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合作李連杰北美票房慘敗!陳可辛想靠章子怡甄子丹翻身


據外媒《綜藝》報道,陳可辛新劇《醬園弄殺夫案》(The Murderer)即將在釜山電影節上正式公布,由章子怡擔任主演。這部劇是陳可辛創辦的泛亞洲製片公司的5部作品之一,為流媒體提供優質劇集內容。

陳可辛還計劃跟甄子丹合作《敗北之人,隱藏大師》,甄子丹扮演一位亞裔美國武術家,他發現功夫大師一直在將他們的記憶和技能烙印在陌生人的身上。

還有三部影片,分別是韓國網絡漫畫改編的《ONE: High School Heroes》和《Heesu In Class 2》以及陳可辛2002年開發的恐怖 IP《見鬼》的續作。

足見,香港導演陳可辛在內地市場遇見障礙了開始轉投美國流媒體,下面就一起來看一看陳可辛這些年的電影之路!

陳可辛1962年11月28日出生在一個漂泊的香港家庭里。受父親的影響,陳可辛從小就喜歡電影,四五歲時,就幫着父親拎着公文包輾轉奔波於各個劇組。

1974年,12歲的陳可辛隨家人到泰國曼谷定居。陳可辛在泰國上的是國際學校,但每到假期,他都會跑回香港,去熟悉的電影院看電影。

1983年,大學還沒畢業的陳可辛跑回香港,在嘉禾電影公司做暑假工,助理、後勤甚至是監製,他都一一嘗試,並最終放棄了大學學業!

1983年,吳宇森執導動作電影《英雄無淚》,需要泰語翻譯,當時年僅21歲的陳可辛經人介紹,得以參與編劇及統籌。

隨後,他在嘉禾電影公司曾任蔡瀾等人的副導演和助理製片。後經曾志偉介紹,轉入好朋友公司任製片,並學習監製。

1991年,30歲的陳可辛執導了自己的處女作《雙城故事》,由譚詠麟、曾志偉、張曼玉主演,該片大受好評,被香港導演協會選為最佳影片,曾志偉獲得香港金像獎影帝,也讓陳可辛一炮而紅。

1994年,陳可辛監製並執導了由張國榮、袁詠儀、劉嘉玲等聯合主演的愛情電影《金枝玉葉》,該片票房達三千萬,名列香港年度十大賣座電影,並獲得了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

1996年,監製並拍攝了由黎明和張曼玉領銜主演的愛情電影《甜蜜蜜》,該片獲得了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和第3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陳可辛則憑藉《甜蜜蜜》獲得了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從此導演事業達到空前的巔峰。

但是,陳可辛導演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親歷者和當事人,他見證過最輝煌的時代,也見證了盜版橫行,香港電影在台灣韓國等市場走不通,走向了低迷。他也開始另謀出路!

陳可辛曾在99年為斯皮爾伯格的夢工廠執導了愛情電影《情書》,卻並沒有動靜。

隨後,他開啟東南亞電影計劃,監製了彭氏兄弟的《見鬼》,監製了朗斯·尼美畢達導演的《晚娘》,監製了趙良駿《金雞》,親自導演了《三更之回家》,把李心潔鍾麗緹捧到大紅大紫。

但是,陳可辛監製的《見鬼2》《見鬼10》《金雞2》都沒有預期反響,加上內地合拍片市場大興,陳可辛導演乾脆去內地闖蕩。

陳可辛先在內地拍攝了《如果·愛》,周迅金城武張學友主演,該片拍攝完成後,據發行人安曉芬透露,陳可辛還要世界各地的去跑發行,非常辛苦。

陳可辛白天在世界各地做活動,晚上就趕飛機,在飛機上睡覺,再去下一站做活動,有兩三個月時間,他基本就沒有在床上睡過覺,都是在飛機上度過的。該片讓周迅拿到台灣和香港影后,陳可辛也獲得最佳導演。

當時,陳可辛導演發話,《如果愛》票房都不會輸給《無極》。結果輸了一個多億的票房,據他回憶,當時院線和觀眾都認為《無極》那種古裝大片才是「商業大片」,對於《如果·愛》這種歌舞片根本不認。

於是,陳可辛執導的古裝動作片《投名狀》,該片由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徐靜蕾郭曉冬聯袂主演,投資兩億,其中國票房達2.2億人民幣,亞洲累計票房達4千萬美元,獲得了香港和台灣最佳影片,李連杰也獲得影帝。

但《投名狀》的商業收益沒達到2億人民幣,最終還是賠錢了,其中美國才12萬的票房慘敗記錄,最是讓人咋舌。要知道李連杰的《英雄》可是在北美票房高達五千萬的。

據說,《投名狀》太寫實太殘酷太壓抑,人物都灰頭土腦慘兮兮的,跟北美觀眾想看《英雄》《卧虎藏龍》那種飛來飛去(神似超級英雄片)的武打片背道而馳,所以表現形式有問題,全球市場哪怕有多位巨星都沒能賣座。

陳可辛認為《投名狀》拍得髒了吧唧的,那是古代的現實黑暗,如果自己想空前賣座,根本不會選這個題材,「功夫皇帝」李連杰在小屋子裡武打片,會更賣座。

之後,陳可辛監製了陳德森導演的《十月圍城》,此片是陳德森導演籌備十年沒拍的力作,因為陳可辛和博納於冬缺項目,就彙集了謝霆鋒、甄子丹、黎明、張學友、范冰冰胡軍等大咖拍攝。

而且拍攝過程中,陳德森導演有抑鬱症,並跟陳可辛有分歧,直接被架空,劉偉強臨危受命調過來拍攝完畢!

