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嬰穿上西裝,北京人藝《趙氏孤兒》以現代方式與觀眾對話

3月15日,北京人藝小劇場口碑新作《趙氏孤兒》迎來第三輪演出。這一版《趙氏孤兒》開掘出傳統故事新的內核,打破固有觀念,以愛詮釋復仇,引發廣泛關注與好評,成為近年人藝爆款小劇場作品之一。本輪演出將持續到3月31日。

劇照

新版《趙氏孤兒》首演於2023年,由人藝知名演員何冰擔綱導演,北京人藝一眾青年演員主演。不同於傳統的復仇故事,這部作品從愛出發,讓結局實現反轉,既超越了復仇的主題,又為傳統的悲劇生髮出現代視角,以更宏大的主題來打動當下的觀眾。同時,現代的服裝配合科技感十足的舞台,在小劇場里,讓觀眾走出歷史,回到當下。

劇照

「北京人藝的《趙氏孤兒》是用一些現代方式來詮釋,以便與現代人對話,無論戲裏戲外都讓人深思。話劇重塑重演了傳統經典劇,煥發活力,令人感動。北京人藝還是北京人藝。」「年輕演員扛鼎力作。高潮似峰巒疊嶂,共情如波濤洶湧。話劇的魅力莫過於此。萬分推薦!」從不少觀眾觀後留言中可以看出,本劇從形式到內容,都讓大家體會到了這個傳統故事的現代性和感染力。

合影

小劇場舞台,金漢、周帥、李麟、趙澤棟、徐菁遙、黃薇、辛月、陳紅旭、王堃、劉奕、張瀚生、徐督、張鑫名、李金濤、李紫瑞、黃麒源、王卓達十七位演員。這樣的表演體量在以往的小劇場作品中並不十分常見。如此的安排也是為了集中展現青年演員的舞台表演力。從最初誕生於北京人藝青年演員考核計劃,到後來「孵化」成功,收穫好評,這部作品實現了創作初衷。

劇照

「表演訓練必須見觀眾。」何冰介紹說新排版《趙氏孤兒》的創作緣起是針對青年演員的表演訓練,「訓練的核心是每個演員都得打開自己。一出中國古代的宮廷戲,演員怎麼能穿西裝呢?但你穿上袍子、粘上鬍鬚、戴上冠,表演的感覺就變了。我所有的目的看似是手段,其實就是要大家去掉所有的負累、恐懼、羞澀,走出過往的舒適區和安全感,在舞台上儘可能去『裸露』,裸露內心的情感。」

劇照 金漢飾演程嬰

「之前我們那代演這齣戲的時候(2003年,林兆華導演版),演員和角色之間有一點距離,觀眾會報以欣賞的態度,但現在越來越不是這樣,你站在台上表演,觀眾對你內心的探索,對你內心犄角旮旯的好奇會更多。這就要求年輕一代演員要更大地把自己『打開』,盡情地去綻放魅力。」何冰說。

緊鑼密鼓的節奏,激烈的戲劇衝突,與金屬感的舞台裝置相配合,讓觀眾實現感官上的衝擊。豐富的人物塑造,深入的人物刻畫,呈現出的巨大能量,引發了觀眾內心深處的震動。程嬰的行為是否合理?在演員金漢看來,程嬰矛盾的內心需要從哲學和心理學層面去尋找依據,「我們需要讓觀眾能理解他。」一場一場的舞台積澱,如今的自己不僅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同時也更能明白表演的方向,「這一輪希望舞台上的自己能夠找到表演上的鬆弛感。」

周帥(左)飾演屠岸賈

在劇中實現「反轉」的屠岸賈,以豐富的內心情感,引起觀眾的同情。「這個人物就像埋在土裡的獅子。」飾演這一角色的青年演員周帥找准人物定位,演出人物如何「衝破土地,露出獠牙」的過程。一次次的豐富和創造,也讓演員們覺得,舞台上的人物逐漸「豐滿了羽翼」,帶給每一個人全新的感受。

「這部戲裏我跟大家說的是,要把心打開,心打開了,心裏的光就出來了,舞台上就有了發光體。」何冰表示,演員們要在舞台上用最快的速度,打破台上台下的「牆」,讓大家進入到同一空間,實現共同創造。兩年以來,演員們不斷成長,「從開始我帶着大家控制節奏,到現在節奏都『長』在他們自己身上,他們完全可以自己去駕馭。」

劇照攝影/李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