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別想翻拍《仙劍3》,80,90後不答應,00後可以看喜羊羊啊

每年暑假,在我們都會懷念的一批經典電視劇里,《仙劍奇俠傳3》必居其一。


6月28日,是《仙劍3》開播13年,相關話題火速刷上了熱搜。


每次有同類型的仙俠劇開拍,《仙劍》系列都會被考古一番,將劇情細節盤出包漿,嘆息難以再現的豪華主角陣容。


有人直言,本以為《仙劍3》是仙俠劇的開始,沒想到成了巔峰。更有甚者,直言仙俠劇已死。


我們一次次懷念的,究竟是逝去的少年時光,還是無法再複製的神劇?


談戀愛,不是仙俠的原罪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談戀愛」成了不受待見的劇情主線。

按照如今的大女主劇本,《仙劍3》中的女性角色,前期人均戀愛腦


刁蠻任性的唐家大小姐雪見一邊高喊着「我是女俠」,一邊常常和景天吵架拌嘴而影響團隊進度。


當景天為了得到火靈珠,試圖騙取火鬼王信任時,雪見誤以為他真的要娶火鬼王,情急地差點說出真相,被景天打了之後負氣出走。



女媧後人紫萱,明明肩負保護子民的重任,卻為了和徐長卿相守,將自己的女兒冰封起來,以保持自己的青春美貌。


龍葵似乎更貼近現在的小白花人設,為了獨佔哥哥的疼愛,利用傳話的機會,加深了景天與雪見之間的誤會,還被邪劍仙利用。


但《仙劍3》想要傳達的主旨並非成就大事要滅情絕愛,而是討論愛的精神內核。


愛是生死相隨,互相依靠。


雪見與景天從歡喜冤家,轉變為同生共死的戰友,當景天要獨自進鎖妖塔時,不允許雪見陪同,雪見只用了一句話就說服了他:


「如果命中注定進鎖妖塔的人是我,你會怎麼做?」



愛也是學會放手,成全愛人的理想。


龍葵為了讓景天戰勝,前世今生都選擇跳入煉劍爐中,以血肉祭劍。


紫萱與徐長卿糾葛了三生三世,最後選擇與徐長卿分手,好讓他完成繼承蜀山道長的使命。


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的前兩世沒有意義。在古典愛情腳本中,男女主角的悲劇往往傳達了一種對傳統秩序的反抗。


第一世,紫萱和徐長卿的跳崖殉情,是與梁祝化蝶一脈相承的內核。



近期被網友們熱捧的94版《梁祝》中,祝英台的母親面對女兒與自己如出一轍的命運,質問梁山伯:你以為憤怒就可以改變你們的命運?


彼時的紫萱和徐長卿就是用生命為代價,改變自己的命運。


近些年層出不窮的仙俠劇,卻只剩下了為虐而虐的反抗劇情,缺少了對人生意義的叩問。


男女主角隨便一相戀,就能攪動三界巨變,輪迴梗從三生三世玩到十生十世,劇情在甜虐拉扯中無限循環,將be美學發揮到極致。


不同於劇粉嗑到眼淚汪汪,路過的網友都只想問一句:神仙們除了談戀愛,沒有其他事可做了嗎?


這樣不走心的戀愛代餐,我們真的不想要。


小人物,也可以是大英雄


仙劍系列在我們的童年回憶中佔有很高的位置,或許與大部分角色都是小人物有關。

童年時,誰不曾幻想過自己是一個大俠/女俠?


背着一把劍,跌跌撞撞地開始闖天涯。上路時,我們或許寂寂無聞,回首已然滄桑。



正如李逍遙對景天說的那一句:「雖然你現在是個小混混,不過我相信你一定會贏,因為我以前也是個小混混。」


為了突出即使是小人物也可以拯救世界,劇情一方面用景天的前世——飛蓬將軍作為對照,一方面也用配角來體現。


飛蓬為了和魔尊重樓痛快地對打一場,擅離職守,造成天界被入侵。而他卻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被天帝貶下人間。


