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婉秋:靠「撿漏」一炮而紅,一個角色吃一輩子,遺言卻感動世人


初中時代的姜文,曾對電影《劉三姐》有過一段近乎痴迷的經歷。

他看這部電影足足看了17遍,對其中的故事情節、人物、風光以及深情的愛情歌頌,都有着難以言說的感動。

時至今日,這部電影依然被視為珍貴的藝術作品,很難再有其他電影能夠達到《劉三姐》這種高度。

「劉三姐」這個角色源自壯族的民間傳說,以其聰明機智、歌聲悠揚而聞名,被譽為「歌仙」。

這個角色深受人們喜愛,與她相關的故事和歌謠更是豐富多彩,每年的「三月三」壯族人都會共同慶祝這個節日,以紀念她的傳奇。

實際上,「三月三」這個日期對壯族人來說,不僅僅是個節日,還是傳統上的對歌日。

相傳,劉三姐從小就展現出超乎常人的才智,十二歲時就能用歌聲回應世間萬物,她的歌聲清澈如泉,動人心弦。

她的天賦和美聲讓她在壯族地區小有名氣,很多人慕名而來,與她一決高下。

不過,多數挑戰者都不是她的對手,最終無言以對,尷尬而歸。

劉三姐的才華引起了一些地方惡霸的嫉妒,最終她在柳州被害。

關於她的結局,傳說中有很多版本:有的說她騎魚成仙,有的說她化成石頭,還有的說她被財主迫害後逃離人間……

這些傳說都映射了「劉三姐」作為一個傳奇人物的多面性。

1943年,黃婉秋出生於廣西桂林。

她是家中八個孩子中最引人注目的,從小就展現出對唱歌和表演的熱愛,經常模仿桂劇演員,給家人和朋友們表演。

1961年,黃婉秋在電影《劉三姐》中扮演主角時,年僅17歲。

很多人都知道黃婉秋曾讓劉三姐這個角色栩栩如生,卻不知道她險些就錯過了這個機會。

那個時候,廣西全力在推廣一種精品彩調劇——《劉三姐》。

這個戲在當地非常受歡迎,各個劇團紛紛上演這個劇目,競爭非常激烈。

有100多位女演員都在爭奪劉三姐這個角色,黃婉秋也是眾多候選人之一。

《劉三姐》的製作過程中,導演蘇里和他的團隊投入了巨大的心力。

他們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進行了長達8個月的實地考察,從當地人那裡聽取故事,學習方言,理解當地習俗,這一切都讓《劉三姐》的劇情更加豐富和貼近真實。

選角過程中,傅錦華憑藉擁有出色的外貌和歌喉得到了很大的認可,但是她在細節上卻未能完美契合劉三姐的形象。

於是,導演決定讓黃婉秋來試試。

拍攝過程中的困難重重,黃婉秋作為一名新人,在表演上的壓力極大。

她要克服自己演技上的不足,還要面對與阿牛哥的愛情戲份的挑戰。

她在野外連續工作,不怕嚴寒酷暑,甚至在一次拍攝中差點溺水,但幸運地被救起。

在導演的耐心指導和團隊的支持下,黃婉秋逐漸找到了感覺,最終超越自我,演出了劉三姐的精髓。

影片一經上映,便成了熱門話題,黃婉秋也因此成名,劉三姐的形象深入人心。

在她的演繹下,「劉三姐」不再只是存在於傳說里的「歌仙」,而是廣西的文化符號。

毫無疑問,她激起了無數人對這個角色的喜愛和追隨。

曾有一位熱心的觀眾,每看一次《劉三姐》,就會寫一封心得給黃婉秋。

他已經寫了99封。

如果不是因為一些特殊原因,他甚至打算寫到第100封!

