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為期一個多月、輾轉2500多公里、橫跨靖遠、平川、景泰三區縣拍攝的紅色公益電影《靖遠兵暴》在甘肅白銀市圓滿殺青。目前,該片已進入緊鑼密鼓的後期製作階段,有望於2024年與觀眾見面。
順利關機,起義領導者子女發來祝賀
深受「兩當兵變」影響而發生的「靖遠起義」戰鬥輾轉兩千多公里,歷時三年,橫跨靖遠、平川及周邊市縣,是同時期甘肅境內爆發歷史最久、規模最大、參加黨員最多、影響最深遠的武裝起義之一。「靖遠起義」喚醒了民眾的革命意識,播下了革命鬥爭的火種,對中國共產黨在靖遠地區乃至甘肅的革命鬥爭產生了重大影響,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靖遠兵暴》導演馬德林、馬德洲表示:「我們這個電影是依據1932年靖遠起義和水泉堡起義改編的。故事大部分發生在靖遠、平川兩地,場面宏大,人員眾多,拍攝難度非常大,能夠順利殺青要感謝當地政府、各級領導、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父老鄉親的大力支持和幫助,還要感謝全體劇組演員和工作人員辛勤的付出。」參與電影拍攝的演職人員也紛紛表示,能夠參與這次電影拍攝,傳承紅色文化、保護紅色記憶,感到十分榮幸。
關機會上,社會各界人士紛紛發來賀電,祝賀電影圓滿拍攝完成。1932年「靖遠起義」領導者之一孫作賓先生的兒子孫曉東、孫曉西也給劇組發來了祝賀視頻,對《靖遠兵暴》能夠將甘肅革命鬥爭這段艱苦卓絕的歷史搬上熒幕表示衷心的祝賀和誠摯的敬意。
輾轉多地拍攝,特約演員都是本地人
為了還原革命年代的生活場景,劇組需要大量的群眾演員,周邊村民聽後踴躍報名,解決了群演缺口大的問題。
每到一處取景拍攝地,《靖遠兵暴》劇組都受到了周邊群眾的熱烈歡迎。製片人表示,「進步青年、地下黨員、游擊隊員、小紅軍、小頑童、婦女救護隊、國民黨士兵、國民黨騎兵、土匪惡霸、土豪劣紳、遊街百姓、乞丐流民、商賈駝隊、樂隊舞女、藥店夥計,這些角色,都是由當地群眾扮演。」
拍攝期間,有一天正逢陰雨,攝製組冒雨拍攝。中午,當工作人員按照通告準備在雨中拍攝劇本中入黨場景時,天空放晴,陽光透出雲層照射下來,演員們在陽光的照耀下激情宣誓,圓滿完成拍攝。
即將開始後期製作,預計2024年與大眾見面
劇組沿着「靖遠起義」行動路線拍攝,下莊子、打拉池、郎山、劉家寨、雙龍、永新都在劇中呈現,這也是靖遠一帶風貌第一次登陸大電影。
同時,劇組還先後前往靖遠鐘鼓樓、獨山子、圓洞溝、盈耀陶瓷有限公司、景泰大敦煌影視城取景拍攝,並在獨山子搭建了一座戲台。據悉,拍攝完成後,此戲台將繼續保留,供當地百姓節慶娛樂使用。
殺青宴上,該片導演馬德林、馬德洲表示,能以電影的方式回饋家鄉是作為靖遠東升人的榮幸,「當我們通過電影回望歷史的時候,就可以看見家的方向,提醒着我們,我們是誰,我們要成為誰。」
奔流新聞記者了解到,紅色公益電影《靖遠兵暴》從構思到殺青歷經五年。接下來,《靖遠兵暴》將開始緊張的後期製作,有望在2024年與大家見面。
文丨奔流新聞記者 王夏菁
圖丨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