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十年》:被富二代包養洗腦的林蓓蓓,分手去跳舞才是正道

文|涼子

林蓓蓓是鄭州市歌舞劇院的舞蹈主演,極有天賦,被院里當作首席接班人來培養。

可她倒好,練舞一向不積極,遲到早退都是常態。

因為林蓓蓓認為,在劇院工作,不管有多努力,月薪拿到六七千也就封頂了,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只想嫁給富二代男友,在編製內輕輕鬆鬆做個群舞

白百何飾演的編導陳冉找不到林蓓蓓時,男同事操着一口正宗的方言暗諷道:

「咦~瑪莎拉蒂接走的,可興。」

「人家都準備嫁入豪門了,還排啥練。」

林蓓蓓被豪門男友「洗腦」

富二代劉寧是林蓓蓓的男朋友,他提出明年就結婚,要求林蓓蓓婚後在家做全職太太。

劉寧要娶林蓓蓓,其實是他父母放的話,父母讓他先成家後立業,結婚後好接管家裡的生意。

讓林蓓蓓辭職,也是劉寧媽媽的唯一要求,他媽媽不是不喜歡林蓓蓓跳舞,而是不喜歡自己的兒媳婦跳舞。

這樣的男人,這樣的家庭,還能嫁嗎?

至於劉寧的意思,他是這樣說的:

「我當然不希望我太太拋頭露面,掰大腿給人看了,而且你們排練吧,沒白沒黑的,嚴重影響我的生活質量。

我覺得吧,現在跳得三心二意的,沒什麼大意思,結婚你不用上班了,好好地當全太,對吧,什麼活也不用干,在家指揮指揮保姆,出門陪我應酬,這生活,還夠理想啊。」

由此來看,劉寧的控制欲和佔有慾太強了,他不想讓林蓓蓓跳舞,考慮的全都是自己,而不是不想讓林蓓蓓太辛苦。

在這種男人眼中,女人就是自己的附屬品,一心一意都要在自己身上,不需要她時,就在家做好賢妻良母,需要她時,就必須給自己充當門面,隨叫隨到,太可怕了!

更可怕的是,林蓓蓓絲毫沒有意識嫁給這種男人後的悲哀,反而覺得挺好的,覺得幸福來得有點突然,一時被男人的甜言蜜語沖昏了頭腦,陷進了「愛」的漩渦。

林蓓蓓根本就不清楚劉寧的真正為人,但劉寧吃透了林蓓蓓,知道她最在意的就是爸媽,所以提出結婚後,在他們家附近買套房,把林蓓蓓的父母接過來。

林蓓蓓的父母在開封擺夜市,劉寧還說,如果到時他們二老實在閑不住,他就盤個飯店,交給他們管。

好話誰不會說,劉寧就只是上下嘴唇碰了碰,就給林蓓蓓畫了一張大餅,林蓓蓓都沒看到實際行動,就被成功洗腦了,做好了辭職、結婚做全職太太的打算。

林蓓蓓不想成為「第二個小艷」

林蓓蓓之所以那麼容易被富二代男友洗腦,並非是她愛慕虛榮,貪圖榮華富貴,而是因為她 看到了現實的殘酷。

尤其是舞蹈這行,就是一碗青春飯,林蓓蓓在舞蹈首席小艷身上,看到了舞蹈演員的「悲哀」。

小艷在過去的10年里,片刻不敢停歇,即使是首席,也只是個「雞頭」,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空降的「鳳頭」。

她沒日沒夜地練舞,身上傷痕纍纍,卻也只能跳個B角。排練時,外援名導給A角講10遍,才會給她講一遍,她受盡了冷落和屈辱。

而如今,小艷年過30,都要跳不動了,還在堅持着,家裡又催生,她面臨著事業和家庭的雙重打擊,錯過了最好的生育年齡,事業上也沒有什麼大的突破。

所以,當編導陳冉勸林蓓蓓不要浪費一身的天賦,不要辜負院里對她的期望時,她說了這麼一番話:

「一個首席接班人怎麼了,就是一個二線院團的雞頭,一個月的工資衝破了天,也就六七千吧,要365天每天都不停歇地跳啊跳啊跳啊,是跳出名來了呢,還是跳出利來了呢?

那我就不想當第二個小艷姐嘛,不想過那種特別委屈自己的生活。

陳導,我覺得你們這代人呢,可能比較講究熱愛,但我們這代人,就比較講究性價比,講究投入產出比。

這確實也沒多少錢嘛,就算拿了荷花獎,那獎金也就三千五,要我一周九個小時,那三個月就是一百零八個小時,這麼長的時間哪,我干點什麼不好嗎?這買賣挺不划算的,就是覺得,誰不算這個賬......」

在林蓓蓓看來,小艷就是舞者的一種悲哀,辛苦了十餘年,名和利都沒得到,這是一件特別不划算的事情,所以她的頭腦很清醒,她不想成為「第二個小艷」。

可林蓓蓓天賦比小艷高多了,小艷是五分的天分和五分的刻苦,而林蓓蓓有七分的天分,為何不去充分發揮最大的潛能呢?

陳冉說,舞蹈演員的投入跟產出,確實不成正比,她也想多掙點,但不管掙多掙少,這就是舞者的宿命和使命,這就是她在舞蹈這行的價值觀。

林蓓蓓不贊同陳冉的價值觀,她也並不在乎能否成為首席,只在乎跳舞能否讓她過上想過的好日子。

如果舞蹈不能掙錢的話,那就只是愛好而已。如果把愛好當成工作,物質上還是那麼窮,那就是一個悲劇。

既然如此,林蓓蓓為何不辭職呢?

