他眼下主要在法經營經典院線,特別偏好放映老電影,比如上映北美電影遠不止美國片還有墨西哥影片,而放映亞洲電影可能更為小眾。
最近,作為排片人的兒子,正在他的院線發行上海故事背景、同為女性題材的《好東西(her story)》,在4月9日正式首映前已點映多場,包括母親於佩爾在內的觀眾們紛紛點贊。走過半個世紀的演藝生涯,於佩爾見證着法國影史發展,她坦言從最近巴黎書展看來,在當下年輕人中,文學的境遇比電影更糟糕一點,但法國電影始終為文藝片創造着獨有的空間。比如反映難民生活的新片《蘇萊曼的故事》,還有中國導演管虎的作品《狗陣》等,都受到法國影迷歡迎。
跨越中歐文化國度,人文交流連綿不絕。今春,由她主演「柳鮑芙」、蒂亞戈•羅德里格斯執導的契訶夫經典話劇《櫻桃園》來華巡演。4月11至13日,這部法語改編版名劇正在上海文化廣場上演。整整120年前,《櫻桃園》在莫斯科首演,成為契訶夫生命中的最後一部劇作,也成為一個「大莊園時代」新的更迭。電影生涯之外,作為舞台劇演員,於佩爾直言,「對於我來說,戲劇和電影表演是一樣的,完全自然演繹,無須任何差別。」演戲於她,舉重若輕。
最新消息是,遠在她的故鄉,第78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10日公布入圍影片名單,各路好片角逐新一年最高獎項「金棕櫚獎」。展映單元方面,伊莎貝爾·於佩爾主演的《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與湯姆·克魯斯主演的《碟中諜8:最終清算》等多部影片作為非競賽單元影片在戛納首映,可謂寶刀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