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票房過億,貓眼開分9.6,朱一龍的《人生大事》值得看嗎?

好消息,好消息,因為疫情冷清了好幾個月的電影院,終於要回溫啦!

今年的暑期檔,總算要燃起來了,不僅7月1號重映20部電影,還有整整44部新電影定檔(截止到8月30日)

不少因為疫情撤檔的片子,終於得以上映。

其中,就有一部從清明節檔期拖到了暑期檔,但是一點映就掀起熱浪的:


人生大事



影片上映一天就票房過億,貓眼開分9.6,現在豆瓣也開分了。



後台也有很多人想讓我聊一聊,所以我就自掏腰包去看了電影。

看完以後,覺得它口碑不錯有不錯的道理。

不僅朱一龍貢獻了與他本人沉穩性格完全不同的演技,影片的題材也很加分,它涉及了國產電影鮮少涉獵的殯葬題材,這一點來看還挺吸引人的。



接下來要講述的劇情部分涉及輕微劇透,不想看劇情的小夥伴可以直接拉到結尾點在看(不是)

在《人生大事》中,朱一龍飾演的莫三妹出生在殯葬世家,祖上是開壽衣店的。

「三妹」這個名字,稍微有那麼一丟丟像女孩兒,所以江湖上都尊稱他一聲「三哥」。

三哥做事不會拐彎,永遠都是直來直去。

他之前秉持着「能動手就別吵吵」的原則,成功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要說當初為什麼進局子呢,其實是為了一個女人,三哥為了女友熙熙,和情敵大打出手,這才留了案底。



三哥沒想到的是,出了獄沒多久熙熙就要和自己分手。

三哥當然不想放手,可是他挽回的方式也是直來直去,既沒有甜言蜜語,也沒有示弱認錯,而是一把扛起女友就往屋裡走。



結果發現屋裡還有一個男人,那人恰好是自己打過的情敵。

更令三哥沒想到的是,熙熙還懷了情敵的孩子。



不僅感情不順,三哥的工作也是一塌糊塗,經常被人說成是「吃死人飯的」,加上坐過牢,更是受人歧視。

好好地去幫逝者穿衣服,還要被家屬污衊偷了死者的戒指。

回到家中,老爹還不待見自己,張口閉口就提起那個自己素未謀面卻已然過世的二哥。

老爹看這個兒子不爭氣,竟然還要打他。

三哥沒有退縮,也沒有服軟,而是梗着個脖子往前伸:「打啊,打啊,你打死我算了。」



就在三哥心灰意冷的時候,孤兒小文突然闖入了他的生活。

小文沒有父母,從小跟着外婆生活,外婆的突然離世,讓她無所適從。此時的小文還不能理解死亡是什麼,只知道最後一次見外婆的時候,看到了三哥。

隨後三哥便把外婆帶去了自己再也見不到的地方。

小文靠自己問路,竟然真的找到了三哥的壽衣店,她來這兒也不為別的,只求知道外婆的下落。



外婆去世後,小文只剩下一個親舅舅,只可惜他還是個妻管嚴,被舅媽(就是之前污衊三哥偷戒指的那位)管的不敢養小文,舅舅見小文不願離開壽衣店,順勢把小文寄養在三哥那裡。

三哥平日里懶散慣了,突然冒出來這麼個油鹽不進的小魔童,讓他有些手足無措,兩人也因此碰撞出不少啼笑皆非的「事故」。

比如在小文的牽線下,三哥居然頭腦一熱接下幫活人辦葬禮的活兒。

結果被家屬知道後大鬧了葬禮現場,不僅錢沒賺到,還挨了一頓打。



諸如此類的奇葩事還有很多,三哥與小文也慢慢在相處中逐漸產生了羈絆,三哥也慢慢變得越來越有責任感。

不料,就在他們的日子漸漸向好的時候,小文「死去」的親媽突然回來了,小文又將何去何從?