因為歌舞劇院是有編製的,相比於其他地方還算不錯,而且林蓓蓓還喜歡着跳舞,除了跳舞,別的工作她也不會做。

只是,她現在有了富二代男友,按照男友的說法,結婚後她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還能接濟父母,何樂而不為呢?

人,一旦有捷徑可走,誰還願意繞路而走呢?

三件事讓林蓓蓓「迷途知返」

林蓓蓓特意去開封找爸媽,跟他們說了劉寧結婚的提議,還打算把他們接到鄭州,她想按照劉寧說的去做,想帶爸媽一起過好日子。

林父說:「我跟你媽現在挺好的,一點都不累。」

林母說:「這劉寧的心意,爸媽都領了,但結婚過的可是你自己的日子呀,哪有把爹媽拴在身上,讓人家一塊包圓這個道理呀!」

不得不說,林蓓蓓父母的三觀太正了!

他們擺夜市雖然很辛苦,但樂在其中,畢竟是靠自己的雙手賺的錢,不用看任何人臉色。女兒又在省級歌舞劇院工作,他們臉上很有光彩,這就是好日子!

林父林母一直都以女兒為榮,林蓓蓓從小就熱愛跳舞,經常在攤位旁邊跳,人人都誇跳得好,以後一定能成為一個舞蹈家。

如今,就因為男人的一句話,結婚就辭職,林蓓蓓若是說不跳就不跳了,父母打心底也是不開心的。

他們從來沒把女兒當過搖錢樹,沒想過讓她嫁豪門幫扶家裡,只想讓她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才是真正的「為你好」。

再看劉寧呢,讓林蓓蓓陪着自己去KTV跟狐朋狗友玩,朋友找了一堆小姑娘跳舞,讓林蓓蓓指點,讓她上台露一手。

劉寧沒有幫着阻止就算了,還附和着讓林蓓蓓去跳,一副驕傲得意的態度:

「我們家蓓蓓,未來首席,這怎麼說也是全國頂尖的,這舞,哪能入她眼?」

這時的劉寧已經暴露了真實面目。

他之前還在說,不讓林蓓蓓在外人面前掰大腿,只能在自己跟前跳;如今當著那麼多男人的面,讓林蓓蓓去跳舞助興,還說跟在家在他面前跳是一樣的。

他把女朋友當作了什麼?門面還是玩物?

林蓓蓓生氣後回到了宿舍住,問室友寶圓:這是你想要的日子嗎?

寶圓說,當然是啊,住着這麼大的宿舍,就像住在別墅一樣,每月三四千的工資,還能跳舞,這就是她想要的日子。

其實寶圓一直都很羨慕林蓓蓓的天賦,可林蓓蓓並不以為然,並沒有好好利用自身優勢,她 不知道的是,她不想要的,是別人怎麼努力都跟不上的。

林蓓蓓一直在仰望着更遠的遠方,卻忽略了眼前的康庄大道,不要忘了自己亦是別人的仰望對象。

經過父母的引導,看破劉寧的真實面目,又聽了室友的一番話,林蓓蓓終於想通了,不再迷茫,第二天一早就去練舞了,這才是正道!

真為林蓓蓓最後的醒悟感到慶幸,慶幸她及時看清了劉寧的真面目,慶幸她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

寫在最後

其實林蓓蓓一開始答應劉寧做全職太太時,就沒想過全職太太的日子有多麼難過,她只是不確定地說:

應該好吧,奮鬥這麼久都奮鬥不上的日子,一下子就全來了。

要知道,為了男人,為一個不確定的未來,放棄自己的事業,是最愚蠢的做法。

不是說男人不靠譜,而是劉寧這樣的靠不住,就算林蓓蓓為他放棄了事業和臉面,劉寧也只會說:

「我不就是你的面子嗎,你嫁給我了,不用受累,錦衣玉食的,還不夠你有面子?」

劉寧根本沒考慮林蓓蓓的心之所想,只在乎自己的面子和感受,就算結婚後,也極有可能再找別的女人。

林蓓蓓說,若是結婚就得辭職的話,她不想那麼早結婚,想趁年輕時多跳幾年,反正青春就這幾年,也跳不幾年了。

劉寧就不滿了:

「反正是要等你把你的青春跳過去了,像你們小艷姐那樣,三十大幾了,跳不動了,也沒什麼奔頭了,我再娶你給你兜底,是嗎?我圖啥啊?」

看吧,這個男人圖的只是你的年輕和美貌,根本不是真愛,等你年老色衰,他必定會嫌棄你,很快就會有厭棄你的那一天。

所以,女人無論何時都要有自己的事業,就算男人足夠愛你,自己也要有應對一切變化的能力。

沒有人值得你為他放棄事業,值得的人也不會讓你為他犧牲,而是會支持你。

其實現實中有很多面臨著「男人的誘惑」的女孩,一邊是艱苦的工作,另一邊是條件不錯的追求者,在物質的權衡中,很多人都選擇了後者。

還有一些女孩,為了不讓自己太辛苦,為了讓自己少奮鬥幾十年,在擇偶時就奔着事業有成的男人去。

正如《親愛的生命》中的郭彩婷,20多歲的年紀,只想找年齡大的成功男人,所以才被有家室的張子路所騙,害得孩子生下來就是死胎,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畢竟,事業有成的好男人,有幾個還在社會上「遊盪」呢?大都被家庭收服了。

而年齡相仿的男人,若不是富二代的話,又有幾個能在20多歲的年紀就事業有成呢?

可見,人生的有些路,終究是要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去走的。

而有些苦,是必須要吃的,若是吃不了物質上的苦,精神上就要受控於他人,不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