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披荊斬棘》個人喜愛度排名,我發現四個實質問題,值得深思


《披荊斬棘》第二季已經進行了四場舞台表演,也進行了四次個人喜愛度排名,其實,從這四次排名中,還是能看出一些有意思的問題的,這幾次排名,可並非單純的是哥哥們的魅力表現呦。

首先,《披荊斬棘》已經進行到第二季,創意比情懷更重要。


情懷梗真的是已經被綜藝節目玩爛了,從《乘風破浪的姐姐》到《披荊斬棘》,每季節目都請來30幾個明星,誰還沒點故事呢?所以,在《披荊斬棘》第二季的舞台上,就能深刻地發現,其實創意比情懷更容易打動觀眾,而這點在二公、三公後張智霖的個人喜愛度排名可見一斑。

二公舞台《傷心的人別聽慢歌》,張智霖設計加入「懸浮」舞台效果,獲得了觀眾的喜愛,二公結束後,個人喜愛度排名張智霖排到了第一位;而到了三公比賽,在《無與倫比的美麗》舞台,張智霖更是把婚禮搬到了舞台,這次比拼結束,張智霖個人喜愛度排名依然第一。


綜上,張智霖兩次舞台表演,還是贏在了創意,能讓觀眾震撼的舞台,自然更受青睞。

第二、大樹底下好乘涼,千萬別小看「抱大腿」。


金瀚小哥哥在影視劇領域小有名氣,但到了《披荊斬棘》的舞台上,在任賢齊蘇有朋、張智霖、鄭鈞等老字輩的明星面前,還是略顯稚嫩了,不過,從初舞台開始,金瀚一直是在蘇有朋的隊伍,蘇有朋其實是挺「卷」的一個人,他不僅要求自己舞台表現完美,對隊友的要求也很嚴格,金瀚幾次演出個人喜愛度排名都是倒數,如果不是他和蘇有朋一組,找到了一棵可以乘涼的大樹,估計早就被淘汰了。

當然,並非說金瀚小哥哥表現不好,只能說,《披荊斬棘》的舞台,除了抓住每次機會外,選好隊伍也是很重要的。


第三、厚積薄發,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到什麼時候都不過時。


吳建豪在《披荊斬棘》第二季表現很亮眼,他的四次排名也都比較靠前,雖然他不是第二季冠軍的熱門人選,但吳建豪成團應該是沒有什麼懸念的。

看吳建豪跳舞是一種享受,但其實,吳建豪之所以在舞台上表現這麼亮眼,是源於他多年如一日的自律,不管是身材管理還是唱歌、跳舞的技能,吳建豪一直沒有荒廢,正所謂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吳建豪參加《披荊斬棘》明顯的不用惡補,不用刻意減肥,因為他一直就是這個樣子,他只需要在舞台上將自己的魅力展現出來就好了。

第四、年輕時最應該努力,這樣你才有機會「吃老本」「賣情懷」


《披荊斬棘》第二季的舞台,除了張智霖、陳小春幾個初代哥哥,在第二季中,蘇有朋、潘瑋柏、任賢齊的人氣一直是很高的,而這幾個哥哥,他們之所以受到這麼多關注,除了他們在舞台上表現的確很不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有「賣情懷」「吃老本」的資本啊。

就拿蘇有朋來說,「小虎隊」的光環,「五阿哥」的情懷,還有「杜飛」「張無忌」等等經典角色,哪一個拿出來不都是一波回憶殺?所以,年輕時的努力都不會白費的,比起「老有所成」,「年少成名」的確會有更多的實惠,就算有一天沒那麼紅了,如果你曾經足夠紅,「吃老本」也是一種資本。

當然,像蘇有朋、任賢齊等哥哥,可並非是在「吃老本」,他們還是在盡最大的努力,表現他們成熟男人的魅力的,活在當下,是觀眾能在《披荊斬棘》這些哥哥身上感受到的,看一檔綜藝節目,其實真的是能品味出很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