鑒於影片正在上映,咱們在這裡就不再過多講述,已經看過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咱們一起討論。

看完片子,一個很明顯的感受是朱一龍在很用心地貼近三哥這個角色。

朱一龍曾在殯儀館觀察到一個像三哥這樣的人,他剃着圓寸,靠在車上抽着煙,拿手機發著語音,這個畫面讓三哥的形象一下子在朱一龍的心裏立起來了。



朱一龍在外表上無限接近三哥,穿着花襯衫,戴着小金鏈,還趿拉着拖鞋,飾演女友熙熙的吳倩說,要是把朱一龍丟在大街上,很難一眼找的到他。



此外,他還抓住了幾處小細節。

比如說三哥的手機膜永遠有一角是碎的。

又比如說,拍戲之前,朱一龍白的發光,等到開拍的時候,他的膚色就深了很多。



你仔細看還會發現他的胳膊上永遠都有一兩處傷口。

雖說這是拍戲時不小心弄的,但放在三哥的身上就意外的合適,像三哥這樣不在意形象到處跑的人,成天被蚊叮蟲咬,如果身上光滑無暇,反而很齣戲。



朱一龍這次為貼合角色下了功夫,和他搭檔的小演員楊恩又的演技同樣可圈可點。



當三哥的老爹教訓三哥時,小文握着一把紅纓槍跳了出來,瞪着眼睛大喊一聲:「不能打三哥!」那種混不吝的氣勢,活脫脫一個小哪吒。



而她演繹溫情戲碼時,眼含淚水的喜極而泣,讓人十分心疼。



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三哥和小文的「父女情」,還有通過小文的視角,所展現出三哥從事殯葬行業的點滴。

導演劉江江之所以要拍一部殯葬題材的電影,和他的經歷分不開。



他的爺爺和大爺都是打棺材的木匠,小時候跟着家人經常參加「白事」,慢慢的他對葬禮也有了自己的理解,他認為葬禮能反映出來這個人一輩子的興衰榮辱,以及家庭的悲歡離合。

可是現實中,很多人都對殯葬行業有誤解。

他們認為給死人用的東西不吉利,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很晦氣,日子久了家裡的風水也會跟着不好。



就像《入殮師》一樣,小林從大提琴師轉行做入殮師後,遭受到了身邊人的非議,老婆回娘家了,發小更是直接和他絕交。

可是小林依舊堅持着這份工作。

直到發小的媽媽過世了,發小親眼看着小林把媽媽整理地那般體面,讓她可以有尊嚴地和這個世界告別。



在那一刻,發小忽然理解了小林的選擇,也發自內心地尊重起入殮師這個職業。

在《人生大事》中,三哥也遭遇了很多人的白眼和非議。

他在孩童時代就被爸爸帶入了這個行業,起初,他不理解為什麼要干這麼晦氣的活兒,你看隔壁干婚慶的多喜慶。

隨着故事的發展,他逐漸認識到這個行業的意義,避諱,會讓它越來越神秘,唯有正視死亡,才能接觸到其中的真諦,然後會意識到「人生,除死無大事」。



給自己戴綠帽的情敵出車禍死了,在前女友熙熙的再三懇求下,三哥答應了幫他做遺體復原。

可是情敵被撞的稀碎,三哥也不知該如何下手,最後不得不請來了資歷更深的老爸。



在老爸的指導下,他終於克服了心理障礙,完成了高難度的復原。

恐怕情敵自己也沒有想到,以前瞧不起做殯葬的三哥,有一天竟然守護了自己最後的體面。

當前女友看到復原後的遺體時,眼淚不禁流了下來。

那一瞬間,熙熙在悼念逝者的同時,也深深地理解了殯葬行業的意義。



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知道親人有尊嚴地離開,是對生者多麼大的寬慰,那一刻會發自內心地感謝殯葬工作者,感謝他們,讓親人在最後一程中走得體面。

正如《入殮師》所說:「死亡,其實就是一扇門,它並不意味着一個生命的結束,而是穿過它,進入另一階段的一扇門,而我呢,就是守門人。」



縱然《人生大事》這部電影還有種種不足,比如劇情俗套,很多情節設置的些許刻意等。

但它能將中國人諱莫如深的殯葬題材搬上大銀幕,利用片子的影響力,讓更多人的人了解這個行業,讓更多的人開始嘗試探討「死亡」話題,已經是邁出了難得的一步。

今天我們就先說到這裡。

喜歡的朋友還請動動小手,留下寶貴的點贊和關注。

咱們明天見。

拜了個拜~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歪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