該片全球票房過三億,獲得金像獎最佳影片,謝霆鋒還獲得最佳男配角,可謂是大賺了一筆。但是,據說陳可辛、於冬為了商業利益,曾僱傭媒體抹黑同期爛片《三槍》,對張藝謀進行了打壓。

陳可辛為了《十月圍城》的賣座,還炮轟好萊塢大片《變形金剛》《2012》都是傻電影,足見此人也並非一個文質彬彬的文藝導演,就是一個奸商。

此後,於冬、陳可辛、陳德森開始分道揚鑣,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在2011年,陳可辛招來甄子丹、金城武、 湯唯,拍攝了武打片《武俠》。結果這部作品投資過億,可國內市場僅僅只有1.7億。在北美,收穫了1.1萬,賠得一塌糊塗。

出品人覃宏曾吐槽自己和陳可辛合作的票房失敗之作《武俠》結尾,大反派王羽莫名被雷劈死的結局曾引發不少爭議。

原來,這個結局也是陳可辛後改的,「劇本里的結局根本不是被雷劈,而是金城武會武功,和甄子丹、湯唯三人一起殺了王羽。」

在《武俠》賠錢後,不信邪的陳可辛又來了一次,他監製了劉偉強導演的古裝大片《血滴子》,結果糟糕的劇本和灰暗的畫面,再度荒廢了阮經天李宇春、余文樂、黃曉明等大卡司。

《血滴子》內地跟《泰囧》《十二生肖》《大上海》死磕,票房乾脆沒有過億,口碑也是一塌糊塗,在美國創下了5200美元的票房紀錄。

此後,陳可辛開始痛定思痛,他執導並監製的劇情片《中國合伙人》上映,該片由黃曉明、鄧超佟大為聯合主演,講述新東方老闆的發家史,該片票房達5.38億人民幣,獲得了金雞獎最佳影片,黃曉明也獲得影帝。

接着,陳可辛導演了《親愛的》,趙薇、黃渤、佟大為、張譯、郝蕾聯袂主演,這部打拐題材的犯罪寫實佳作,內地票房高達三億,獲得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不過,自從2018年以後,內地影視劇的審查力度再度加強,這一次,是直接將電影當作「宣傳工具」來規定了框架範圍。

陳可辛為了「命題作文」開始拍攝主旋律電影。從《中國女排》改名為《奪冠》,又經歷了疫情延期,一部講述中國「女排精神」的電影誕生了,雖然票房不俗,內地獲得了獎項,但也是多災多難。

陳可辛本來還拍攝了另一部體育電影《李娜》​後來改名為《獨自上場》,到今天「豆瓣」都已經找不到這部電影的痕迹,只有一部7分鐘的相關短片被收錄,足見審查制度對主旋律都太苛刻了。

審查只是讓陳可辛感到無奈的一部分,疫情爆發以後,一部電影會​不斷地延期、撤檔,加上影院總是停業,已經讓中國電影的生存空間越來越逼仄狹窄。

近年來,《李屍朝鮮》《魷魚遊戲》《蘇里南》等韓劇都在美國網站播火了,這讓陳可辛突然看到了生財之道!​

他說:「因為我真的不認為這世界的人只看英文的,韓國已經證明了。韓國現在全世界也看,不止全亞洲。如果看韓劇,那為何不看中文劇呢?因為以前也都是看港產片的,其實韓劇的市場就是以前港產片的市場。如果韓劇拿走了我們的港產片市場,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拿回韓劇的市場呢?」

陳可辛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透露「我自己正要轉型去拍美劇,這個是我未來的人生規劃,應該要拍一些全世界都看的中文劇。」

而章子怡將出演陳可辛導演的新劇《醬園弄殺夫案》,故事原型為民國四大奇案之一,具體的故事十分血腥暴力,在上個世紀的上海灘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相信該劇在美國流媒體上,還是尺度很大的。

但是,某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香港導演認為,「陳可辛雖然有雄心壯志,他能懂如何拍劇?非常不看好!」認定他也就是效仿《蘇里南》《殭屍校園》《地獄公使》那種平庸的噱頭熱劇,去美國流媒體賺快錢的。

畢竟網飛、亞馬遜蘋果、迪士尼想要打開亞洲市場,跟內地合作容易碰審查制度,跟香港台灣導演合作為妥善,但某位業內人認為陳可辛想要拍出一部《華燈初上》《我們與惡之間的距離》那樣熱門佳作,還是很難的!

大家看好陳可辛和章子怡合作的《醬園弄殺夫案》嗎?大家如何看陳可辛在內地混得多災多難?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