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合惠子、辣目洋子:好好的中國人,為什麼取一個日本名字

近日,狗仔劉大鎚拍到鄭合惠子王以綸連續4天一起出門,同回酒店,疑似已熱戀同居。對此鄭合惠子大方回應,稱「他們亂講」,否認了戀情傳聞。

娛樂圈明星傳緋聞,司空見慣。現在德高望重的老演員,年輕時候也是緋聞頻傳。說起來這也算藝人的本職工作,要照顧老百姓的下三路。

但是鄭合惠子的緋聞別有一番風味。兩個當事人知名度有點低,擱過去來說算不上明星。這也是當今藝人的一大尬點:出事了才知道有這麼個人。

另外一點比較令人不舒服:好好的中國人,為什麼要取一個日本名字?

鄭合惠子,標準的日本名字,「純潔」得絲毫沒有雜質。所以看到媒體報道的時候,許多人第一時間誤以為是日本娛樂圈的事,或者說日本妹子在國內出道,喜歡上了內地男星。

然而鄭合惠子是標準的中國人,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父母是地道的本土居民。這就實在令人費解,為什麼要取這麼一個名字?

咱打開天窗說亮話,這種名字既不洋氣也不討喜,甚至還有點拉仇恨。單純想別出心裁,與眾不同,起個西洋名似乎更好,約翰遜.龐麥郎就不錯,迎面一股山棒槌的味道。

同樣的還有辣目洋子。日本沒有姓「辣目」的,她媽在懷她的時候辣眼睛了,可能性不大。辣目洋子本名李嘉琦,當網紅的時候起名「辣目洋子」。

這姐妹的造型確實有點「辣目」,但倒也不必把特徵刻在名字上。

當網紅博出位,起個稀奇古怪的名字可以理解,二驢山豬刺蝟、狗尿苔一堆歪名。但是現在出名了,成了藝人,明星,別人的偶像,再叫這個名字就有點說不過去。

本文並非特意批評兩位藝人,小仙女做什麼都是對的,敢說她們不好會被扣上「凝視」「壓迫」的帽子。重點是想呼籲大眾警惕文化入侵。

這兩天微博有兩個奇怪的熱搜。一個是韓國女演員被「年下」老公刺傷送醫,另一個記不得了,詞條中有「年上」二字。

「年上」、「年下」,這都是標準的日式表達,這幾年突然在國內流行起來,成了一種潮流。好的詞彙應當借鑒,要吸取,但放任這種趨勢發展下去,對本國文化會造成巨大的傷害。

更何況日式文字跟漢字比起來先天不足,詞義啰嗦不夠精準。「韓國女演員被老公刺傷」已經足夠準確,「年下」二字豈不畫蛇添足?

日式表達在國內大行其道,最典型的如「關於XXXX這件事」。這種中二啰嗦的落後的表達,居然在年輕群體中流行起來,實在是一個莫大的悲哀。

這種現象說明了兩個問題,一個是要警惕文化入侵,文字是文明的根本,文字的紅線必須要守住;另一個,現在年輕人的表達能力,對文字的運用能力,已經差到了離譜的程度,應當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