電影里,黃婉秋飾演的劉三姐唱響了廣西的山歌,也讓大家感受到了那裡的自然風情和純樸人文。

山歌好比春江水》這首歌也從電影《劉三姐》中飄然而出,成了許多人的「心頭好」。

之後,黃婉秋雖有多部作品如《春蘭秋菊》《長城大決戰》《爸爸媽媽和孩子》,但《劉三姐》已成為她的標誌。

她本人也曾坦言:

「我的藝術生涯是和劉三姐緊緊相連在一起的。」

隨着歲月的流逝,她逐漸退出了公眾視線。

就在黃婉秋去世前一個月,她的一封告別「遺言」被公開。

「我的親人們,我的摯友兄弟姐妹們,以及國內外厚愛我的「劉三姐」影迷朋友們:永別了,我將到天外傳歌去了。我囑託丈夫及女兒,繼續為中國劉三姐文化傳承好!發展好!為中國的民族文化宣傳好!宣傳我們美麗的廣西、桂林!天上,人間我心永遠與你們同在!」

——黃婉秋

黃婉秋的丈夫何有才一直陪伴在她身邊,這對夫妻同甘共苦,風雨共度了30多年,何有才的不離不棄讓人感動。

何有才比黃婉秋小六歲,卻在黃婉秋的生活中扮演了無可替代的支柱角色。

他曾說:

「因為三姐的名氣比我大,所以她是太陽,我是月亮。月亮就應該跟隨太陽。」

在生活中,何有才是黃婉秋的司機,也是她的「私人助理」,全權打理她的日常和事業。

他表示,支持妻子的藝術發展,讓愛她的人再次見到她的光彩,是他的責任。

八十年代中期,何有才與黃婉秋曾一起被調至自治區歌舞團,黃婉秋擔任領導。

回到桂林後,黃婉秋在文化領域繼續發揮影響力,成了多個文藝組織的重要成員。

何有才始終是黃婉秋堅實的後盾,黃婉秋決定全身心投入劉三姐文化傳承時,何有才毫無保留地支持。

他們共同推動了「劉三姐景觀園」的建設。

這是為了文化的傳承,也是一種創新的嘗試,更為廣西乃至更廣泛地區帶來了文化和經濟的雙重收益。

1995年,黃婉秋還被選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

2009年,在休斯頓舉辦的「中華情——電影的記憶」演出中,何有才和黃婉秋再次以《劉三姐》中的角色亮相。

這一夜,他們表演了經典插曲,還通過互動,加深了與海外僑胞的情感連接。

2015年,黃婉秋被文化部授予「德藝雙馨終身藝術家」稱號,這是對她藝術成就的高度肯定。

對於黃婉秋而言,何有才的日常陪伴是彌足珍貴的。

黃婉秋病重時期,何有才曾在醫院病房裡播放《劉三姐》的主題曲來安慰她。

有一段時間,黃婉秋的健康狀況明顯有所改善。

大家都以為她就快好起來了,但最終,她還是沒能戰勝病魔。

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她還拖着病體,向觀眾保證會一直將劉三姐的文化傳承下去,這種堅持和執着讓人深受感動。

儘管有愛人和醫生的悉心照料,但終究未能挽留住黃婉秋的生命。

2023年3月4日凌晨,一代影視女神黃婉秋在桂林醫院重症監護室因搶救治療無效逝世,享年80歲。

葬禮現場,何有才強忍悲痛,與妻子做最後的告別。

黃婉秋去世後,何有才的生活徹底改變。

他曾獨自一人坐在窗前,凝視着牆上妻子的照片,沉浸在對她的無盡思念中。

最終,何有才決定繼續妻子的遺願,將這段美麗的故事繼續傳播給更多的人。

他計劃整理和出版黃婉秋的表演視頻和創作背後的故事,讓劉三姐的歌聲和故事永遠流傳。

他們的女兒何雁雲,繼承了黃婉秋在電影《劉三姐》中的光輝形象,並將其帶到了舞台上。

何雁雲在母親的基礎上將劉三姐的形象進一步豐富和傳承。

她在舞台上重現了這個角色的精神和魅力,還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這位壯族的民間英雄。

何雁雲的努力,讓劉三姐的故事和歌聲得以繼續在新的一代中傳唱,這個傳說人物的文化影響力仍在延續。

如果黃婉秋能看到這些,一定會非常欣慰吧?

黃婉秋的離世,對影視界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損失。

她的一生充滿了光彩,最終在耄耋之年與世長辭。她的故事、她的歌,將永遠在人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祝願她在天堂繼續安寧,不再有任何病痛,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