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間是劇場,你想好演哪個角色了嗎?

大家還記得周星馳在電影《喜劇之王》裏面,飾演的小角色尹天仇,懷揣着一個當演員的夢,因為沒有練習班可以上,所以只好天天捧着本書在看,這本書就是《演員的自我修養》。

《演員的自我修養》的著作者是蘇聯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他是「體驗派」表演的鼻祖。「體驗派」表演就是要求演員在扮演角色過程中始終確立「我就是那一個」的創作意念乃至自信,做到演誰就是誰。

許多優秀的演員在拍戲之前都要去那個真實的環境中體驗生活。據說,早前鞏俐拍《紅高粱》的時候,愣是在山東住了兩個月,還親自下地種高粱,親自挑水,她不是輕飄飄地用眼睛看,而是用實際行動來體驗。

鞏俐飾演電影《紅高粱》中的九兒

好的演員要沉浸在角色裡頭。角色的情感就應該是演員的情感,演員在舞台上的時候,就應該像這個角色活過來了,演員說的每一句話,不是照着劇本去說,而是這個角色在台上就要這麼說。這就是體驗派的戲劇理論。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生活的環境視作劇場。我們怎麼面對自己的人生?怎麼面對自己的職場?我喜歡扮演什麼角色?記住《演員的自我修養》中那句話: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我們每個人並非天生就是小職員,那只是工作環境中的一個角色,一個階段性的角色。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在此時此刻的環境中,用合適的方式演好這個角色,履行好他的職責。

做演員也好,做學生也好,在職場發展也好,我們都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指導自己所有的動作,你喜歡扮演什麼角色?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樣我們才能變得更好。

有一種說法是你想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就去演他。你要想成為一個學霸,那就盡一切的辦法去模仿他,去模仿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神情,每一個想法,直到你模仿得天衣無縫,你就跟他一樣,他也跟你一樣,那你自然就變成了他。

當你模仿一個首席執行官,不僅僅是外形及穿衣風格像,從心理的活動到閱歷,到決策都要像,到這個時候,你就有能力做一個首席執行官。

有一本書就叫《人間是劇場》,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所著。書中講,在人間這座劇場當中,如果我們面對生命這出大戲,能學會入戲齣戲,就將獲得自我控制的能力,因而能夠在生活中自在自如,懂得欣賞和感謝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

你想好在工作生活中去扮演哪個角色了嗎?


「職場人的成長」小組等你來~

一起交流、相伴成長!


周星馳《喜劇之王》劇照