天帝說:「人會為了同一個天地,同一個夢想,盡自己所有的職責,也許作為神你不知道珍惜,那麼就讓人生教會你這些吧。」


當飛蓬成為小混混景天,他卻義無反顧地扛起了全天下的希望,一次次上蜀山與邪劍仙對峙,抓狂過、恐懼過、崩潰過,卻始終沒有放棄。


貪吃善良的茂茂,看起來除了忠誠之外沒有任何優點,為了替景天分憂,讓城中百姓能吃到糧食,不惜割肉換糧。



看起來勢利的何必平,默默為景天攢下萬兩黃金,還潛伏在邪劍仙身邊,幫景天贏下賭局,救了徐長卿與紫萱的女兒,自己卻被丟下懸崖喪命。


在《仙劍3》中,每個角色都從只為自己考慮的小孩,成長為願意承擔責任的大人。


正如雪見在劇中所說的:「一個人生來就有超凡的本領,做什麼事情都輕而易舉的話,當然不算是英雄了。惟有一個會受傷、會害怕的人,拼盡全力去做一件事情,這樣才稱得上是英雄。」



這段台詞如今或許已成絕響。


從《花千骨》爆紅伊始,仙俠劇主角逆襲的契機不再是為天下蒼生,而是為了愛恨糾葛。


萬般劇情都可濃縮成一句:「愛我的,為我而死;我愛的,卻一心想要我死。」


女主角往往身負神秘力量,或是高貴身份,只等惡毒女配將其激發,黑化成「大女主」。


我們看劇時,代入的不再是小人物也能一步步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有所作為,對社會有所貢獻。


只能想像自己也有一個隱藏的身份,一朝揭曉,便再也不受苦。


這種價值觀,更像是國產劇中無窮人的觀念延伸。


我們不再能看到小人物真實的喜怒哀樂,只剩下一群精緻貴族,在無法追求更高的自我價值之後,無聊地下凡體驗人生。


拋棄男觀眾,也無大女主


曾有人說,近些年仙俠劇從男性視角轉變為女性視角,是觀念的進步。

然而,當女主角遇到挫折時,往往只有兩種劇情安排。


一是隨便找來和女主角本就不可能相愛相伴的配角,為女主角解決問題,用完就丟。


二是讓女主角誤會男主角,從而「黑化」,激發出隱藏的神力。



女主角缺乏合情合理的成長劇情,也往往沒有承擔起所謂「大女主」的責任。


想要真正通過劇情來立住大女主人設,並非通過人設性別的轉變就能完成。


而在仍以男主角的成長為主線的《仙劍3》中,女性角色的自我意識卻並不遜色。


雪見因爺爺去世而失去依靠,被迫一個人踏上成長之路,並在過程中逐步發現了愛人的閃光點。


整個過程中不存在強者對弱者的拯救,而是平等的互助。


龍葵兩次主動用血肉祭劍,既是為了哥哥,也是為了芸芸眾生,而非單純為愛獻身。



紫萱為徐長卿等待300年,偷了魔尊重樓的心只為留駐青春容顏,面對三界有難,即使要以自己與女兒的性命為代價,也毅然交出了水靈珠。


既能為小愛任性,也能為大愛犧牲,收放自如。


好的作品並不局限於以某一性別為主視角,而是力求每一個人物形象飽滿,各自有合理的劇情線。


這些年仙俠劇的服化道隨着科技進步,越發精美,劇本的內核卻越來越流於形式,陷於套路般的逆襲打臉、小情小愛的空洞呻吟。


當戀愛成為主線,拯救蒼生變成小插曲,神仙被設定為比蒼生更高貴的存在,仙俠的精神內核也就不復存在。


仙俠劇的諸多設定看似脫離了現實中的合理性,可以讓我們暢快地沉浸其中,大夢一場。


但夢醒之後,能令我們魂牽夢縈的部分,卻是那些古今共通、中外和鳴的情感,平凡如我們身邊人的喜怒哀樂,也宏大如生死存亡時刻的抉擇。


我們仍舊在期待下一部經得住回味10年的爆款。

覺得好的朋友,幫忙點下贊哦,感謝您的舉手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